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诫 子 书
第二课时
课前回顾
上节课我们主要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诸葛亮写《诫子书》的用意。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作者是如何循循善诱,告诫儿子的,从中体会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1
2
3
学习目标
理解成才的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理解重点句子,体会文章写作手法
课文研读
1.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品行,学习,志向三个方面。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朗读文章,思考:
课文研读
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学、才、志”关系的句子: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2.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文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什么?
课文研读
3.找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课文,如何理解文中“志”与“学”的关系?
句子:(1)非淡泊无以明志(2)非志无以成学
“志”与“学”的关系:
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志和学都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既要立志,更要学习。)
4.“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5.文中哪个阐述了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修身养性
产生的不利影响?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课文研读
1.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 ”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别找出原句。
条件:淡泊、立志、惜时
句子:
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
2.如何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本句话强调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淡泊和宁静看似无所作为,实则为了将来能有更大的作为。本句话表明诸葛亮对儿子很高的期望。
3.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
人在少年时期应树立远大志向,发愤图强,以免老了后悔。
4.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所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合作探究
文章的结构
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作为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总结归纳
1.句式骈散结合,语气徐疾有致。
本文除第一句、最后四句外,其余构成六组骈句。骈句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长短参差,交错使用。形式上散中有整、整中有散,语气上有轻有重、徐疾有致,读来朗朗上口。表现出对称美、变化美、音乐美,使文章具有明显的美学价值。
总结归纳
2.肯定句与否定句相结合。
先肯定、后否定,否定后再从正面强调。这种将肯定句和否定句结合起来的写法,不仅使问题论述得更全面,而且突出了后一句,增强了表达效果。
艺术特色
随堂检测
一.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
二.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D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1.本文的中心句是 。
2.《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表达对儿子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 。
3. 《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
4. 《诫子书》中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随堂检测
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谈一谈《诫子书》对当代中学生有何现实意义?
在充满诱惑的现实生活中,诸葛亮的《诫子书》更有教育意义。
1.一个人要淡泊名利,摒除杂念和干扰,
安静专一,提升自己的修养;
2.要立大志,专心治学;
3.珍惜时间。
只有做到这几点,人生才有意义。
课后作业
能作为本文的观点“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论据的相关材料
1.居里夫妇的居室里简单到只有两把椅子,他们自己刚好每人一把。因为担心来访的客人在舒服的座位上逗留过久会占用她宝贵的研究时间。这就是“静”的最高境界。
2.居里夫人把英国皇家学会颁给她的金质奖章送给小女儿做玩具,她说:“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著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这是因为居里夫人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所以她能在科学的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拓展延伸
3.鲁迅先生:"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4.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你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名句积累
A.淡泊: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
B.立志: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