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阅读专题3】思路与逻辑:梳理结构,分析论述逻辑》教学课件(第2课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阅读专题3】思路与逻辑:梳理结构,分析论述逻辑》教学课件(第2课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9 09: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阅读专题3
思路与逻辑:梳理结构,分析论述逻辑
学习目标
在了解论述的针对性、把握文章核心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7篇论述文。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这些论述文的结构思路,体会论述文缜密的逻辑思维。
整理新旧知识:复习学过的论述文结构及论证结构的基本知识,使用关键词在“百度百科”上查阅读并归纳“思维导图”的特点及作用。
梳理论述思路:选择本单元的两篇课文,用思维导图画出论述文的结构思路图,能说出论述文结构的基本模式。
分析论述逻辑:结合本单元的两篇课文,通过思维导图展示作者的论证过程,能说出使论证缜密的有效对策。
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目录
任务一 复习巩固,了解论述逻辑
01
任务二 图示论证方法,体会论述逻辑
02
03
任务三 分析论述逻辑,探究论述的辩证思维
导入
说理是论述文的核心价值,围绕论点展开论证是说理的主要方式。论证,不仅要选择合适的论据,更要对论据进行解说和分析,建立论据与论点的联系。论证需要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这一节课我们学习常见的论证方式,体会论述文缜密的逻辑思维。
任务一 复习巩固,了解论述逻辑
活动:梳理论述说理的相关知识。
示例:
1.基于形式逻辑的三大推理方式: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
2.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例证)、引用论证(引证)比喻论证(喻证)、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等。
3.常用的说理方法:援事说理、因果说理、比较说理、辩证说理。
4.图尔敏论证模式:包括理由、附加依据、依据、模态限定条件、反驳和主张等六个部分。用一句话可表达为:理由和附加依据共同构成了依据,在接受了反驳之后,经过模态限定条件,使主张得以成立。如下图:
理由
依据
模态限定条件
反驳
主张
附加依据
任务二 图示论证方法,体会论述逻辑
活动1:用思维导图揭示《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部分的论述特点。
示例:《改造我们的学习》在一、二两部分肯定成绩、指出缺点的基础上,第三部分聚焦两种对立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论证,先破后立,可谓是非分明,旗帜鲜明,突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采用鱼骨式结构图,可以突出对比论证的特点。
改造我们的学习
主观主义态度
马列主义态度
具体表现
具体表现
危害
实质
实质
画像
活动2: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部分的论证方法及逻辑关系,用结构图来展示。
示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谁》是一篇著名评论,对当时引领全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改革开放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文由一个引言和四个部分组成,层层深入,善于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和典型事例,立论与驳论相结合,论述具有思辨性。
四个部分的论证方式与逻辑关系图示如下:
一、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提出核心观点,引证)
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理论支撑,破立结合)
三、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正面事例,例证)
四、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得出结论,辩论说理)
任务三 分析论述逻辑,探究论述的辩证思维
活动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如何辩证论述的?用思维导图揭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一部分恩格斯对“经济关系”这个概念展开分析,通过一个“是指”,三个“包括”,四个“决定着”清晰地阐述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具体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这个核心观点。
第二部分,恩格斯纠正了当时一些理论家将马克思主义观点绝对化的说法,认为上层建筑的发展虽然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但“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历史发展进程中虽然会有偶然性,但其必然因素还是经济基础,这就澄清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观。
示例:这篇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说,第二部分是分说。
全文概念之间采用云朵式结构图可以充分展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经济关系
(必然性)
历史发展(偶然性)
上层建筑
政治、法、哲学、宗教、艺术等
大人物的出现
其他偶然现象
生产和运输
的全部技术
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沿袭的残余
围绕社会形成的外部环境
活动2:概括《人应当坚持正义》中苏格拉底的论辩艺术特点并举例,用结构图展示其“劝说”艺术的逻辑推理。
示例:文中苏格拉底的论辩艺术,即面对问题不直接肯定或否定答案,而是通过层层深入的铺垫追问,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人认识并赞同自己的观点,这种论辩艺术被称为“助产术”
以课文第一部(1~28段)为例,为了说服格黎东不要听从众人的意见,苏格拉底层层铺垫,最后让格黎东自愿接受苏格拉底的观点,应该听从深知道义的人的说法,即听从真理本身。可采用流程图来展示。
1
有些意见应该注意,有些意见不应考虑
3
应该重视好的意见,不管坏的意见
5
好的意见就是明白人的意见,坏的意见就是糊涂人的意见
好的意见就是明白人的意见,坏的意见就是糊涂人的意见
17、19
不能听从众
人的说法,只能听从深知道义的人的说法
27
课堂小结
说理是论述文的核心环节。说理严密,符合逻辑,才能说服别人。这堂课通过梳理这些课文的论证特色,可形成这样的认识:
一是要学会分析论证,能够透过现象推导事物发展的趋势,揭示事物的本质,多角度地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是要敢于质疑,善于运用归谬法,设法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设疑推论,从而让对方发现问题;
三是要站在更宏观的视角考察事物,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理性地辨别是非曲直,使说理不偏激、有分寸。
课后作业
人们在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捷,但也可能会带来危害。请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选择一种恰当的思维导图来展示你的论述思路。
答案:
互联网
大数据暴露
个人隐私
现实与网络不可偏废
优势
娱乐丰富,
个性展示
购物便捷,出行方便
信息共享,
交流便捷
危害
沉迷网络,影响健康
沉迷网络,影响健康
态度
要积极拥抱,但不可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