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
教学目标
1、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的语言的夸张和幽默色彩。
2、写玩具制作指南条理清晰,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语言简练明了。
3、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并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通过策略阅读完成“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并教被人玩这种传统玩具。
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你最喜欢玩什么玩具呢?这有你认识的玩具吗?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瞧,无论是你们喜欢的玩具,还是刘老师小时候玩过的玩具,虽然每个年代的玩具都各不相同,但给大家带来的乐趣却是一样的。今天,刘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一种非常好玩的传统玩具,看看是什么?大家想一睹它的风采吗?请看大屏幕!
同学们想更进一步的理解它吗?那让我们赶紧敲开第三单元的知识大门吧!
二、聚焦导读,提取信息
1、读课文的导语,提取关键信息。
2、指出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不同,这就是有目的的阅读。
3、分组进行比赛,明确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阅读目的)
三、关注任务,明确读法
1、过渡:本节课的个任务已经明白了,那我们该怎么去完成他们呢?你们有好的阅读方法吗?
2、先分组让学生各自在组内自由选择要完成的任务。
3、小组成员学习讨论,利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完成任务,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成果,交流分享
师:通过学习讨论,相信你们每个组选都对自己选的任务有了独特的见解,现在请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组的成果。大家评一评。
预设:
(一)展示任务1
1、两组代表上台展示任务1的导学清单,待他们展示完后,各组同学可以有一次机会补充。
2、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修改说明书的好方法,请同学们在自己制作竹节人玩具的时候不忘记完善修改说明书,并教家人玩玩这个传统玩具。
(二)交流分享任务2
1、你从哪些文字当中体会到了竹节人玩具的乐趣?
2、从引导学生从文中体会制作竹节人之乐、升级改装竹节人之乐,斗竹节人的乐趣,和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喜欢竹节人后的高兴与自豪。
3、以朗读、表演、想象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体会竹节人游戏的乐趣。
五、课堂总结,提炼主旨
师:今天,我们足不出户的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穿越之旅,一起拜访了《竹节人》这篇文章,完成两个阅读任务,体验了有目的的阅读这种高效的阅读策略,一个小小的竹节人,寄托了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快乐的童年藏在作者的笔下,藏在我们的心中,还藏在你们的游戏里。老师期待你们阅读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的时候,都能做到心中有目的,脑中有方法,学后有收获!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