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分层训练B卷(提升篇)
积累运用。
1.用“____”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注音。
人云亦云(yì yí) 相逢(fónɡ fénɡ)
榕树(rónɡ yónɡ) 鲫鱼(jì jí)
瑰丽(ɡuì ɡuī) 乳白(yǔ rǔ)
2.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这座hǎi bīn 的城市,景色yōu měi ,渔业发达。勤劳的渔民经常出海,总是mǎn zài 着银光闪闪的鱼归港。
(2)月光下yáo wànɡ 大海,海面像一块没有经过dǎ mó 的yín pán 。
3.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选出来,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A.磨刀(mó) B.富饶(náo)C.抹布(mā) D.鲫鱼(jì)( )
(2)A.海参(shēn) B.参加(cān)C.瑰丽(ɡuī) D.胳膊(ɡè)( )
(3)A.兴旺(xìng) B.高兴(xìng)C.树梢(shāo) D.舍得(shě)( )
(4)A.记载(zài) B.海鸥(ōu)C.膝盖(xī) D.相逢(fénɡ)( )
4.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用“ ”画出来,并在括号里改正。
(1)楚江 初夏 遥望 忧美( )
(2)孤帆 交错 严秘 断开( )
(3)整洁 丰副 灰色 树洞 ( )
(4)药才 挡住 花坛 显得( )
5.“浸”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浸”在字典里的解释主要有:①泡,使渗透;②逐渐。“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中的“浸”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6.给下列句子中的“深”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
①“颜色”重 ②从上到下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跟“浅”相对 ③程度高 ④久,时间长
(1)海水有深有浅。( )
(2)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
(3)经过深思熟虑,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
(4)我喜欢那件深蓝色的外衣。( )
读下面的这段话,完成练习。
早上,爸爸说今天带我去郊游,我便( )地去换好了衣服。出了门,我们绕过( )的菜市场,兴致勃勃地直奔郊区的公园。公园里风景优美,野花遍地,处处飘香,树木葱葱茏茏。四周( )的,没有一点儿声音。我们玩了一会儿,便( )地躺在树荫下休息。躺下后我发现天空好像一块透明的蓝玻璃,白云在( )地飘动着,一切是那么美好!
7.从下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语段中的括号里。
空荡荡 静悄悄 闹哄哄 懒洋洋 兴冲冲 慢悠悠 颤巍巍
8.照样子,各写三个结构相同的词语。
兴致勃勃: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葱葱茏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9.看到“空荡荡”“颤巍巍”这两个三字词语时你想到了怎样的场景?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海滩上有捡不完的美丽的贝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真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3)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苏东坡赞美道:“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于是,杭州西湖有了“西子湖”的美称。
(2)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__________。
(3)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_。
(4)《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以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轻舟已过万重山。
12.把古诗补充完成。
13.诗的前两句写了诗人________(时间)离开________,乘船一日就到达了________。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心情。
阅读欣赏。
课内阅读。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黑熊躲进自己的洞里冬眠。紫貂捕捉野兔当美餐。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15.请你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并概括大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段中没有提到的动物是( )
A.紫貂 B.黑熊 C.狮子 D.松鼠
17.画线句子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松鼠的__________,给冬日的小兴安岭增添了生机。
课外阅读。
西湖
①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xiānɡ)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②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极目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dié)叠、连绵起伏的山峦(luán),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shuò)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飞过 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③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柔美 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yínɡ)洲、湖心亭、阮(ruǎn)公墩(dūn),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 干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yí)呢!
④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wǎn)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 优美)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rónɡ)化在月色里了。
18.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19.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画上“ ”。
20.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杭州西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
(2)文章第②段主要介绍了山峦和湖面的美丽。( )
(3)白堤和苏堤都在孤山的东边,风景都很优美。( )
(4)“华灯倒映”的“华”字读音是“huá”。( )
(5)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赞美了西湖的美丽。( )
21.本文描写了白天和________的西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_________之情。
习作表达。
22.习作。
题目:美丽的
美丽的景物能够陶冶情操,愉悦心情。我们的祖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你到过哪里呢?那里什么地方最吸引你,让你流连忘返?快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写作时,可以用上你学过的好词佳句。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习作。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yì fénɡ
rónɡ jì
ɡuī rǔ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人云亦云,拼音:rén yún yì yún,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出
相逢,拼音:xiāng féng,彼此遇见、会见或碰见。
榕树,拼音:róng shù,一种常见的树种。绿荫甚广。
鲫鱼,拼音:jì yú,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域以外的各大水系。
瑰丽,拼音:guī lì,形容外貌异常美丽,可与玫瑰相媲美。
乳白,拼音:rǔ bái,与牛乳颜色相近的白色。
2.(1)
(2)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滨、美、满载、遥望、磨、银盘”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 B D A 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1)B项“富饶(náo)”应为“富饶( ráo)”。故选B。
(2)D项“胳膊(ɡè)”应为“胳膊(gē)”。故选D。
(3)A项“兴旺(xìng)”应为“兴旺(xīng)”。故选A。
(4)A项“记载(zài)”应为“记载( zǎi)”。故选A。
4.(1)忧——优
(2)秘——密
(3)副——富
(4)才——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形的掌握情况,注意仔细看题干所给出的词语,多读几遍,找出错别字,平时要多读、多练。
(1)“忧美”应为“优美”,意为美好、美妙的意思。
(2)“严秘”应为“严密”,意为周密,没有疏漏。
(3)“丰副”应为“丰富”,意为种类多,数量大;资源丰富。
(4)“药才”应为“药材”,意为制药的原料。
5. 氵 7 ①
【解析】略
6. ② ④ ③ ①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的理解,需要认真读懂句子意思,结合语境进行判断选择。
(1)这里的“深”指的是海水从上到下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跟“浅”相对。故选②。
(2)“夜深了”表示的是夜久了,夜的时间长。这里的“深”指的是久,时间长。故选④。
(3)“深思熟虑”指深入地反复地考虑。这里的“深”指程度高的意思。故选③。
(4)“深蓝色”是一个颜色形容词,这里的“深”表示的是“颜色”重的意思。故选①。
7.兴冲冲 闹哄哄 静悄悄 懒洋洋 慢悠悠
8. 生机勃勃 人才济济 威风凛凛 严严实实 密密麻麻 星星点点
9.雨中的校园空荡荡的,只有花儿被雨水打得抖个不停,颤巍巍地立着,好像随时都会被折断。
【解析】7.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空荡荡,意思指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也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静悄悄,意思是形容很安静与非常寂静,没有声响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
闹哄哄,意思是吵吵闹闹,喧闹。
懒洋洋,意思是没精打采的样子。
兴冲冲,形容遇到开心的事情兴致非常高涨。
慢悠悠,意思是悠闲自在地,不慌不忙地。
颤巍巍,意思是抖动摇晃的样子(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形容“我”因为可以去郊游而心情大好,第一空填:兴冲冲;形容菜市场,第二空填:闹哄哄;从“没有一点儿声音”可知第三空填:静悄悄;从“玩了一会儿”、“躺在树荫下休息”可知第四空填:懒洋洋;形容白云缓慢飘动的样子,第五空填:慢悠悠。
8.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兴致勃勃”是ABCC式词语,此类词语还有:天网恢恢、议论纷纷、白雪皑皑、生机勃勃等。
“葱葱茏茏”是ABBA式词语,此类词语还有:星星点点、明明白白、多多少少、隐隐约约等。
9.本题考查想象写话。
空荡荡,意思指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也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颤巍巍,意思是抖动摇晃的样子(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学生结合词语想象场景,然后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示例:疫情人人都在家隔离,街头巷尾空荡荡,北风狂啸而过,泛黄的树叶颤巍巍的,随时都会掉落到地上。
10. 海滩上有贝壳。 美丽的大花坛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要更加努力,更加认真。
【详解】略
11. 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银盘里一青螺 碧水东流至此回 美丽的景色 富饶的物产 季节变换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和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1)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原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的前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景色。“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诗的后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苏轼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之美与西施之美相比,当然无可非议。
(2)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原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3)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原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4)《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可按总、分、总的记叙顺序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述,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第二段是分述,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第三段是总结,写守卫在岛上的英雄儿女必将使西沙群岛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这种总、分、总的叙述方式不仅体现在全篇文章中,还体现在段落、句群和句子中,形成这篇文章结构上的突出特点。 此外,本文开头结尾的相互呼应,使文章显得结构完整
(5)《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以季节变化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12.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13. 清晨 白帝城 江陵
14.愉悦
【解析】12.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与掌握。
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原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次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13.诗的前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写了诗人清晨离开白帝城,乘船一日就到达了江陵。
14.这首诗写的是从白帝城到江陵一天之内的行程情况,主要突出轻快,这也反映了李白心情的轻快。
15.冬天,雪花在……刮过树梢。∥黑熊躲进……快要来临。
写小兴安岭冬天美丽的雪景。写动物们过冬时的不同表现。
16.C
17. 拟人 可爱
【解析】15.本题考查划分段落层次和概括段落层意。
语段选自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讲的是小兴安岭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热爱之情。
选段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小兴安岭冬天美丽的雪景,二是动物们过冬时的不同表现。故第一层是: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语段第二层是:黑熊躲进自己的洞里冬眠。紫貂捕捉野兔当美餐。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16.本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提取。
结合“黑熊躲进自己的洞里冬眠。紫貂捕捉野兔当美餐。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可知文中没有提到的动物是狮子。
故选C。
17.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
拟人的主要作用在于使事物获得人的属性,便于抒发感情,使人感到亲切、易受感染。而且使用拟人还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语言更加的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选段中“过日子”“散步”属于人特有的行为,所以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松鼠的可爱,给冬日的小兴安岭增添了生机。
18.掠过 秀美 明净 悠扬
19.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20. × √ × √ √
21. 夜晚 喜爱和赞美
【分析】18.考查恰当字词的选取。
飞过:即从上空飞越过去。
掠过:倾斜地打击表面,呈一角度向前,常伴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倾斜冲击和向前的跳动。
柔美:柔和而优美。
秀美:清秀美丽。
明净:明亮而洁净。
干净:没有尘土、杂质等。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持续而和谐。
优美:美好。
结合“湖面”和语境,“掠过”更佳;结合“葱绿的孤山”,可知应该是“秀美”;结合“湖水”一词,“明净”一词更佳;由“飘来”一词,用“悠扬”更符合语境。
19.考查中心句的寻找。
首先通读全文,可以发现全文大部分是在描绘西湖的景色,在结合开头,可知中心句就是“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20.考查文章内容填空。
(1)错误,结合“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可知。
(3)错误,结合“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可知。
21.考查文章主旨。
通过通读全文,可以发现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了白天和夜晚的西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2.范文:
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是一个美丽的校园。
春天的校园生机勃勃。小草探出了小脑袋,好像在说:“我来了,让我们交个朋友吧!”树木长出了嫩芽,如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在风的吹拂下跳着优美的舞蹈,花儿也在向我们点头微笑……啊校园里的春天是多么可爱,多么生机勃勃!
夏天的校园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校园。校园里花团锦簇,中间是一棵高大笔直的皂荚树。绿树环绕着皂荚树,形成了一个翠绿的保护罩。微风吹拂,它们围绕着皂荚树又唱又跳,皂荚树情不自禁地笑了,围观的花儿、小草也笑了。下课了,同学们到操场上玩耍,这时的校园,就好比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幅画是谁画的呢?是大自然和同学们。这幅画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同学们的欢乐。
秋天的校园是一个黄色的校园。落叶像蝴蝶似的,从半空中慢悠悠地飘落下来,形成了一块黄色的地毯,迎接秋姑娘的到来。菊花也竞相开放,看着那美丽可爱的菊花,我就遗忘掉了自己的烦恼。
冬天的校园是一个白色的校园。雪落在了树上,树变成了一把遮风挡雨的巨伞,还有几个雪人在门口堆着,看它们的架式好像还想去守卫祖国边疆呢!
啊!一个多么美丽的校园。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典型的半命题作文,而且是一篇写景的作文,写景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第一要抓时序的特点。第二要抓场所的特点。第三要抓景色的特点。
二、动静结合,写好景物特点。
三、以情观景,借景抒情。结构完整,表达出真情实感。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