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国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单选题
1.“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若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甲午以后,康有为觉得时机到了。李鸿章所不敢提倡的政治改革,康有为要提倡。这就是所谓变法运动。”材料中作者认为变法运动的发生最充分地体现了(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演进
2.当列强用铁路、电线等现代文明成果充当侵略中国的工具时,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这场运动( )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B.具有反帝反封建色彩
C.引起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 D.缘于列强的经济侵略
3.如图是1891年克虏伯公司驻华代表包尔宴请清廷官员的菜单。该图最能说明( )
A.洋务派侧重于军工制造 B.晚清官员的不正之风
C.近代中餐饮食走向世界 D.德成功向华出售军火
4.《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
A.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保留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5.下图所示为 1898 年,戊戌变法时期全国部分新设普通中小学堂课程要览。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
A.中体西用得到实践 B.近代科学教育得到发展
C.新式学堂影响广泛 D.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
6.对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严复赞成保国保种但反对保教;章太炎主张维新但是反对独尊今文经;谭嗣同虽表示赞同其新思想,但也对“伪经、改制”之论并不完全赞同。这反映出维新派( )
A.大都否定传统儒学 B.群众基础较薄弱
C.内部分歧较为严重 D.政治目标不明确
7.严复提出:“在近代世界中竞争求生存,中国必须发展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培育广泛的科技教育体制,鼓励民众经济上的私利,并且创建一个‘合理的国家机制’。”由此可见,严复( )
A.强调教育在救亡中起决定作用 B.认为变革中国旧制势在必行
C.宣传进化论以减少变法的阻力 D.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
8.甲午战争后的十年里,梁启超等人为“中国”一词注入国民、民族、国家等新内涵,并引入新式“历史”概念,将“中国”置于“世界”和“历史”交织而成的新型时空结构。他们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激发国人救亡图存意识 B.抵御西方文化入侵
C.营造维新变法舆论氛围 D.丰富语言文化内涵
9.1898年7月,康有为在《答人论议院书》中写道:“一诏既下,天下风行,虽有老重大臣,不敢阻挠一言,群士不敢阻挠一策,而新政已行矣……故今门之言议院、言民权者,是助守旧者以自亡其国者也。”据此可知,康有为( )
A.反对社会变革 B.主张渐进性改革 C.思想日趋保守 D.提倡君主立宪制
10.《中华文明史》指出∶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宣传了“师夷长技”的主张 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11.某时期,北京城内"凡卖洋货者均皆逃闭",人们纷纷将家里的洋货自行销毁,"各种煤油灯砸掷无数,家家户户尤恐弃之不及,致贻祸患"。时人记述,"城内商铺招牌‘洋药局'改为‘土药局',‘洋货'改为‘广货',‘洋布'改为‘细布',诸如此类甚多"。作为直接证据,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
A.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民众反应 B.清末农民运动的民族义愤情绪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残酷暴行 D.反帝爱国运动中群众抵制洋货
12.1901年《辛丑条约》特别规定“永禁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并要求清政府将条约文本“于中国全境渐次张贴”。这一规定表明( )
A.中国半殖民地秩序开始确立 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帝国主义就侵华利益达成了妥协
13.康梁领导的维新变法、清政府实行的“皇权改革”和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它们之间有很大差异,但都是在甲午战后客观局势下的产物,且对历史发展形成了“总的合力”。这说明甲午战争后的救国探索,其共同点是( )
A.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B.使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实践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
14.有同学对中国近代先进中国人救国探索之路做了如下梳理∶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一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郑观应∶“欲自强,必首振工商。”一梁启超∶“伸民权,设议院。”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前期的救国探索( )
A.以革命的方式作为救国手段 B.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C.始终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宗旨 D.以建立民主政治为主要目标
15.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立宪法、设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说明了( )
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 B.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C.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 D.维新变法在中国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16.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始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1876 年,郭嵩焘出使英国,将沿途见闻记入日记《使西纪程》。书中盛赞西方的政治制度。该书在国内小量印发后,遭到顽固派的攻击、谩骂,朝廷将其书毁版,禁其流传。导致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对西方列强存有戒心 B.中国书刊发行体制尚不规范
C.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D.守旧官员极力维护传统体制
18.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说:“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即如今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他意在强调( )
A.变革思想的重要性 B.要顺应世界潮流而变
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传统儒家思想的弊端
19.1914年,严复提出《导扬中华民国立国精神议》议案,强调“国于天地,其长存不倾日跻强盛者,必以其民俗、国性、世道、人心为之要素。其所由来旧矣。……独至国俗丧亡,民习险诈,则虽有百千亿兆之众,亦长为相攻相惑不相得之群,乃必鱼烂土崩而不可救耳!”严复议案旨在( )
A.坚持维新派的改革方案 B.积极倡导兼容并包思想
C.纠正新文化运动的偏颇 D.使国人保有独立的国性
20.《辛丑条约》签订不久后,山西太原乡绅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太原一邑巨富,惟西峰村一户耳,然不过万金之产而已,其余数千金产者,才十余户,十五万(两)赔款乌能凑足?”这可以用于印证,《辛丑条约》( )
A.加剧了中国的贫困与衰败 B.是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是赔款数额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21.百日维新时期,新政诏书频发,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乌有,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有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推动。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重大缺陷在于( )
A.官僚集团的僵化 B.改革内容背离当时的国情
C.改革的急躁冒进 D.皇帝没有足够的政治威望
22.“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按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
A.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B.革命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D.维新派思想的根本转变
23.维新派认为,“今吾国有四万万之民众,大地莫多焉,而不开国会。虽有四万万人,而不预政事,视国事如秦越,是有众民而弃之……然孤寡若此,而与列强合数千百万人为一者,相校相遇,安得不败?”维新派认为中国与列强较量失败的原因在于( )
A.人口多少的差异 B.民众素养的差异
C.政治制度的差异 D.教育科技的差异
24.下图为20世纪初期法国的一张明信片————《龙被征服了》。对此明信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列强扶植清政府为侵华工具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改革,时间长达 20 年。……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定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
——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材料二 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说:“既知比较宇内大势,国体宜变,而旧法全除,宜用一刀两断之法。”维新派把变科举、废八股作为变法的第一步,接着又要求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这就使全国成千上万的官吏失去官位。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变法诏令有 184 条之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曾在慈禧太后面前自称为“康党”。他要求列名和资助强学会,但是康有为等人却以其名声太臭加以拒绝。
——许跃宇:《循序渐进是政治改革的基本策略――析戊戌变法》载《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1)结合所学分析两则材料中的变法运动背景的相似之处,并概括总结中华民族延绵不绝、 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对比商鞅变法的成功,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如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一时期,西学的传播渠道大大增加。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相继开设了英文、法文和俄文等馆,还增设了天文算学馆。接着,清政府又创办一些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詹天佑等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近代知识分子。1868年,专门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这一时期,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以及社会改革等内容,展现在国人面前。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依据材料“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李鸿章所不敢提倡的政治改革,康有为要提倡。这就是所谓变法运动。”,可以看出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相应的社会意识也发生了变化,由中体西用变为维新思想,A项正确;材料未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基础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的变化带动社会意识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这场运动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没有反封建,没有引起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排除BC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主要是由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不是因为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1891年克虏伯公司驻华代表包尔宴请清廷官员的菜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菜单中多是鱼翅、羊肉等,菜肴奢侈,反映了晚清官员的不正之风,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军工制造,排除A项;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出售军火,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根据“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可得出材料强调的是戊戌变法在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即促进了人民的觉醒,D项正确;戊戌变法没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其变法措施基本被废除,排除B项;戊戌变法失败了,没有推翻君主专制,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 1898 年,戊戌变法时期全国部分新设普通中小学堂课程要览。”可知,1898年新设立的普通中小学学习物理、算数、地理等课程,这有利于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B项正确;根据时间“1898年”可知,这些新学堂是维新派创办的,“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新式学堂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未涉及新式学堂的影响如何,排除C项;材料主旨信息是近代科学教育得到发展,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无从体现,且“社会共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严复赞成保国保种但反对保教;章太炎主张维新但是反对独尊今文经;谭嗣同虽表示赞同其新思想,但也对‘伪经、改制’之论并不完全赞同”及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对此也存在严重分歧,C项正确;“大都否定传统儒学”说法错误,部分维新派并不否定儒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群众基础情况,排除B项;材料强调维新派内部分歧较为严重,D项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由材料中“发展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科技教育体制”“合理的国家机制”等信息可知,严复认为,只有改变中国旧制,中国才能在世界竞争中取胜,说明改变中国旧制势在必行,B项正确;教育是影响因素之一,并不能起到决定作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进化论对变法的影响,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说明严复并未找到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依据材料“注入国民、民族、国家等新内涵”“将‘中国’置于‘世界’和‘历史’交织而成的新型时空结构”并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等人通过探索构建近代新型史学的方式以激发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A项正确;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为救亡图存的具体表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从“甲午战争后的十年里”可知当时变法已失败,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故今门之言议院、言民权者,是助守旧者以自亡其国者也”可知,康有为在民选下院和公民选举权这一激进路线上做出让步和妥协,主张渐进性改革,B项正确;康有为推行维新变法,并不反对社会变革,排除A项;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思想并不保守,排除C项;材料反映康有为主张渐进性改革,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项正确;戊戌变法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没能阻止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排除A项;戊戌变法运动只希望从政治制度上进行改革以强国,并不主张废除君主,且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并未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排除B项;宣传“师夷长技”主张的是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北京城内发生了严重的“排洋”现象,义和团运动期间主张“扶清灭洋”,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故义和团进入北京以后,使当时民众产生了一定的恐慌,B项正确;A、C两项都是近代北京遭受的外来侵略,并不会大规模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排除A、C项;D项主要表述的是以五四爱国运动为代表的反帝爱国运动,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抵制洋货的现象,但不会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1901年《辛丑条约》特别规定‘永禁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并要求清政府将条约文本‘于中国全境渐次张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禁止中国人加入或成立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进一步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项正确;中国半殖民地秩序开始确立,与材料中的信息主旨不符,排除A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C项;帝国主义就侵华利益达成了妥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根据材料“都是在甲午战后客观局势下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都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下发生的,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清末新政没有实践政治制度,排除C项;中日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前期,从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郑观应“振工商”和梁启超“伸民权,设议院”,反映出救国探索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以革命的方式作为救国手段,排除A项,始终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宗旨的说法绝对,且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以建立民主政治为主要目标仅适用于梁启超,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材料强调了维新变法初期主张立宪法、开议院,后期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主张设制度局,反映维新派面对变革阻力,逐渐妥协退让,B项正确;晚清拒绝改革的说法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材料的意思,排除A项;百日维新没有将君主立宪的主张付诸实践,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变法缺乏群众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内容来源于《辛丑条约》,D项正确;题干内容来源于《辛丑条约》,排除ABC项。故选D项。
17.D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书中盛赞西方的政治制度。该书在国内小量印发后,遭到顽固派的攻击、谩骂,朝廷将其书毁版,禁其流传”信息可知,开始介绍西方政体时就遭遇巨大阻力,从中可以推出传统体制根深蒂固被极力维护,D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在“中外和好”的大背景下,从题干材料中根本看不出“清政府对西方列强存有戒心”,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早期维新派遭到顽固派反对,“中国书刊发行体制尚不规范”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B项;仅根据材料中的“郭嵩焘出使英国,将沿途见闻记入日记《使西纪程》。书中盛赞西方的政治制度”信息不能定性为“崇洋媚外”行为,排除C项。故选D项。
18.B
【详解】依据材料“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可知这世事的变化,人们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强行将其定义为时势,时势已然形成,即使圣人也无能为力。“即如今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可以看出甲午战争的失败,日本的侵略,国家如此境况,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反映作者要求顺应世界潮流而变,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要顺应时势变化而变革,排除A项; 材料突出的是顺应时势变化而变革,未突出背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评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9.D
【详解】据题意可知,严复认为解放人的思想是首要因素,要保持独立的国民性,如果国民性丧失,那么国家就会走向灭亡,D项正确;严复是在强调独立的国民性的重要性,并不是坚持维新派的改革方案和倡导兼容并包的思想,排除AB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才爆发,排除C项。故选D项。
20.A
【详解】根据材料“《辛丑条约》签订不久后,太原一邑巨富,惟西峰村一户耳,然不过万金之产而已,其余数千金产者,才十余户,十五万(两)赔款乌能凑足”可知,反映了赔款数目的庞大,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21.D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百日维新时期,各部堂官、各省督抚对新政诏书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使得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而无实效,为此皇帝多次斥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力求有所推动,这说明当时皇帝缺乏足够的政治威望,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官僚集团的僵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皇帝没有足够的政治威望,而非改革内容背离当时的国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改革的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排除C项。故选D项。
22.C
【详解】根据材料“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按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湖南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扬新的思想,便大家起哄,可见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对民众的动员,排除A项;当时维新思想是社会主流,排除B项;D项表述太过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23.C
【详解】根据“今吾国有四万万之民众,大地莫多焉,而不开国会。虽有四万万人,而不预政事,视国事如秦越,是有众民而弃之……然孤寡若此,而与列强合数千百万人为一者,相校相遇,安得不败?”可得出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而中国的制度较为落后,这是失败的原因,C项正确;ABD项在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排除ABD项。故选C项。
24.A
【详解】根据时间以及《龙被征服了》,可得出这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已经被列强控制,沦为工具,牵线木偶,A项正确;开始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甲午战败的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加深,排除D项。故选A项。
25.(1)相似之处: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都出现了阶级关系的变化;都处于社会转型的潮流之中。
重要原因:农耕经济发达;政治统一;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等。
(2)原因:(1)操之过急。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改革,时间长达 20 年;而“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变法诏令有 184 条之多。(2)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团体,未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良方案。商鞅变法有秦孝公做坚强的后盾,制定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且贯彻执行;而戊戌变法徒有一个无实权的皇帝支持,且变法措施如一纸空文,无法执行。(3)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商鞅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而戊戌变法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而失败。
【详解】(1)相似之处: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正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封建经济发展、地主阶级崛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处于中国向近代转变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由此可得出,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都出现了阶级关系的变化;都处于社会转型的潮流之中。
重要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农耕经济发达;政治统一;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等方面概括总结中华民族延绵不绝、 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
(2)原因:根据材料一“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改革,时间长达 20 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循序渐进;根据材料一二“……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变法诏令有 184 条之多……”,并结合所学可知,光绪帝变法操之过急。由此可得出,操之过急。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改革,时间长达 20 年;而“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变法诏令有 184 条之多。根据材料一“……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定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有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根据材料二“……光绪帝先后发布变法诏令有 184 条之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并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等人的变法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且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未能贯彻执行。由此可得出,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团体,未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良方案。商鞅变法有秦孝公做坚强的后盾,制定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且贯彻执行;而戊戌变法徒有一个无实权的皇帝支持,且变法措施如一纸空文,无法执行。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可知,与商鞅变法中的“商鞅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相比,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还在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
26.示例:
观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有着明显的阶段性。
论述: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习西方“器物”;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各阶层学习西方“制度”;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共产党从走俄国的道路到走自己的道路。
【详解】论述:首先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相关信息,归纳出一个观点,如根据材料中“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确定好观点后,梳理材料和所学知识,展开论述,如明确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习西方“器物”,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各阶层学习西方“制度”,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共产党从学习俄国道路,发展到走自己的道路;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