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二下1.2《搭一搭(一)》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二下1.2《搭一搭(一)》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1-10 09:2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搭一搭(一)》教学设计
课题 搭一搭(一)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搭一搭(一)》是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节。本节内容主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此前,学生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知识基础:其一,在二年级上册“分--分与除法”的内容中,教材呈现了分物还有剩余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在平均分物过程中,有时不能全部分完,虽然没有给出余数的概念,但为学习有余数除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其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如“12÷3=4”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四个问题讨论了三部分内容:第一,结合搭正方形的过程,认识余数;第二,通过用一组连续根数的小棒分别搭正方形的活动,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第三,在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搭正方形的过程中,验证探索活动的发现。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学习内容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2~9 的乘法口诀,并且能正确地计算表内除法,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初步感知商和余数的含义。教材首先呈现摆小棒的故事情境,明确摆一个正方形用 4根小棒,提出用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具体的操作,得出可以摆3个正方形剩1根小棒的结论,结合具体操作列出算式,引出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具体算式让学生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初步余数,并知道商和余数表示的具体含义。接着通过“搭一搭,填一填”的活动,让学生初步地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了解余数产生的原因,并初步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想象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自于生活,从实践中产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难点 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算一算。
32÷4= 24÷8= 36÷4= 2.填一填。导入新课师:周末,淘气和笑笑在家中玩摆小棒的游戏,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板书课题:搭一搭(一)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 一、搭一搭课件出示:师:淘气和笑笑在搭什么?师:观察上图,你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有13根小棒,4根小棒可以搭一个正方形。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师:关于提出的问题,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引导学生提出: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师:可以搭几个正方形呢?用13根小棒搭一搭。反馈:搭了3个,还剩1个。师:要求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还可以怎么思考?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三)四十二,搭3个用12根,还剩13-12=1(根)。 二、认一认,想一想。师:刚才搭小棒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课件出示:13÷4=3(个)……1(根)师:在这个算式中,3个和1根分别表示什么?反馈:“3个”表示搭了3个正方形,“1根”表示还剩的1根。师:余下的1根小棒我们要把它标在商的后面,它叫做余数,这样的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个算式读作:13除以4等于3余1。三、搭一搭,填一填师:我们如果接着搭一搭,会有什么发现呢?课件出示——学习任务:请大家在小组内搭一搭,说一说,并且把每一操作的结果填在表格中。(打开课本第4页,填在书上就行)师:通过搭一搭,填一填,你有什么发现和疑惑?反馈:余数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怎么回事?余数都比除数小,为什么? 师:这是为什么呢?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随被除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没有余数,然后又会再次增加,循环反复;余数无论如何变化,都会比除数小,因为当它大到和除数相同时,就可以再分一次,即商增加,而没有剩余。师: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余数比除数小。这个发现对不对呢?请大家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试一试。展示反馈:25÷4=6(个)……1(根)31÷4=7(个)……3(根)我发现: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 学生:他们在搭正方形。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自由说说。学生拿出小棒搭一搭,然后展示反馈。同伴相互交流,然后集体交流。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小组合作填表格,然后集体反馈。学生自由说说。学生独自观察,并与同伴交流,然后自由说说。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通过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和问题意识,为后面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利用搭正方形的活动,激活学生分有剩余物体的生活经验,通过动手操作,为算式和分物建立联系,突出重点。通过认一认的环节,引导学生认识余数,知道余数表示的具体意义,为后面探究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通过填表,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与观察中进一步理解“余数”的含义,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体会余数产生的原因及余数与除数、被除数的关系,并讨论其中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余数都比除数小的道理。
课堂练习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不能大于除数。(2)49÷8=5……9 (3)48÷7和55÷9的商相同,余数也相同。(4)□÷□=□……6,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是7。 2.列出算式。3.盘子里有37条鱼。有4只小猫,每只小猫吃的同样多,每只小猫吃多少条?还剩几条?4.拓展应用:有26千克汽油,每个油桶能装4千克,这些油至少要用多少个油桶?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搭一搭(一) ——有余数的除法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