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 统编版 选必1 第一单元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 统编版 选必1 第一单元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9 16:3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了解中国历代重要变法和改革,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掌握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内容,理解变法和改革的历史条件,培养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2.分析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影响,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改革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知识点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
1.秦国商鞅变法
(1)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
①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②政治上: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纷纷推行变法,如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和秦国的商鞅都主持了变法。
(2)内容: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3)作用: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两晋南北朝时期,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
②淝水之战后,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③在长期的冲突和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内容
①前期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
②孝文帝亲政后,又采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
(3)作用: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北宋王安石变法
(1)背景
①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
②北部边境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③范仲淹主张改革腐败官僚机构的庆历新政失败。
④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2)目的:富国强兵。
(3)内容: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
(4)作用: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新法实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
(5)失败原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当。
[辨析比较]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 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都得到了统治者支持;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并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变法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
不同点 根本目的 前者是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后者是挽救北宋统治危机
性质 前者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后者是缓和社会矛盾的局部调整
结果 前者成功;后者失败
4.明朝张居正改革
(1)背景
①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②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2)内容: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3)作用: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4)结果:张居正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
情境探究 影响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成败的因素 
史料一 商鞅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坚定不移地对现存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从而促进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进程,改变了国家制度,创新了新兴地主阶级国家体制中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反映了时代的潮流。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史料二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摒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问题] 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
[提示] 顺应时代潮流,学习借鉴先进制度文化,勇于变革。
[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
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改革成败的原因
(1)看改革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一般而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成功的希望比较大。
(2)看当时的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若是两种力量对比悬殊,那么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都比较大。
(3)看改革的政治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必须切合实际,这样才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者的素质往往对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
(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只有有利的内外环境,才能促使改革走向成功。
[针对训练]
1.商鞅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爵位授予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这一内容(  )
A.完全剥夺了贵族特权  B.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解析:选B 商鞅禁止私斗,获得军功者奖励爵位,而爵位与个人富贵有关,因此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军队战斗力,故选B项。
2.王安石晚年在评价其变法得失时说:“免役、保甲、市易三者,得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害,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据此可知,王安石认为(  )
A.用人和时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
B.变法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问题
C.保甲、市易损害了普通民众利益
D.改革是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解析:选A 根据题干可知,王安石晚年时将其变法的得失归结于用人和时机的不得当,故选A项;B项不符合史实和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
知识点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
1.戊戌变法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③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宣传维新思想。
④1898年6月开始,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
(2)内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
(3)作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失败原因
①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②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5)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思维点拨] 戊戌变法的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这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戊戌变法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清末新政
(1)背景: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2)时间: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
(3)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4)作用
①积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消极: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
3.中华民国时期的改革
(1)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
情境探究 近代中国的改革 
史料一 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开明分子……采取了防卫性的、自觉的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无论如何,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这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
——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问题] 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法在文化上进行了哪些“现代化变革尝试”。
[提示] 影响:拉开了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序幕。尝试:废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选派留学生等。
史料二 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以期渐至富强”。同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之后新成立的练兵处拟定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1901年以后清政府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和官员出国留学。1905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1903年,清政府设立了商部,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公司法》《奖给商勋章程》等。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问题] 有人说,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挽救民族危亡,顺应历史潮流而实行的一次真改革,请以史料的史实加以说明。
[提示] 清政府改革军制,编练新军,有利于促进中国军事近代化;提倡出国留学,废除科举制,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振兴商务、奖励实业,有利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异同
(1)背景:都发生在两次大规模的民族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民族危机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因而两次运动都有挽救民族危机和缓和阶级矛盾的意图。但戊戌变法以救亡图存为主流,清末新政以应付危机为主要目的。
(2)领导者:表面上都是由最高统治者主持和领导的,但戊戌变法的实际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而清末新政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动势力。
(3)方式和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运动,但性质却截然不同,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而清末新政的实质是维护旧的封建统治、抵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4)历史地位:戊戌变法发生在资产阶级兴起之时,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主张符合当时中国的历史状况、是爱国和进步的资产阶级改革,也是一场思想解放潮流。清末新政出现在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之时,其客观积极作用无法抵消其对革命的反动性。
[针对训练]
1.“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亡,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百日维新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
A.促进了国民觉醒    B.推翻了专制制度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实现了主权在民
解析:选A 百日维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国民的觉醒,故选A项;B项是辛亥革命的成就,排除;百日维新最终失败,未能挽救民族危亡,排除C项;百日维新并未实现主权在民,真正实现主权在民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项。
2.有学者指出:19世纪的君主(中国)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帝国主义,20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革命。下列史实符合作者后一说法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清末新政
解析:选D 清末新政是在20世纪初由清王朝所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其根本目的是遏制革命并继续维护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故选D项;洋务运动的持续时间是在19世纪中后期,排除A项;戊戌变法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排除B项;辛亥革命虽然爆发于20世纪初,但它并非由封建君主所倡导,排除C项。
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
1.过渡时期的改革
(1)目的: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2)内容: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3)结果: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改革
(1)目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
(2)标志: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
(3)结果
①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②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3.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
(1)重大决策
时间 会议 决策内容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012年 中共十八大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013年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2019年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2)改革内容
①农村改革: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②对外开放: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③国企改革: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④所有制改革: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⑤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⑥五位一体改革: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3)结果: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4)认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思维点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综合认识
(1)一个目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两个领域:对内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
(3)五个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稳步发展;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
情境探究 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史料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问题]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改革的阶段特征,说明改革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提示] 特征: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和发展乡镇企业;进入21世纪后取消农业税,开展城乡统筹;十八大以来开展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变化:改变了中国农民和农村的面貌,实现了农村振兴。
[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
全面认识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2)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就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针对训练]
1.《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中指出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本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两次重大转变。第二次转变的实质是(  )
A.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B.国家政体的变化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生产关系的变革
解析:选D 1949年至1956年的7年间,我国完成了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的社会主义革命,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其实质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故选D项。
2.1978年9月,安徽肥西县山南区委在黄花大队进行包产到户的试点,9月16日开大队全体干部会,17日开全体社员大会,并连夜“分田到户”,9月18日全部劳动力下地干活。这反映了(  )
A.农民自发推广小岗村包产到户
B.改革旧有的生产体制顺应民心
C.改革开放政策在基层落实得力
D.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迅速推广
解析:选B 黄花大队包产到户后全部劳动力下地干活,这说明改革旧的经营管理体制后,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故选B项;小岗村包产到户开始于1978年11月,排除A项;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排除C项;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得到迅速推广,排除D项。
[思维脑图]
[要旨聚焦]
1.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2.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清末新政和民国时期的改革,也大多没有成功。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学史明智·展情怀]
[材料展示]
材料 革命、改革与改良都是人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和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人类究竟运用怎样的方法解决社会矛盾,并不是主观意志使然,而是由历史的客观要求决定的,因而都具有历史必然性。
——摘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思维升华]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的第二阶段。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新阶段,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中共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全新阶段,核心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由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学以致用]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讲话后该报告一直未公开发表。1975年,邓小平强调这篇报告“太重要”了。1976年12月26日,《论十大关系》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在当时,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目的是(  )
A.为改革开放进行思想动员
B.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纠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错误
D.传递发展战略调整信息
解析:选D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其中包含对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形成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内容。所以,在当时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目的是传递发展战略调整信息,故选D项。
2.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同时要扩大进出口贸易,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这表明中国(  )
A.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对外开放
C.引进外资推动建立外向型经济
D.发挥公有制经济市场主导作用
解析:选B 材料中“要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是当今中国改革开放中放宽市场准入的具体表现,这反映了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故选B项;A、C、D三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
[教材问题·再思辨]
1.读教材P23“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和“王安石”两幅图片:
[设问] 两个人的改革一成一败,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而且措施行之有效;另外孝文帝有太后的大力支持,他还能够克服改革的种种阻力。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但是,宋神宗的态度左右摇摆,对变法没有坚定地去支持;变法中出现了用人不当、新法危害百姓利益的现象;严重地触犯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
2.读教材P25“史料阅读”:
史料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12月18日)
[设问] 史料中的“时代潮流”指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何在?
[提示] 潮流: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根本目的:使人民过上富裕的社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3.读教材P28“问题探究”:
史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3日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设问] 为什么说两次三中全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提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改革开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课程新解]——拓展教材的维度
世界视角下的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与以往历次重大改革进行比较,在世界意义上,从东西方的视角下审视张居正改革成为学术界关注的新热点。张居正改革以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开端为历史大背景,与全球市场的初步形成,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即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事件,改革源自市场的萌发。改革的核心是财政,改革重建的新财政体系,是以实物为主向以白银货币为主的新财政体系的全面转型,是中国两千多年财政体系的根本转型,也标志着史无前例的中国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的转型。
[课程深化]——提升教材的高度
对清末新政的认识
清末新政的历史进程实际上正是权威危机、改革综合征与制度主义的激进变革心态这三种因素相互激荡,并进而引发日益深化的危机的历史过程。清末新政推行过程中的民族矛盾、政治参与的迅速扩大与清政府的错误对策、中央与地方的冲突以及改革者的素质等,是导致新政失败并走向反面的深层因素。清末最后十年所遭遇的制度转型困境致使新政带有自毁的意味,最终不得不让位于被认为是更迅捷更有效的革命。
[迁移应用]
1.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张居正主张(  )
A.重商抑农       B.农商并重
C.重农抑商 D.重本抑末
解析:选B 根据题干中“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等信息可知,张居正强调农业与商业均衡发展,二者可以互补,可知是农商并重,故选B项。
2.《张居正传》载:“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但当时的清议并不讲他好话,认为他是一个权臣,质疑他行使权力的正义性。这种质疑是基于(  )
A.儒学的道德准则 B.内阁首辅越权理政 
C.明代的社会风尚 D.执政的能力水平
解析:选B 材料中“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质疑他行使权力的正义性”说明是质疑张居正内阁首辅大臣权力,明朝内阁属于助理皇帝的中枢机构,没有决策权,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故材料中质疑的是张居正权力使用的正义性,故选B项。
3.费正清说:“(清末新政)在农村中,群众对于现代化的反应,常常是强烈的反对。新政要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加重了捐税,而且在给农民一点利益以前通常是先搜刮他们一通。”这反映了(  )
A.农民反对现代化 B.清末新政已失败
C.农民没有获得感 D.清末吏治最腐败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清末新政”“群众……常常是强烈的反对”“都加重了捐税”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农民没有获得感,故选C项。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甲午战败后,中国人奋起抗争,清政府的改革活动和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赛跑。
改革与革命的时间表
改革之举 革命之浪
1901年外务部1903年商部1905年学部(废科举)1906年资政院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1909年第一届咨议局会议1911年5月成立皇族内阁1911年11月宪法十九条 1894年兴中会成立1905年同盟会成立1906年萍浏醴起义1907年广东惠州起义、广西镇南关起义1908年安徽安庆新军起义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11月武昌新军起义
(1)根据材料,归纳20世纪初清政府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的中国改革与革命之间的关系。
解析:第(1)问,从改革的时间表看,清政府改革的力度日益加大;从改革的领域看,清政府的改革范围越来越广泛,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改革是一场现代化运动;根据材料“1911年5月成立皇族内阁”可知,政治改革具有滞后性和虚伪性。第(2)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20世纪初中国的改革与革命关系紧密。根据改革和革命的时间表看,革命派的革命活动,促使清政府必须以改革来压制革命;根据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看,改革的很多措施客观上为革命高潮的到来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材料“1905年学部(废科举)”“1906年资政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实行废科举、兴学堂、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等措施,本意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但实际上却为自己培养了一批掘墓人;从制度的继承发展角度看,民国初年的经济法规建设、议会政治、新式军制、新式学校、实业高潮、司法独立等方面的建设保留和完善了清政府改革的成果。
答案:(1)特点:清政府的改革力度日益加大;范围越来越广泛,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是一场现代化运动;政治改革具有滞后性和虚伪性。
(2)关系:20世纪初中国的改革与革命关系紧密。一方面,革命派的革命活动,促使清政府必须以改革来压制革命;另一方面,改革的很多措施客观上为革命高潮的到来提供了有利条件。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实行废科举、兴学堂、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等措施,本意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但实际上却为自己培养了一批掘墓人;另外,民国初年的经济法规建设、议会政治、新式军制、新式学校、实业高潮、司法独立等方面的建设保留和完善了清政府改革的成果。
PAGE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