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名著专题训练——《西游记》(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名著专题训练——《西游记》(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0 11:3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名著专题——《西游记》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下列不是唐僧收徒弟的地方是
A.太行山 B.流沙河 C.高老庄 D.鹰愁涧
保唐僧西天取经,得成正果,被封为金身罗汉的是
A.白龙马 B.孙悟空 C.猪八戒 D.沙僧
下列不是师徒四人所遇到的妖怪的一项是
A.红孩儿 B.大嘴兽 C.黄风怪 D.蝎子精
在孙悟空的经历中,规劝他改邪归正,皈依佛门是
A.唐僧 B.如来佛 C.观音菩萨 D.太上老君
下列对《西游记》内容或人物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书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赞扬了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B.唐僧这个形象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取经之路重重险阻,但仍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从没动摇。
C.孙悟空这个形象乐观、聪明、勇敢、顽皮、充满斗争精神,是人们心目中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英雄。
D.猪八戒这个形象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占便宜,嫉妒心强,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是本书中的反面形象。
二、填空题
“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
这段文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 。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两个情节是: 。
人物名称变化,意味着身份改变。孙悟空在小说《西游记》中的名称变化依次是 、 、 、 。(填四个)
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十四个寒暑,横跨十万八千里只遥,途径不少奇异的国度,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两个国家是: 、 。
请用《西游记》中的知识填人名,补足下面的歇后语:
① 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② 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
美猴王为求长生不死,在海上漂泊八九年后,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 为师学艺,被赐名 。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 。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 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 。《西游记》这本书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 。
三、简答题
“三打白骨精”的孙悟空,因师父误解而被逐回花果山。后来是什么原因促使孙悟空离开花果山,重新保护师父唐僧踏上了西天取经的征途?
鲁迅评价吴承恩的《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从孙悟空、猪八戒、铁扇公主中任选一位,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他(她)身上的人情味。
四、综合阅读
阅读《西游记》中的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1) 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
(2) 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
阅读《西游记》中的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行者道:“你这个呆 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1) 选文中的“行者”又称“美猴王”,请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2) 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计策?从中能看出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①正行之际,忽闻得有人言语。八戒仔细看时,原来是行者在山凹里,聚集群妖。……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的见他;却往草崖边,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也跟那些猴子磕头。
②不知孙大圣坐得高,眼又乖滑,看得他明白。便问:“那班部中乱拜的是个夷人。是那里来的?拿上来!”说不了,那些小猴,一窝峰,把个八戒推将上来,按倒在地。行者道:“你是那里来的夷人?”八戒低着头道:“不敢,承问了;不是夷人,是熟人,熟人。”行者道:“我这大圣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样。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既是别处来的,若要投我部下,先来递个脚色手本,报了名字,我好留你在这随班点扎。若不留你,你敢在这里乱拜!”八戒低着头,拱着嘴道:“不羞!就拿出这副嘴脸来了!我和你兄弟也做了几年,又推认不得,说是甚么夷人!”行者笑道:“抬起头来我看。”那呆子把嘴往上一伸道:“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行者忍不住笑道:“猪八戒。”他听见一声叫,就一毂辘跳将起来道:“正是,正是!我是猪八戒!”他又思量道:“认得就好说话了。”
③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这里怎的?想是你冲撞了师父,师父也贬你回来了?有甚贬书,拿来我看。”八戒道:“不曾冲撞他。他也没甚么贬书,也不曾赶我。”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
(1)第③段中的“这里”是指____;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服____。
(2)《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3)《西游记》中很多人物保持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那呆子急纵云头,径回城里。半霎时,到了馆驿。此时人静月明。两廊下寻不见师父。只见白马睡在那厢,浑身水湿,后腿有盘子大小一点青痕。八戒失惊道:“这亡人又不曾走路,怎么身上有汗,腿有青痕?想是歹人打劫师父,把马打坏了。”那白马认得是八戒,忽然口吐人言,叫声“师兄!”这呆子吓了一跌。爬起来,往外要走,被那马探探身,一口咬住皂衣,道:“哥啊,你莫怕我。”八戒战兢兢的道:“兄弟,你怎么今日说起话来了?你但说话,必有大不祥之事。”白马道:“你知师父有难么?”八戒道:“我不知。”白马道:“你是不知……那妖精变做一个俊俏文人,撞入朝中,与皇帝认了亲眷。把我师父变作一个斑斓猛虎,见被众臣捉住,锁在朝房铁笼里面。我听得这般苦恼,心如刀割。你两日又不在不知,恐一时伤了性命。只得化龙身去救,不期到朝里,又寻不见师父。及到银安殿外,遇见妖精,我又变做个宫娥模样,哄那怪物。那怪物叫我舞刀他看,遂尔留心,砍他一刀,早被他闪过,双手举个满堂红,把我战败。我又飞刀砍去,他又把刀接了,捽下满堂红,把我后腿上着了一下;故此钻在御水河,逃得性命。腿上青是他满堂红打的。”
(1)白马为何会随唐僧西天取经?
(2)选文中的白马勇敢、忠诚,《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里的马是什么的化身。
(3)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分别以一个字概括了几部名著的精神实质,将《三
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并简述理由。
答案供参考
1. A 2. D 3. B 4. C 5. D
6. 西游记;吴承恩;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
7. 石猴/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
8. 乌鸡国;宝象国
9. 孙悟空;猪八戒
10. 菩提祖师;孙悟空;如意金箍棒;五行山;孙行者;斗战胜佛;大闹天宫
11. ①孙悟空虽在花果山但心中一直挂念师父的安危(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②师父有难(被黄袍老怪捉去),八戒采用激将法向师兄求救(义激孙悟空)。
12. 示例一:孙悟空富有人情味。他因打死白骨精而遭唐僧驱赶,走前那声声“师父”,体现了他的人情味。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变出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之情,显露无疑。
示例二:猪八戒富有人情味。在高老庄时,他耕田耙地,收割田禾,表现得勤快。取经路上,他与孙悟空协力合作,虽不时偷懒,有时立场还不坚定,但仍是孙悟空最得力的助手。
示例三: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心胸狭隘。
13.
(1) 第一次是跟铁扇公主好好说,但铁扇公主因为红孩儿的事儿怀恨在心,自然不借,还用扇子把孙悟空扇飞了;第二次孙悟空吃了定风丹又来借,铁扇公主扇不飞他,他就变了一个小飞虫进到铁扇公主肚子里折腾,铁扇公主受不了,就给他一把假扇子,结果越扇火越大;第三次,孙悟空变成牛魔王的样子,终于拿到了真的芭蕉扇。
(2) ①说话和气有礼、尊敬长者:悟空与老者对话,尊称“老人家”。
②自信、乐观、不惧艰险:老者提醒借扇途中充满艰险,悟空说“不打紧”。
③关心民众疾苦:悟空借扇“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
④本领高强,神通广大:老者说“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14.
(1) 石猴与其他猴一起洗澡,想研究洗澡水的源头,上山一看,是瀑布。猴子们说:“谁能进去又出来,不伤身体就是我们的大王。”石猴进去又出来,毫发未损,还为其他猴找到了安家的地方,被封为“石美猴王”,后来将“石”字隐去,称“美猴王”。
(2) 激将法。猪八戒:粗中有细,善于对症下药;憨厚又懂得用心计。
15.
(1)花果山;黄袍怪
(2)示例一:如“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中,“溜”和“挤”等动作滑稽可笑,把八戒不敢见悟空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示例二:如“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中的“好道认得嘴”通过俏皮的语言,突出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表现出其憨厚可爱,让人忍俊不禁。
(3)孙悟空:①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②神的本领(神性):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③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
猪八戒:①动物性:猪八戒嘴脸和猪相似,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②神的本领(神性):天蓬元帅出身,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③人的特点(人性):爱耍小聪明,爱在师父面前进孙悟空的谗言、动不动就喊“散伙”。
16.
(1)白马(前身是龙王三太子)犯了死罪,经观音菩萨求情,免除死罪,让它变身为白马给唐僧当坐骑,随唐僧西天取经来赎罪。
(2)智慧、理性、高贵、友爱、善良等。
(3)示例:①诚 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始终不改初心,用诚心求取真经,最终感化天地,功德圆满。 ②专 为了求取真经,师徒四人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用心专一,毫不动摇。 ③恒 为了求取真经,他们坚持不懈,以一颗恒心感天动地。④勇 师徒四人敢做常人不敢为之事,勇敢面对妖魔鬼怪,具有大无畏精神。⑤合作 西天取经之路充满险恶,但唐僧师徒最终能取得真经,功德圆满,靠的是四人团结合作,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