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体育 3.2足球 运球过人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 3.2足球 运球过人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11-18 20:5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球过人
一.指导思想
本课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为原则,以岑巩四中“五步三查”课改模式课堂操作流程指导,当前我校高效课堂改革已进入深入阶段,在教育观念的转变、课堂模式的构建,教学流程的运用均已初步形成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体育课课堂流程,为了促使教师明确每一环节操作流程的具体任务,熟练运用每一步,灵活、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是确保课堂流程落实的有效举措,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合作与交流、合理的组织学生练习与展示。
二.教材分析
随着我国对校园足球的重视和加强,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在我国的中学校园中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足球运球是足球运动中运用最广的技术之一,是中考体育的考试科目、也是初中生应该学习的主要技术之一,主要围绕抓住本节课重难点突破(重点:支撑脚的位置和脚触球的部位。 难点:推拨球动作的力度)。足球运动注重技术和对抗,对身体素质、团队合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该项运动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优良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学情分析
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神经和生理系统在这一时期普遍得到良好发育,对运动参与热情高,同时这一时段学习压力也逐渐加大。为此,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根据教材特点,使得学生在体验运动乐趣的同时,更加注重团队合作能力,为人格健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五步三查”课改模式教学过程
1、目标导学:
用足球图片和相关资料导入使学生学习注意力迅速回归体育课堂,明确本节足球课学习目标,调整好学生学习的情绪与态度,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与动力。体育委员整队后向老师报告,教师宣布本课学习内容和目标,为方便分小组学习,将班级 40个同学分为 4 组,每小组 10 人,以每排为一个小组。利用场地特点,从慢跑热身(带音乐:2014年世界杯主题曲“we are one ”)开始过渡到专项准备活动,使得学生进一步热身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自学自研:
让学生养成独学静思的良好习惯,掌握好自主学习方法,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高效的品质。课前精心设计本节课足球运球——教内侧运球、脚背外侧运球教学图及注释,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下先浏览一遍本节体育课的学习任务,再带着学习任务高效快速阅读教学图及其他相关资料,然后由各小组长组织各组人员认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练习。
3、交流展示:
由各小组推荐本小组1名有能力学生出来展示,女生第一组跟第二组交流展示,男生第三组跟第四组交流展示脚内侧运球,从而达到全班4组所有同学相互交流学习进步。
4、巩固提升:
先由教师讲解和示范足球脚内侧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同时告诉学生该动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由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专项训练——足球球性练习,然后组织各组同学进行足球运球过障碍练习,教师巡回并指导。分组练习后,学生再根据教师提供练习方法,分组进行足球运球过障碍接力游戏,从而以此达到专项身体素质和足球运球能力的提高。
3.结束部分:小结和放松,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操,以此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五.学教反思
实现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自我与他人共同成长。师生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学生就本节足球运球技术动作的掌握、方法的形成、感情的体验等方面进行反思,围绕收获与启示的成功面,困惑与易错点上进行调理各项练习均给学生一定的空间,避免碰撞。尤其是综合集体练习,完成动作返回队伍时必须和队友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才能接下一个练习,以此避免学生跑动时发生碰撞,避免运动损伤,然后进行调整呼吸整理放松(带音乐:“卡农”)在音乐中放松下课。
运球过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练习使同学们能了解运球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身体协调和灵敏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团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增进学生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的精神品质。
学习内容 足球运球---脚内侧运球
场地、器材 场地:操场 器材:足球40个,雪糕筒4个,标志碟40个
教学重、难点 重点:支撑脚的位置和脚触球的部位。 难点:推拨球动作的力度。
顺序 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时间
一目标导学 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团队精神。 体委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任务、目的及要求。4、安排见习生活动。 组织:组织学生四列横队集合2、要求:教师站在队列前简单的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并提出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声音洪亮 1、体育委员检查学生人数,服装。2、见习生随堂观摩。 ♀♀♀♀♀♀♀♀♀♀♂♂♂♂♂♂♂♂♂♂★ 2
一、目标导学 1、了解做热身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达到热身的目的。3、预防运动损伤。 一、蛇形慢跑二、球性练习热身:
1.原地脚内侧拨球1分钟2.右脚左右拨球20次、左脚左右拨球20次。3.左、右脚拉踢球各20次。4.左右脚交替踩球练习1分钟。 不要求跑速,在跑步的过程中体会放松的感觉1、教师讲解示范。2、提出完成动作时的要求。 成一路纵队蛇形绕标志物慢跑要求:1、教师带领完成2、重视,认真对待准备活动3、学生认真完成动作,充分活动开各个关节及韧带,避免受伤 8
二、自学自研 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脚内侧运球自学自研练习 教师提示相关图片和材料,学生用脚内侧、 脚背外侧踢球的中下部控制好力量随时急停,变向。学生注意力集中完成动作。并体会动作要领。学生尝试练习,认真体会口诀在过杆中的运用。 学习脚内侧技术动作:要领:步幅小,上体放松,身体前倾,膝关节微屈,脚跟提起,脚尖外转,用背内侧推拨球的中下部。(分小组分区域练习,由各小组长组织练习) 5
三、交流展示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运球绕障碍展示 教师讲解示范,每个小组选出1名有能力学生出来展示,女生第一组跟第二组交流展示,男生第三组跟第四组交流展示脚内侧运球。展示小结:教师发现问题随时指导,对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中进行讲解。 每个小组派选1名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2
四、巩固提升 1.通过练习使同学们能了解运球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身体协调和灵敏等身体素质。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1.行进间脚内侧拨球往返练习。2.全班同学脚内侧运球绕标志碟练习3.运球绕障碍接力比赛游戏 (一)组织:将学生分成四列纵队,按照占该区轨迹进行行进间练习,教师在队伍里面讲解,请出班上球感较好学生全班示范,整体讲解纠正学生易犯错的动作,后在个别纠正。(二)要求:1.动作示范正确。2.讲解技术要领清楚,声音洪亮。游戏规则:教师讲解比赛规则,全班按照4个小组进行人数均等男女分组,男、女生分两个小组进行接力比赛,运球时失误或碰到障碍物,则必须从失误该地点重新开始接力比赛。一次运球完成后必须运球到与队友击掌后下一个队友才能出发,最先全部完成的小组获胜,输的队伍“奖励”:男生5个俯卧撑、女生5个深蹲。 教法:进行示范讲解的方法。学法:在指定的区域,根据教师讲解的技术动作进行练习。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在旁监督并指定裁判相互监督比赛。要领口诀:轻踢球,快追球,早变向,换脚踢,跑不了 23
五、学教反思 师生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 领做放松操伴音乐(卡农)本课总结讲评1.调整呼吸,舒缓神经,整理放松。2.教师总结。 在教师的带领下充分放松1.学生分组小结自我评估。2.集中汇报。3.归还器材,师生再见 ♀♀♀♀♀♀♀♀♀♀♂♂♂♂♂♂♂♂♂♂★ 5’
学生运球过程中常常出现低头运球的情况,要提示学生在运球过程注意体会用运球部位去感知球,养成边运球变抬头观察的好习惯。 预计负荷 预计平均心率:130次/分,最高心率:135~140次/分,运动密度约为 40%。
运球过人 课后反思
本次课的内容是足球运球——脚内侧运球,学生对于足球兴趣是非常浓厚的,特别是男同学。但是学生的球性还较差,对于足球的认识也仅处于最初的阶段,所以初中学习脚内侧的运球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教学时,运用我校课改模式的“五步三查”的课改模式结合到体育课当中,运用“五步三查”中的“五步”进行教学如下:
第一步、“目标导学”:明确本节足球课的学习目标,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态度,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与动力,然后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教师宣布本节课学习内容和目标,为方便小组学习,将班级40个同学分成4个小组,每组10人,以每一排为一个小组,利用场地首先带着学生一起做蛇形慢跑热身(带音乐:提高学生的兴奋点),以达到热身的效果,同时让学生熟悉球性热身,避免在本节课运动当中受伤。
第二步、“自学自研”:接着我对本节足球运球课提供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及动作要领、口诀供学生在体育课改模式下自学自研进行学习,学生们认真观察和探讨图片和资料上的相关技术动作,大声朗读动作要领及口诀:“动作要领:跑步时身体放松,支撑脚落在球的侧方,身体稍向支撑脚一侧倾斜,运球时脚屈膝,脚尖稍外转,用脚背内侧部位推拔球的后中部,拔球后运球脚及时落地支撑。 口诀:轻踢球,快追球,早变向,换脚踢,跑不了.”。
第三步、“交流展示”:每个小组经过自学自研练习后推选出一个动作好的同学出来跟其他小组的同进行交流展示,展示自学自研的学习成果,教师一旁提示动作要领注意的方面,从而是每个小组对正确的技术动作有一定了解和提升。
第四步、“巩固提升”:先由教师讲解和示范足球脚内侧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同时告诉学生该动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由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专项训练——足球球性练习,然后组织各组同学进行足球运球过障碍练习,教师巡回并指导。分组练习后,学生再根据教师提供练习方法,分组进行足球运球过障碍接力游戏,从而以此达到专项身体素质和足球运球能力的提高。
第五步、“学教反思”实现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自我与他人共同成长。师生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学生就本节足球运球技术动作的掌握、方法的形成、感情的体验等方面进行反思,围绕收获与启示的成功面,困惑与易错点上进行调理各项练习均给学生一定的空间,避免碰撞。尤其是综合集体练习,完成动作返回队伍时必须和队友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才能接下一个练习,以此避免学生跑动时发生碰撞,避免运动损伤,然后进行调整呼吸整理放松(带音乐:“卡农”)在音乐中放松下课。
结合以上课改模式五个步骤做教学过后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由于体育课课改模式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还存在一些漏洞及不足之处,就传统体育课模式而言,当下的体育课改模式是当今体育课堂的发展趋势,师生都要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在教学中还遇到以下方面的问题:
学生运球过程中常常出现低头运球的情况,要提示学生在运球过程注意体会用运球部位去感知球,养成边运球变抬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介绍运球时脚的部位和触球的部位.多次讲解后我发现大家说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一回事,动作在运球过程中完全变形,而且很难控制好球.在单人或者分组运球练习时,我要求学生是由慢到快进行练习,但我发现学生一加快速度就容易加大踢球的力量,很难控制好球,捡球的时间比运球还要多。于是我先让学生慢走运球,再让学生慢跑进行运球,学生球感就好很多,能控制好球。保证球安全的运给其他同学,对速度慢运球稳定的学生进行表扬,学生就都向好的同学学习了。
在练习过程中我还发现有的学生脚触球的部位非常准确而有的学生完全不对,于是我就让学生将我课前奖励给他们的小苹果贴在脚内侧部位,这样学生基本能够准确的用脚内侧处球了,部位准确了,运球方向也稳定了,让学生慢慢,找到运球的感觉。
学生下肢力量和全身的协调性还相对较差,所以在进行脚内侧运球时距离不能太远,学生主要是运球的方向很难控制,容易踢歪.总体来说学生能够初步的了解脚内侧运球,但在熟练掌握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