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19 11:5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衡师祁东附中2022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生物
时量:75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向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试管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HCl溶液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是血浆和蒸馏水
B. 实验结果证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所以血浆pH保持不变
C.“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
D.“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充分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在设计生物学对照实验时,要求因变量是可观测的。有关动物激素研究的观测指标,下列设置不合理的是( )
A.促胰液素:以动物唾液的分泌量为观测指标
B.甲状腺激素:以动物耗氧量或发育情况为观测指标
C.胰岛素:以低血糖症状(如昏迷)为观测指标
D.胰高血糖素:以血糖含量为观测指标
3.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 突触 B. 神经元 C. 反射 D. 神经兴奋
4.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 脊髓、大脑、大脑 B. 脑干、脊髓、大脑
C. 大脑、脊髓、大脑 D. 脊髓、脊髓、脑干
5. 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 )
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 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 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
6.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
B. 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
C. 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
D. 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
7.图1、图2为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两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的调节方式如图1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
B. 图1、图2表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及信息交流的功能
C. 结构d为受体,激素b与受体d结合并起作用后激素b不会被灭活
D. 性激素的调节方式如图2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内部
8.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有关,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
C. 外界空气中的02最终进入肝细胞被利用需穿过11层膜
D. 图中④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9.图1表示芽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2表示幼苗横放时,根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1中a点表示植株顶芽的生长状况,则b点可表示该植株侧芽部位的生长状况
B.图2中c、d点的作用效果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图2中f点可表示根近地侧生长素的作用
D.图2中e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10.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敏色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可以参与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
B.只要涂抹一定量的生长素类似物就可以形成无子果实植
C.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可以催化细胞内相关化学反应的进行
D.物的生长发育既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也受到环境因素的调节,如光、温度、重力等
11.调节性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细胞,起着避免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机体的重要作用。若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会导致发生的疾病是(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过敏反应
C.白化病 D.艾滋病
12.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的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B.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
C.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D.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
二 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从内环境中选择性地吸收所需要的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正常人尿液通常可检测出下列物质中的( )
A. 尿素 B. 生长素 C. Na+ D. 葡萄糖
14. 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只有这个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血浆中的蛋白质大量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
B. 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C.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恒定不变
D. 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同
15.下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膜外Na+顺浓度梯度大量流入膜内,Na+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与此同时,K+通道开放,膜内K+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又向膜外扩散。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
B. 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内负外正
C. 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D. 从静息状态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16.如下图①-④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表示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②过程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
B. 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 若甲刺激为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D. 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则在乙处下丘脑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非选择题(除标明外,每空2分)
17.(12分)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存在体温调定点(正常人为37℃左右),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对机体产热和散热的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在病理条件下,人体体温调定点可能改变,体温也将随之改变。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
(2)剧烈运动时机体产热大量增加,在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下引起皮肤__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__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新冠肺炎患者常伴有发热的症状,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体温调定点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此时,中枢温度感受器兴奋,通过_______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产热量__________散热量,进而出现发热症状。
18. (12分)一项刊登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中,描述了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分析以及其基因组的特性,为降低疾病流行的可能性、新型疫苗的开发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多种免疫细胞被激活,下图所示为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过程,其中B细胞的活化除需要图中两个信号的刺激外,还需要细胞__________(填序号)分泌__________的作用。
(2)若流感病毒侵入细胞,抗体对它们就无能为力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需要__________识别并接触、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使病毒暴露出来,抗体便可以与之结合。
(3)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分)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1).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在血压调节反射中,当血压升高时,主动脉和颈动脉管壁上的______________ 产生冲动的频率增高,到达心血管中枢后, ______________神经兴奋, 血压下降
(2).下表是哺乳动物神经元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a、b 代表的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从细胞膜的结构分析,维持这种离子浓度不均匀分布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
20.(12分)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从向光侧往背光侧运输这一结论,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尖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方式用空白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得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α角)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
分组 甲 乙
琼脂块 左 右 左 右
α角/度 α1 α2 α3 α4
(1)生长素是由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其合成过程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单侧光的刺激。
(2)乙组胚芽鞘尖端插入云母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预测四组胚芽鞘切段的弯曲情况是:α1__________α2,α3_______α4(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实验时,由于操作错误导致个别胚芽鞘切段基本不弯曲(α角为0度),则可能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
21.(12分)为探究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以野生型玉米(α型)植株为材料进行诱变得到矮化突变体的新品种(β型)。现对β型品种的矮化原因进行实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株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推测β型品种的矮化原因可能是诱变后导致植株合成赤霉素不足或缺乏。提出假说的依据是赤霉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作用。
(3)为验证上述假说,现实验操作如下:
①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________品种玉米幼苗若干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标为实验组,另一组标为对照组。实验组用适量且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对照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品种的株高并求平均值。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假说成立。
(4)在技术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我们还可用直接测定________________玉米体内的赤霉素含量来检验该假说。
衡师祁东附中2022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高二生物
单选题: 1-5 BACBA 6-10 CCCBD 11-12 AB
多选题:13ABC 14 AB 15 ABC 16 D
除标明外,每空2分
17.(1)下丘脑
(2) ①. 毛细血管舒张 ②. 抗利尿激素
(3) ①. 上升 ②. 神经-体液 ③. 大于
18.(1) 体液 ② 细胞因子
(2)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不能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细胞毒性T细胞
(3)当记忆B细胞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可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19.(1)①. 色氨酸 ②. 不需要
(2) ①. 阻止生长素从向光侧往背光侧运输 ②. 小于 ③. 等于
(3)将琼脂块放在了胚芽鞘切段形态学下端
20.(1).压力感受器 副交感
(2).Na+ K+
Na+、K+通过细胞膜上的Na+、K+运输载体,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4分)
21. (1)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2)促进植株生长(或促进细胞伸长) 
(3)①β型(矮化突变体) 等量且适量溶解赤霉素的溶剂 ②实验组的株高长势高于对照组 (4)α型和β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