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诫 子 书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蜀相
杜甫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读诗句,猜人物
情景导入
一代名相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1
2
3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韵律美。
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体会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诸葛亮(181-234),字___,谥号___,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被称为“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末避乱南阳,躬耕隐居。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建兴十二年(234年)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后人辑有《诸葛亮集》。
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孔明
忠武侯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16岁。《诫子书》中关于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积极进取。
写作背景
自主学习
书,即___。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书信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
自主学习
文体知识
书信
1.读准字音
bó
yín
zào
suì
lú
chí
自主学习
淡泊( ) 淫慢( )
险躁( ) 遂成枯落( )
穷庐( ) 年与时驰( )
自主学习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dàn 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suì)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读准节奏
诫子书
诸葛亮
夫 君子之行,静 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告诫,劝勉
书信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明确,坚定
达到
内心恬淡,
不慕名利
诫子书
自主学习
fú,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3.解释重点的词语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 励精,险躁 则不能 治性。
增长才干,
放纵懈怠
振奋精神。
励,振奋
轻薄浮躁。
险,轻薄
修养性情。
治,修养
自主学习
年与时 驰, 意 与日 去, 遂
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志
消失
最终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
用处。
又怎么来得及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君子的行为,(应该)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怠忽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4.翻译文章的意思
课文研读
1.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哪一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朗读文章,想一想:
3.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课文研读
总结归纳
主旨:
诸葛亮写这封家书是为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诫子书
中心论点: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D
随堂检测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屏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B.非淡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C.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
D.意与日去(太阳)
2.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D
3.文学常识
(1)《诫子书》选自 ,作者 ,字 ,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 。
《诸葛亮集》
诸葛亮
孔明
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随堂检测
课后作业
1.积累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2.积累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歇后语。
拓展延伸
有关诸葛亮的诗词、对联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这副对联赞颂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篇《出师表》;“一对”是指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
3.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罗贯中《三国演义》
拓展延伸
4.“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①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②排八阵:摆设八卦阵。③六出:六出祁山。刘备死,为完成辅汉兴刘的大业,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每次都是从祁山出兵。④七擒:七擒孟获。南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带兵镇压,为收服南蛮人心,七次擒住孟获而不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发誓永不造反。⑤东和:东和孙权。⑥北拒:北拒曹操。⑦水面偏能用火攻:指火烧赤壁。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