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考点梳理
考点一、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能量分析
1.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1)时间t内电源输出的电能(等于非静电力做功的大小)为W=Eq=EIt.
(2)在时间t内,外电路转化的内能为Q外=I2Rt.内电路转化的内能为Q内=I2rt.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非静电力做的功应有W=Q外+Q内,即EIt=I2Rt+I2rt,进一步得:I=.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2)表达式:I=.
(3)另一种表达形式:E=U外+U内.即: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电势降落之和.
【典例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时,电流表示的数;当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时,电流表的示数。则当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
A.0.30A B.0.40A C.0.50A D.0.60A
【答案】C
【详解】
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
解得
【典例2】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6V,内阻r=1Ω,电阻R=2Ω。闭合开关S,则
(1)流过电阻R的电流I为多少?
(2)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答案】(1)2A;(2)8W
【详解】
(1)流过电阻R的电流
(2)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
练习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时间内经过点的电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断开时,电源两端的电压为0
B.闭合后,时间内经过点的电量为
C.闭合后,时间内非静电力做的功为
D.闭合后,时间内内电路产生的内能为
【答案】A
【详解】
A.断开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
B.闭合后,时间内经过点的电量等于通过A点的电量,即为,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闭合后,时间内非静电力将电量为q的电荷由电源的负极移向正极,则做的功为,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闭合后,时间内内电路产生的内能为 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练习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3.0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2.4V,电流表示数为0.60A。将电压表和电流表视为理想电表,则电源的内阻r为( )
A.0.50 B.1.0 C.1.5 D.2.0
【答案】B
【详解】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 代入数据有 求得
故选B。
练习3、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 =12V,内电阻r =0.5Ω,灯泡L标有“6V,12W”的字样。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求:
(1)电路中的电流;
(2)电阻R0的阻值;
(3)电源的路端电压。
【答案】(1)2A;(2);(3)11V
【详解】
(1)各部分元件串联,故电流相等,因为灯泡正常发光所以
(2)由欧姆定律可得
则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考点二、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的表达式:U=E-Ir。
2.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规律
(1)当外电阻R减小时,由I=可知电流I增大,路端电压U=E-Ir减小。
(2)当外电阻R增大时,由I=可知电流I减小,路端电压U=E-Ir增大。
(3)两种特殊情况
①断路:当外电路断开时,电流I为0,U=E。即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②短路:当电源两端短路时,外电阻R=0,此时I=。
【典例1】某电源的U—I图线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为0.8V B.电源的内阻为12Ω
C.电源的内阻为1.6Ω D.电源的短路电流为0.5A
【答案】C
【详解】
A.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U = E - Ir由图可知直线与y轴截距为电源电动势,即E = 6.0V,A错误;
BC.由于纵轴的起点不是原点,电源内阻为直线斜率的绝对值,即r = Ω = 1.6Ω
B错误,C正确;
D.短路时U = 0,代入U = - 1.6I + 6得I = 3.75A D错误。
【典例2】将三个不同的电源1、2、3的U-I图线画在同一坐标轴上,如图所示,其中1和2平行,它们的内阻分别是r1、r2、r3,电动势分别是E1、E2、E3,则它们间的关系是( )
A.r1=r2<r3,E1﹥E2=E3
B.r1﹥r2﹥r3,E1=E2<E3
C.r1﹥r2=r3,E1<E2=E3
D.r1=r2﹥r3,E1=E2﹥E3
【答案】A
【详解】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可知,图线与纵轴交点表示电动势,图线斜率表示内阻,由图可知r1=r2<r3 E1﹥E2=E3 A正确
练习1、如图所示为某一电源的U I图线,由图可知( )
A.电源电动势为2 V
B.电源内电阻为Ω
C.电源短路时电流为6 A
D.电路路端电压为1 V时,电路中电流为2.5 A
【答案】A
【详解】
A.根据U=E-Ir 并结合图象知,当I=0时 E=2 VA正确;
B.该U I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内电阻的大小r=Ω=0.2 ΩB错误;
C.电源短路时电流 C错误;
D.当U=1 V时I==A=5 A D错误。
故选A。
练习2、某同学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源的多组路端电压和干路电流,并正确作出了相应的图像,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和、,由图可知( )
A., B., C., D.,
【答案】A
【详解】
在图像中,图像与纵轴的交点为电动势,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电阻,由此可知,
故选A。
考点三、闭合电路动态问题的分析方法
1.程序法
①分析电路,明确各部分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及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②由局部电阻变化判断总电阻的变化;
③由I=判断总电流的变化;
④据U=E-Ir判断路端电压的变化;
⑤由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判断各部分的电路电压及电流的变化.
2.结论法——“并同串反”
“并同”:是指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某一电阻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
“串反”:是指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某一电阻减小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
【典例1】汽车胎压监测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R0为压敏电阻,胎内气压越大其电阻越小,监测R0两端的电压可判断胎压是否正常。如果轮胎漏气,则( )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路端电压减小
C.R1中的电流增大
D.R2中的电流减小
【答案】A
【详解】
AD.如果轮胎漏气,轮胎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压敏电阻的阻值增大,根据串反并同规律,与压敏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读数增大,与压敏电阻并联的R2的电流增大,A正确,D错误;
C.如果轮胎漏气,轮胎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压敏电阻的阻值增大,根据串反并同规律,与压敏电阻串联的R1的电流减小,C错误;
B.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如果轮胎漏气,轮胎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压敏电阻的阻值增大,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B错误。
【典例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的过程中(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
C.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路总功率变大
D.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路总功率变小
【答案】A
【详解】
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当滑片P自b向a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公式 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根据公式U=IR 可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V1的示数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因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所以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根据P=IU 可知,电流I增大,U不变,则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练习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上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答案】C
【详解】
“串反并同”指的是在一个闭合回路中当一个电学元件的阻值发生变化时,与其串联的电学元件的电学量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反,与其并联的则变化趋势与其相同,这里的串联指的是电流有流进流出的关系,并联则电流之间没有流进流出的关系。
开关S闭合后,根据“串反并同”法判断可知,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电路中总电阻增大,电源路端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故选C。
练习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3为可变电阻,C为电容器。在可变电阻R3由较小逐渐变大的过程中( )
A.电容器的带电量在逐渐增大
B.流过R2的电流方向是由a到b
C.电容器放电
D.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大
【答案】A
【详解】
ABC.可变电阻R3由较小逐渐变大的过程中,电路中总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减小,内电压及R1两端的电压减小,则R3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容器电量增大,故电容器充电,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大,电流方向由b到a,故A正确,故BC错误;
D.由P内=I2r可知,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小,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四、闭合电路的功率和效率
1.电源的功率:电源的总功率P总=EI;电源内耗功率P内=U内I=I2r;电源输出功率P出=U外I。
2.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对于纯电阻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I2R=R=,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其最大输出功率为P=。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的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3.电源的效率:指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即η===。对于纯电阻电路,电源的效率η===,所以当R增大时,效率η提高。当R=r(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时,效率仅为50%,效率并不高。
【典例1】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4Ω,定值电阻R0=2Ω,变阻器Rx的最大阻值为10Ω,开关S闭合,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
A.当Rx=2Ω时,定值电阻的功率最大
B.当Rx=6Ω时,变阻器的功率最大
C.当Rx=0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D.当Rx=0时,电源的效率最高
【答案】B
【详解】
A.变阻器的阻值Rx=0时,电路中电流最大,故根据可知定值电阻R0消耗的功率最大,选项A错误;
C.电源的输出功率 当,即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选项C错误;
B.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结合功率公式,根据等效内阻法,当时,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选项B正确;
D.电源的效率 外电阻越大,电源效率越高,所以当Rx=10Ω时,电源的效率最高,选项D错误。
【典例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4V,内电阻r=1Ω,电阻R1可调。已知R2=6Ω,R3=3Ω,求:
(1)先将R1调到3Ω后固定,则开关S断开和接通时,通过R1的电流分别为多大?
(2)为了使A、B之间电路的电功率在开关S接通时能达到最大值,应将R1的阻值调到多大?这时A、B间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多少?
(3)为了使开关S接通时R1自身消耗的功率最大,应将R1的阻值调到多大?这时R1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多少?
【答案】(1)0.4A;0.67A(2)1Ω;2W(3)3Ω;1.33W
【详解】
(1)将R1调到3Ω后固定,则开关S断开时通过R1的电流
开关S接通时
通过R1的电流为
(2)为了使A、B之间电路的电功率在开关S接通时能达到最大值,则需满足
即应将R1的阻值调到1Ω;这时A、B间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
(3)为了使开关S接通时R1自身消耗的功率最大,则需满足
应将R1的阻值调到3Ω;这时R1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
练习1、利用电动机通过如图所示的电路提升重物,已知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电动机内阻,电阻,重物质量。当电动机以稳定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时,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取。求:
(1)流经电源的电流I和电动机两端的电压U2
(2)电动机的输入功率、热功率和输出功率
(3)重物匀速上升时的速度v
(4)电源的工作效率η
【答案】(1)0.5A,4V;(2)2W,0.5W,1.5W;(3)1.5m/s;(4)
【详解】
(1)流经电源的电流
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2)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热功率
输出功率
(3)重物匀速上升时
解得
v=1.5m/s
(4)电源的工作效率为
练习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9Ω,R2=15Ω,R3=30Ω,电源内电阻r=1Ω,闭合开关S,理想电流表的示数I2=0.4A,求:
(1)电阻R3两端的电压U3;
(2)流过电阻R1的电流I1的大小;
(3)电源的总功率P;
(4)电源的效率η。
【答案】(1)6V;(2)0.6A;(3)7.2W;(4)
【详解】
(1)根据并联电路规律可知,电阻R2、R3两端的电压相等,则电阻R3两端电压为
(2)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阻R3的电流大小
根据并联电路规律可知,流过R1的电流大小为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
电源总功率为
(4)电源输出功率
电源的效率
二、夯实小练
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是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由题图可知,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串联而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当向上移动滑片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再根据结论“串反并同”,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大而电压表示数变小,B选项正确.
故选B。
2、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S断开时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甲
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1=×R×=E;
S闭合时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乙
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2=×R=E,
由Q=CU得==,故选项C正确.
故选C。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由于某处出现了故障,导致电路中的A、B两灯变亮,C、D两灯变暗,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R1短路 B.R2断路
C.R2短路 D.R3短路
【答案】D
【解析】A灯在干路上,A灯变亮,说明电路中总电流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外电阻减小,这就说明电路中只会出现短路而不会出现断路,选项B错误.因为短路部分的电阻变小,分压作用减小,与其并联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减小,C、D两灯变暗,A、B两灯变亮,这说明发生短路的电阻与C、D两灯是并联的,而与A、B两灯是串联的.观察电路中电阻的连接形式,只有R3短路符合条件,故选项A、C错,D正确.
故选D。
4、如图所示,图中直线①表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图中曲线②表示该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为50 V
B.电源的内阻为 Ω
C.电流为2.5 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15 Ω
D.输出功率为120 W时,输出电压是30 V
【答案】 ACD
【解析】 电源的路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为:U=E-Ir,显然直线①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r,纵轴的截距为电源的电动势,从题图中看出E=50 V,r= Ω=5 Ω,A正确,B错误;当电流为I1=2.5 A时,由回路中电流I1=,解得外电路的电阻R外=15 Ω,C正确;当输出功率为120 W时,由题图中P-I关系图线看出对应干路电流为4 A,再从U-I图线读取对应的输出电压为30 V,D正确.
故选ACD。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片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解析】A 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向下滑动的过程中,R0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电源的内电压变大,外电压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R1两端的电压变大,R2两端的电压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A正确。
6、将总电阻R0=22 Ω的滑动变阻器按如图甲所示与电源相连,已知该电源的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电源正常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求: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2)接到滑动变阻器A、B间的负载电阻R′的阻值许可范围。
甲 乙
【解析】 (1)闭合电路中路端电压为U=IR==,由此可见:①当外电路电阻R趋向无限大时,趋向0,路端电压趋向电源电动势E;②当R=r时,路端电压U=。根据上述结论,分析图像,可知电源电动势E=12 V,电源内电阻r=2 Ω。
(2)电源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是2 A,内电压的最大值是4 V,外电压的最小值是8 V,所以外电阻必须大于或等于4 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c处在a端时,外电阻最小,此时,负载电阻R′与R0并联为电源的外电阻,应有≥4 Ω,由此可以求得负载电阻的阻值许可范围,R′≥ Ω≈4.9 Ω。
三、培优练习
1、某同学将一闭合电路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系中,如图中的a、b、c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直线a表示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
B.曲线b表示电源的总功率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
C.曲线c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
D.电源的电动势E=3 V,内电阻r=2 Ω
【答案】C
【解析】由电源消耗总功率和电源内部消耗功率表达式PE=EI,Pr=I2r可知,a是直线,表示的是电源消耗的总功率PE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b是抛物线,表示的是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c表示外电阻的功率即为电源的输出功率PR,所以A、B错误,C正确;由题图可知,当短路时电流为2 A,总功率PE=EI=6 W,则可知电源电动势为:
E=3 V,则内电阻为r== Ω=1.5 Ω,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答案】A
【解析】由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可知,R0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减小,R外减小,由I=可知I增大,由U内=Ir可知U内增大,由E=U内+U外可知U外减小,故电压表示数减小.由U1=IR1可知U1增大,由U外=U1+U2可知U2减小,由I2=可知电流表示数减小,故A正确.
故选A。
3、如图所示,直线为某电源的图线,曲线为某小灯泡的图线.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总功率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图像的交点为工作状态,所以电源的输出功率是
根据图像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3V,电源的总功率是
4、(多选)如图所示,直线A是电源的路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B、C分别是电阻R1、R2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若将这两个电阻分别接到该电源上,则( )
A.R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
B.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
C.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大
D.电源的输出功率一样大
【答案】 AC
【解析】 电源的效率η=×100%=×100%=×100%,当R1与R2分别接到电源上时,UR1>UR2,故R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A正确,B错误;由题图可知,R2与电源的内阻相等,R1>R2,所以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大,C正确,D错误.
故选AC。
5、(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3 V,小灯泡L的规格为“2 V 0.4 W”,开关S接1,当滑动变阻器调到R=4 Ω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现将开关S接2,小灯泡L和电动机M均正常工作.则( )
A.电源内阻为1 Ω
B.电动机的内阻为4 Ω
C.电动机正常工作电压为1 V
D.电源效率约为93.3%
【答案】AD
【解析】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L==10 Ω,流过小灯泡的电流I==0.2 A,当开关S接1时,R总==15 Ω,电源内阻r=R总-R-RL=1 Ω,A正确;当开关S接2时,电动机M两端的电压UM=E-Ir-U=0.8 V,电动机为非纯电阻用电器,电动机内阻RM内≠=4 Ω,电源效率η=×100%=×100%≈93.3%,D正确.
故选:AD。
6、(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忽略不计。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由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 ( )
A.U先变大后变小
B.I先变小后变大
C.U与I比值先变大后变小
D.U变化量与I变化量比值等于R3
【答案】BC
【解析】电源内阻不计,电压表示数不变,选项A错误;滑片P由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先增大后减小,电流表示数先减小后增大,U与I的比值就是R1接入电路的电阻和R2的电阻之和,U与I的比值先变大后变小,所以B、C正确;由于电压表示数不变,故U的变化量与I的变化量的比值等于0,D错误。
7、如图所示,当触头向右移动时,电压表和的示数的变化分别为和均取绝对值,则和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和的大小关系
【答案】A
【解析】
当触头向右移动时,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动势不变,总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外电压减小,即R1R2两端的电压之和减小,而两端的电压增大,两端的电压减小,则减小的量一定大于增加的量,所以.
A.,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和的大小关系,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A.
8、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电阻,,当开关S拨向“1”时,电压表示数为5.0V,当开关S拨向“2”时,电压表示数可能是( ).
A.5.2V B.4.8V C.4.0V D.3.6V
【答案】B
【解析】
当开关S拨向“1”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当开关S拨向“2”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解得:
A.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故选B。
9、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2V,内阻r=1Ω,电阻R0=2Ω,可变电阻的阻值范围为0~10Ω。求可变电阻为多大时,R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答案】Ω,W
【解析】
由公式PR=,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所以
PR=
代入数据整理得
PR=
当R=Ω时,R上消耗的功率最大
PRmax=W
10、在图甲的电路中,R1是可变电阻,R2是定值电阻,电源内阻不计.实验时调节R1的阻值,得到各组电压表和电流表数据,用这些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拟合,作出的U-I图像如图乙中AB所示.
(1)图乙中a、b、AB的斜率各等于多少?
(2)结合图甲,说明a、b、AB的斜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
【答案】(1)20,3.3,-5 (2)见解析
【解析】
(1)a的斜率为
b的斜率
AB的斜率
(2)a的斜率表示通过R1的电流为0.1 A时,R1的有效电阻为20 Ω
b的斜率表示通过R1的电流为0.3 A时,R1的有效电阻为3.3 Ω
由于电源的内阻不计,所以AB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R2的电阻为5 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