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难点名称 掌握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掌握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要通过例句学习,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然后再指导学生用方法进行做相关的练习,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这个知识点,学生弄不清楚“肯定语气、否定语气、反问语气词等”,因此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例句学习,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然后再指导学生用方法进行做相关的练习,巩固练习。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给学生提出学习的目标。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引出课题,给学生提出学习的目标。 认识陈述句和反问句。 (一)认识陈述句。 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的句子。不带任何的感彩,在书写时句末用句号。它包括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两种。 如:今天下雨了。(肯定形式) 我不喜欢这幅画。(否定形式) (二)认识反问句。 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虽然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但是其句子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也就是明知故问。反问句的感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高。它的句末一般用问号。 如:“难道我会不知道?” 出示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把肯定语气改为否定语气,把否定语气改为肯定语气。也就是把“是”“能”“会”等词改为“不是”“不能”“不会”等词。 2.去掉“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3.去掉疑问助词“呢、吗”等。 4.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四、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用老师给出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仔细阅读句子,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自由发言,老师指导完成练习。 例句1:(语文园地p107页)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步骤: 1.首先找出句中关键词“又敢”,它表示肯定语气,将它改为否定语气的词“不敢”。 2.去掉句末疑问助词“呢”。 3.将句末问号改为句号。 4.最后看看又没有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等)。有的话就去掉,这句话中没有反问语气词,因此就省了这一步。 5.有些句子可以适当再加上“很”“都 ”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都不敢怎么样。 例句2: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不愁没钱花。 六、说说收获(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把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把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把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把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4.把句末的疑问号改为句号。 5.有些句子可以适当再加上“很”“都 ”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七、总结 同学们,关于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只要反复琢磨,勤于思考,多加练习,大家一定能够正确转换这两种句式。 学生进行练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练习。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怎么会有事情做不成的? 2、我们怎么能因为作业多而不好好写呢? 3、谁能想到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呢?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怎么能忘呢? 5、对少数同学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我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6、千难万险都怎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呢? 7、这幅画难道不是我们班小胖画的吗? 8、小姑娘天真的心灵难道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9、十万支箭,三天怎么能造得了? 10、我们怎么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呢?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学生进行练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练习。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怎么会有事情做不成的? 2、我们怎么能因为作业多而不好好写呢? 3、谁能想到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呢?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怎么能忘呢? 5、对少数同学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我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6、千难万险都怎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呢? 7、这幅画难道不是我们班小胖画的吗? 8、小姑娘天真的心灵难道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9、十万支箭,三天怎么能造得了? 10、我们怎么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呢?
小结 同学们,关于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只要反复琢磨,勤于思考,多加练习,大家一定能够正确转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这种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