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12 09:1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题 (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埋怨(mái) 接榫(sǔn) 翘首(qiáo) 一傅众咻(xiū)
B、灼灼(zhuó) 憎恶(zēng) 垂涎(xián) 命运多舛(chuǎn)
C、付梓(zǐ) 毗邻(pí) 关隘 (yì) 一蹴而就(cù)
D、岑寂(chén) 迤逦(yǐ) 胆怯 (què) 心有余悸(j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迤逦 ???稀罕? ??叫嚣? ??融和? ??毕毕剥剥
B. 尴尬 ???林阴 ???毗邻? ??仓檩? ??锣鼓暄天
C. 滑稽? ??尺牍 ???迄今? ??因缘? ??大音希声
D. 戍军? ??颦蹙 ???坍缩? ??撮合 ???不落言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风,不停地吹;雪,不停地下。他在这寒冷的街头茕茕孑立了两个小时后,还是朝着温暖的家的方向迈开了脚步。
B、沈从文放弃了文学创作,但在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C、在他乡萍水相逢的这一刻,他们忘记了彼此伤过、恨过,各自哭过、痛过,唯一记起的是他们曾经爱过。
D、在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式的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而不是演讲。
B.朱自清为了早日完成学业,减轻父亲的负担,将“自华”改为“自清”,从而提前参加北大本科考试,免去了一年的预科学习。
C. 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D. 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6分,每小题2分)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祠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祠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6.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C.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B.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C.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D.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6分,每小题2分)
???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
[注]①醮:jiào,再婚。??????? ②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
9、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后刘终,服阕?? 服阕:服丧期满??? ?B、齐桓得管仲而霸 ?霸:称霸
C、而憎疾从事? ?疾:痛恨???????????? D、华善之?? 善:好,对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感恋弥至,遂以成疾??????????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B、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之二虫又何知? ? ?C、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D、后卒于家???????????????????? ?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为祖母端饭菜、端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 ?B、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学习,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认为他很有才华,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 ?C、李密认为孔明的教诲细碎具体,和舜、禹、皋陶的话语一样,都很简洁得当。 ?D、李密有才能,希望到朝廷内做官,却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对此心怀怨恨。后来,皇帝下诏让他赋诗,李密在诗中流露出了不满,并因此被免职。
第Ⅱ卷(78分)
四、完成上文所选文言语句翻译(共6分,每小题3分)
12、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②。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共7分)
(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3分)


(2) 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六、默写
15、填写下列名言名句(8分)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七、文学作品阅读(共14分)
偷来一片冬日阳光
罗 艳
苏菲的脸渐渐融入了起居室冬日的灰暗中。她在丈夫乔为他们结婚40周年纪念所买的扶手椅上打盹儿。屋子里温暖而宁静,窗外静静地飘着雪。
一点一刻,邮差转个角来到艾伦大街上。他今天来晚了,并非因为这雪天,而是因为今天是情人节,邮件比往常多很多。
一辆花店货车驶入艾伦大街。透过玻璃窗,苏菲眼盯着货车。货车行驶缓慢,停下两次,又开始行驶了。接着,司机在隔壁梅森太太家门前停了下来。谁会给梅森太太送花呢?苏菲默想着,是她在威斯康星州的女儿还是她弟弟?不,她弟弟病得很严重,应该是她女儿吧,她女儿真孝顺啊。
鲜花令苏菲想起了乔。好一会儿,痛苦的回忆填满了苏菲的脑海。明天是15日,乔去世已经8个月了。
送花人敲起梅森太太家的前门,他手拿一只长长的白绿色相间的盒子和一个签字板。似乎没人应门。当然了,今天是星期五,梅森太太每个星期五下午都会去教堂。送花人四周看了看,接着往苏菲家走来。
苏菲忙从椅上起身,站到窗帘边。送花人敲起了门。苏菲用颤抖的双手捋了捋头发。敲第三下后,她来到前厅。
“谁啊?”她说着,从打开的门缝里打量着门外。“下午好,夫人。”送花人大声说,“您可以帮您的邻居签收一下吗?”
“好的。”苏菲答道,将门完全打开。“您希望我将这个放在哪儿?”送花人跨入室内时,很有礼貌地问道。
“请放在厨房吧,放餐桌上。”在苏菲眼里,这人太高大了,她都看不清他绿色的帽子和大胡子之间的那张脸。还好,他马上就离开了。他一走,她又锁上了门。
这盒子足有厨房餐桌那么长。苏菲凑近盒子,弯腰看了看盒子上的字“娜塔莉花店,一应俱全”。玫瑰馥郁的芳香淹没了苏菲。她闭上眼睛,舒缓呼吸,想象着黄色的玫瑰。乔就老选黄玫瑰。“送给我的阳光。”他会一边说,一边呈上超大的花束。他会爽朗地大声笑,亲吻她的额头,然后牵起她的手,对她唱道:“你是我的阳光。”
梅森太太敲苏菲的前门时,正值下午五点整。苏菲仍在餐桌旁,鲜花盒打开着,她将玫瑰放在腿上,轻轻摇着,抚摸着娇嫩的黄色花瓣。梅森太太又敲了敲门,但苏菲没听见。不久,邻居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苏菲起身,把花放在餐桌上,两颊羞红。她拖过一张梯子,站上去,从厨房最上面的角柜里取出一只白色瓷花瓶。她用水杯给花瓶灌上水,轻轻地将玫瑰和枝叶插入瓶中,将花瓶搬到起居室。
走到起居室中间时,苏菲笑了。她轻轻一转身,开始倾斜着身子,慢慢转起小圈来。她轻轻地、优雅地绕着起居室转着,转到厨房里,转到大厅里,又转回来。她跳啊跳啊,跳到双膝酸软才罢。然后,她倒进摇椅里,睡着了。
下午六点一刻,苏菲被响声惊醒了。这次是有人在敲后门,是梅森太太。
“你好,苏菲。”梅森太太招呼道,“你好吗?我刚才敲过门。你没来开门,我有点担心。是不是在睡觉?”她一边说个不停,一边将靴子上的雪蹭到门口脚垫上,走进来。“我真讨厌下雪,你呢?广播说这雪到午夜要下到6英寸呢。不过你知道。广播不可信的。还记得去年冬季,他们预报说要下4英寸吗?结果下了21英寸呢。21英寸啊,他们还说今年冬天会很暖和。哈,我可觉得这天很冷。你知道不,我上个月的油费都达到263美元了?就我这个小房子。”
苏菲漫不经心地听着。她忽然记起玫瑰花,脸因为羞愧涨了个通红。空空的鲜花盒子就在她身后的餐桌上。她该跟梅森太太怎么解释呢?
“我都不知道还能付得起多久的账单了。如果艾尔弗雷德——上帝保佑他——能像你们家乔瑟夫那样勤俭就好了。乔瑟夫,噢,上帝啊。我差点忘了玫瑰花。”
苏菲的两颊烧得通红。她结结巴巴地想道歉,让到一边让梅森太太看到空盒子。
“噢,太好了。”梅森太太不等苏菲开口,“你把玫瑰花插起来了。你应该看到卡片了吧。希望你看到乔瑟夫的笔迹不要太吃惊。乔瑟夫要我在他去世后的第一年给你送玫瑰花,正是他让我这么做的。他不想打扰你。‘玫瑰信托’,我想他是这么称呼这个安排的吧。他去年四月份就跟花店安排好了。你们家乔瑟夫,多么好的一个人啊……”
16、小说并未正面描写苏菲的丈夫乔瑟夫,但这一人物形象却非常鲜明,请简要概括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5分)
答:                                
17、将别人的花插在自家的花瓶里,情不自禁地在起居室里跳舞,这些看似不合常情的细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                                
18、小说的题目是“偷来一片冬日阳光”,你觉得这个题目贴切吗?如果不恰当,如何调换?请说明理由。(4分)
答:                                
八、语用题
19、改写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之句式一致,本体、喻体搭配合理。(可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3分) ? ?我常常趴在檐下听雨。雨声轻灵,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雨声像山沟里柳阴下激石的溪水般清脆;雨声舒缓得像黄昏里泉苔上栖着的蜻蜓的翅。那种特别的感觉一声一声圈占了我的心,滴进我的回忆……
答:
九、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舆论众说纷纭,也有一些人对他提出质疑。对此,莫言说:“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的机会。持续半个月之久的网络大战,也是认识自我的最佳机会,让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坚持、发扬。”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安庆一中2013-201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答 题 卷
第Ⅰ卷( 共22分)
一——三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第Ⅱ卷(78分)
四、完成上文所选文言语句翻译(共6分,每小题3分)
12、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7分)
14、
(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默写
15、填写下列名言名句(8分)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_____, _____。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________,_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七、文学作品阅读
16、(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语用题
19、(3分) 答:
九、作文(40分)
参考答案:
4、A 
5、C【解析】 联系上文“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下文所接内容应扣紧“精华”二字,
②③⑤⑥都属于这一方面,①④属于另一面,可用排除法。
6,【答案】C【解析】说“它们(指“金”“石”“画”)同样因为影响深远”无中生有,也不是对“书”的表述。
7,【答案】A【解析】原文是“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
8,【答案】D【解析】文中说“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并不是对其代表性的否定,而只是陈述一个事实,确实有超过传世碑版的书法,只不过不为人所知了。
9、D【解析】(意动用法,认为……对)
10、A【解析】(A项都是“因为”的意思;B项,主谓之间/代词,这;C项,转折/修饰;D项,在/比)
11、C【解析】(“和过去舜、禹、皋陶说话一样”说法有误,原文是“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12、译文: 并且拜谯周为师,被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文学才华的。
13、译文: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自己相匹敌,因此说话细碎。
14、(3分)(1)色彩深浅组合,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对比,动态描写)(言之成理即可)
15、略
16、勤劳俭朴;热爱生活,有浪漫情调;忠于爱情,深爱妻子;乐观开朗,细心周到。
17、这些花引起了苏菲对过去的回忆,表明两人爱情生活的幸福甜蜜,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18、贴切。“阳光”喻指苏菲和乔之间的爱情,在寂寞寒冷的冬日里,看到乔让人送来的黄玫瑰,让她倍感温暖,而最初苏菲又不知道这是乔预先安排的,未经梅森太太允许就插进了自家的花瓶。
不贴切。“偷来”一词与小说的赞美爱情的主题不谐,再说这也不是偷窃的行为。最好改为“冬日阳光”或“冬日,天堂寄来一片阳光”,这样更含蓄,富有想象空间。

19、?雨声轻灵,是黄昏里泉苔上栖着的蜻蜓的翅;雨声清脆,是山沟里柳阴下激石的溪水;雨声舒缓,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句式须一致,本体、喻体搭配须合理,每一句搭配不合理扣1分,扣完3分为止。如果改后句式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只要改的合理且本体、喻体搭配合理亦可得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省彭山县)。他的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被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文学才华的。 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于是上疏《陈情表》?晋武帝阅读《陈情表》后说:“李密的名声,不是徒有虚名。”于是就停止召见他。后来刘氏去世,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再一次征用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他说:“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候,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抵抗魏,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这知道成败是同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细碎具体?”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相互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细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自己相匹敌,因此说话细碎。”张华认为他的话对。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曾经在写给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结束。”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能调到朝廷任职,可是朝廷却没有人帮助他,于是升迁到汉中担任太守,自己认为失去了万分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诗的末章说:“人们有这样的话,有因才有缘。做官没有权势的朝臣做依靠,不如回家种田。在上清清楚楚,这话怎么能这么说。”武帝很生气,在这种情况下,都官从事上奏免除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