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图所示的物质变化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胆矾研碎 B. 蜡烛燃烧
C. 铁钉生锈 D. 火药爆炸
2.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酿制甜酒 B. 煤炭燃烧 C. 瓷器破碎 D. 钢铁生锈
3.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生铁冶炼 B. 海水煮盐
C. 陶瓷烧制 D. 粮食酿酒
4.以下固体为白色的是( )
A. 氯酸钾 B. 硫粉 C. 氧化铁 D. 二氧化锰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蜡烛燃烧 C. 干冰升华 D. 铁铸成锅
6.在探索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甲烷、氢气、氨气和水蒸气等混合成一种和原始大气成分基本一致的气体,放入真空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进行模拟实验.一个星期后,他惊奇的发现仪器中有数种氨基酸生成.下列关于米勒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B. 发生了化学变化 C. 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 形成了原始生命
7.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 焰火表演 B. 霓虹灯表演 C. 音乐喷泉 D. 气球升空
8.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的沸腾 B. 胆矾研碎 C. 过滤液体 D. 酸碱中和
9.有关扶贫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建扶贫档案 B. 农家肥腐熟 C. 架设电线 D. 制作根雕
1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水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 B. 木材燃烧 C. 钢铁生锈 D. 黑火药爆炸
11.有下列项目:①颜色②密度③导电性④可燃性⑤稳定性⑥溶解性⑦状态⑧硬度⑨光泽,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一组是( )
A. ①②③⑤⑥ B. ④⑤ C. ①②⑦⑧⑨ D. ①②③⑥⑦⑧⑨
1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纸张燃烧 B. 花香四溢 C. 灯泡发光 D. 滴水成冰
1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榨取果汁 B. 粉碎废纸 C. 切割玻璃 D. 燃放烟花
1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胆矾研碎 B. 木炭燃烧 C. 石蜡熔化 D. 衣服晾干
二、综合题
15.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趁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以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________;
②化学性质:________;
③用途:________.
(2)由氧气转化为臭氧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________.
答 案
一、单选题
1. A 2. C 3. B 4. A 5. B 6. B 7. A 8. D 9. B 10. A 11. D 12. A 13. D 14. B
二、综合题
15. (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强氧化性;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2)化学(3)CO2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
第
- 1 -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