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师说》
基础知识
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外国媒体臆测中国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不经之谈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②好友特地从大洋彼岸寄来了一些适合我父亲调理身体的药品,我敬谢不敏,最终只好收下了。
③近日寒潮夹风带雨影响全城,但环卫工人依然牝鸡司晨,清晨五点就开始工作。
④公平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良药:只有选拔人才的制度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社会底层人士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⑤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鱼龙混杂,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⑥中国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同时,由于国内政治背景、中外力量对比、国际政治形势的新变化,中国外交需要在战术层面有所作为。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①②⑤ D.①③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对教导自己的老师表达谢意本没有错,只是越来越严重的攀比之风让谢师宴变了味。
B.因为韩愈在潮州只待了几个月,很快就调任他处了,所以当地人一直把他当成圣人来敬畏。
C.韩愈本人毕竟是一个儒家孔孟学派的卫道者,又是一个复古主义的大力提倡者,他的文章不可能不会没有局限性。
D.说到底,不管长春这家餐馆是否存在误导顾客消费的行为以及是否存在宰客现象,商家都应引以为戒,及时改正。
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如《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中的“君子”即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一文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C.“六艺”指《诗》《书》《礼》《易》《乐》《论语》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前者。
D.侍郎,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韩愈曾任刑部侍郎、礼部侍郎等职。
4.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语文老师送上了贺词,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一句话,送给某学科的老师。
示例:您文思如泉涌,像一本无所不知的词典,引领我们走进文学的殿堂。(语文老师)
体裁:说理散文 难度:难 建议用时:25分钟
问说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问无以广识 广:增加
B.所谓交相问难 难:责备
C.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知:通“智”,智慧
D.夫子贤之 贤:认为……有才能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C.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点题:学习一定要好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
B.第2段作者从反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问必有得。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用古代先贤的言行作为立论的依据。
C.第3段阐述古人以好问为典范,圣人采纳地位低微的樵夫的言论,舜帝有天子的身份却向平民询问,为下文针砭时弊做了铺垫。
D.与《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有所不同的是,本文着重从“问”的角度,主张“学必好问”。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①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符合语境。②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用在此处不合语境。③牝鸡司晨:比喻女性当政或主事。含贬义。不合语境。④怀才不遇:有才能而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使用正确。⑤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适用对象只能是人。在本句中形容“质量”不合语境。⑥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符合语境。
2.A B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可将“因为……所以……”改为“虽然……但是……”。C项,否定失当,应删去“不会”。D项,“是否”和后面的“及时改正”两面对一面,把“商家都应……及时改正”改为“商家都应引以为戒”。
3. 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论语》不属于“六艺”,应将其改为《春秋》。
4. [答案示例] 您博古通今,像奔流不息的长河,引领我们探索历史的奥秘。(历史老师)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不同学科老师的特点,然后根据示例的句式“您……,像……,引领我们……”,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即可。注意赞美老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
[技巧点拨] 根据仿写试题考查侧重点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型:结构类仿写、修辞类仿写、诗歌类仿写和思维类仿写。结构类仿写,要把握例句的结构特点,分析句子成分的关系:修辞类仿写,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翔情理,尤其要注意比喻的恰当性以及它与后面派生句子的搭配;诗歌类仿写,要形神兼备,注意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思维类仿写,需要注意事物之问的相关性、相似性。
5.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结合文中“审问而明辨之也”可以推测,这里的“难”应该解释为“诘问”,没有“责备”的意思。
6.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学有未迭”与“理有未安”句式结构相同,前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D两项;“是己而非人”中的“是”与“非”相对,整个句子表达完整的语意,如在“是己”后断开,语意则不通顺,据此可排除A项。故选C。
7.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第2段作者从反面阐明”错,由原文可知,在第2段中,作者不是从反面,而是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
8.(1)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圣人未必就能做到。
(2)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就可以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所不知:所字结构,不知道的。为……所:表被动。(2)是故:因此。不肖:不贤德的人。
【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欢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习就没有办法产生疑问,不询问就没有办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勤于询问,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的人。道理弄明白了,但有的人还不能把道理用于实践;认识到事物粗略的一面,但有的人还不知道事物细微的方面,(对这些问题)除了询问,还能怎么解决呢?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破除那些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问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询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询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里)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古代的人虚心并乐于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去询问,不挑选人去询问,(只是)从中吸取有益于自身的东西罢了。因此狂放的人的话,圣人采纳它;地位低下的樵夫,古圣先王也向他询问。舜凭着天子的身份却向平民询问,凭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显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作谦虚,实在是非常善于采纳善言。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以询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而不愿意向他询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而(认为)不值得向他询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询问。像这样,天下就几乎没有可以询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况且那些不喜欢询问的人,是由于不虚心;不虚心,是由于并不真正喜欢学习。(这)也不是不潜心钻研的缘故,他们学的并不是古人学习的内容,他们爱好的也不是古人爱好的方面,不善于询问,也可以理解啊。
聪明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一定会出现个别失误。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圣人未必就能做到。真理不能由某些人独占,学习也没有止境。既然这样,那么询问可以缺少吗?按照《周礼》,在朝堂外向百姓询问,国家的政治大事尚且向平民询问,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就可以了。
孔文子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孔子认为他很贤德。古人以询问为美德,并不见得有什么可耻的地方,后来的君子们却争着以询问为耻,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深以为耻的,后人做了并且不认为可耻的事情就太多了,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