体育三年级上册 立定跳远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三年级上册 立定跳远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11-18 20:3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校名称 执教教师
课程内容 蹲踞式跳远 学科 体育
一.教学主题
蹲踞式跳远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蹲踞式跳远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体育项目,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技巧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蹲踞式跳远的动作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本节课把蹲踞式跳远的腾空技术作为主教材,技术要求高,而大部分的学生在起跳瞬间接腾空动作时存在恐惧心理,腾空后不能控制自己的体位,也就失去了平衡感,所以教师应重点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动作方法,力求在本节课上能帮助学生克服恐惧。通过反复练习、伙伴间探讨等方式掌握腾空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轻快的音乐和创新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增强学习效率,尊重学生的实际,给学生更多地展示空间,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他们爱上体育课,在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特征,大多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在学习中表现出好奇、好新、好问,同时独特性突出,逆反心理也较强,喜欢在集体中标新立异,不喜欢机械的统一要求与墨守成规。 本班学生的体能状况较好,其身体的活动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具有精力旺盛、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挑战与超越等心理特点。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立定跳远以及蹲踞式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技术,并已基本掌握。
四、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游戏,激发全体学生能积极参与本课内容学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运动技能目标: 发展灵敏素质,提高跳跃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初步掌握起跳腾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腾空高度,发展身体协调性和弹跳力。 身体健康目标: 学生通过练习和游戏发展身体协调灵敏性、下肢力量,增强体能,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心里健康目标: 通过学习充分展现自我,克服困难超越障碍,增强自信;培养勇敢、果断、顽强的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 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尊重和体谅别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动物界跳跃的代表有哪些? 出示:兔子、袋鼠、青蛙、长颈鹿 二、概念解读 跳远(也叫急行跳远),是人体通过快速的助跑和有力的起跳,采用合理的空中姿势和动作,使身体腾跃水平距离的运动项目。不仅是一项竞技项目,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 根据腾空动作的不同,将急行跳远划分为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三种。 三、新知讲解 以游戏习题的形式检验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判断能力。 聚光灯游戏:学生选择聚光灯后判断出现的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阶段的划分 1.助跑阶段:也称人体水平位移阶段; 2.起跳阶段:也称人体由水平位移向抛射运动的转变阶段; 3.腾空阶段:也称人体的抛射运动的阶段; 4.落地阶段:也称人体抛射后的下落阶段。 (1)助跑 任务: 获得必要的垂直速度,并为起跳产生必要的垂直速度创造条件。 要求: 动作轻松、自然,身体重心移动平稳,在短时 间内发挥出能顺利完成起跳的最大水平速度, 步长和节奏稳定,便于在助跑结束时准确踏上起跳板,助跑最后几步加速节奏明显,适当降低重心,为通过起跳改变人体运动方向创造良好的条件。 (2)起跳 任务: 获得必要的垂直速度,以获得尽量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 要求: 放脚着地动作要积极、快速,脚跟接触地面后应迅速滚动至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是踏跳腿肌肉完成退让性收缩,为用力蹬伸做好充分准备的过程。这时,膝关节的弯曲要适度,身体重心要快速移动,以缩短缓冲时间,蹬伸动作要快速、有力、充分,要使蹬伸动作的反作用力尽可能的通过身体重心;摆动腿和两臂的摆动要积极、迅速、有力,并与蹬伸动作密切配合。 (3)腾空 主要任务: 利用起跳时的身体重心运动轨迹,根据蹲踞式跳远的需要,做出一定的姿势和动作,以使整个身体维持好身体平衡,为下落着地动作创造良好条件。 要求: 各种空中姿势和动作要做得适时,并取得实效;要利用和控制好起跳产生的身体旋转,主要是抑制身体的前旋。另外,还要使腾空阶段的姿势和动作为下落着地创造良好的条件。 (4)下落着地 即将着地前,两腿要上举、前伸,两臂后摆,在两脚接触沙坑瞬间,身体重心距离地面的高度越低,两腿触地点距身体重心投影点越远,就越能取得好成绩。着地时,要迅速屈膝、团身、两臂前摆,使身体重心尽快通过着地点,也可采用侧倒或向前滑倒在落地点前面的动作,避免身体后倒或坐入沙坑而影响成绩。 四、视频示范讲解 四、动作要点 通过快速的助跑和起跳以后,形成空中“腾空步”姿势,在“腾空步”的基础上,摆动腿大腿继续高抬,两臂向前摆动,在跳跃距离1/3~1/2时,起跳腿向前上方提举与摆动腿靠拢形成空中蹲踞姿势,然后两腿屈膝进一步向胸部靠近,准备下落着地。落地前,两臂由体前经体侧摆到体后,接着两腿伸直膝关节,小腿尽量前伸落地。 五、决定因素 1.腾空前身体重心投影点起跳板前沿的水平距离(取决于踏跳的准确性、身高、腿长、腾空前的身体姿势) 2.腾空阶段身体重心飞行的水平距离(取决于身体重心腾起的初速度、腾起角度、离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空气作用力等) 3.着地时身体重心投影点与着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取决于下落时身体姿势和着地动作的合理性)
六、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目的
选用技术:演示文稿组织教学,多媒体播放视频 技术使用的目的: 利用演示文稿组织教学内容,使知识内容更连贯直观的呈现、逻辑脉络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直观形象的演示,可以反复观看,动作演示准确,正面侧面兼备,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动作要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