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复习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驯养(xùn yǎng) 矫健(jiāo jiàn)
B.编扎(biān zhā) 锥子(zuī zi)
C.摄影(shè yǐng) 苔藓(tái xiǎn)
D.比较(bǐ jiào) 分杈(fēn chā)
2.下列句子中,和“谁都得承认鲸是哺乳动物”意思不一样的是 ( )
A.难道鲸不是哺乳动物吗?是。 B.鲸是哺乳动物。
C.鲸不可能不是哺乳动物。 D.难道鲸是哺乳动物吗?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A.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
B.因为窝口有盖子,所以即使下雨,雨水也不会落在窝里。
C.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D.因为人们喜欢松鼠,所以它们很乖巧。
4.下列句子中,“强烈”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
A.他们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B.帝国主义的行为遭到了强烈反对
C.强烈的求知欲是学习的动力 D.广大人民强烈要求严惩腐败分子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你发烧了!”老师摸着我的额头关切地说,“我带你去医院!”
B.制作飞机模型需准备木料,塑料,金属及胶水等。
C.妈妈给我买的书数也数不清:《草房子》《再见了,可鲁》《城南旧事》
D.天这么冷,你怎么不多穿些。
6.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文章可介绍的事物不包括( )
A.一种美食 B.生活物品 C.动植物 D.民间故事
二、填空题
7.读拼音,写词语。
(1)他是这个kuàng qū( )的老板,他为当地的yī liáo( )事业提供了很多资金。
(2)sōng shǔ( )面容qīng xiù( ),líng lóng( )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3)有了太阳,鸟、兽、虫、鱼才能生存、fán zhí( )。我们吃的liáng shi( )蔬菜等,也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8.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良 ______( ) ______( )
冈 ______( ) ______( )
夹 ______( ) ______( )
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宽敞——( ) 坚实——( )
敏捷——( ) 机警——( )
反义词: 温暖——( ) 锋利——( )
凶猛——( ) 退化——( )
10.句子练习。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1)这句话中“光明”的意思是( )
A.亮光 B.明亮
C.正义的或有希望的 D.(胸襟)坦白;没有私心
(2)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会是什么样子呢?想一想,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理解与拓展。
(1)《太阳》一文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文章,文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松鼠》一文介绍了松鼠漂亮的________、驯良的________和乖巧的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三、信息匹配
12.选字填空。
【搏 博】 ( )学 ( )斗 ( )击
【幼 幻】 ( )儿 ( )想 ( )小
【辫 辨】 ( )认 ( )子 ( )别
13.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
(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3)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
14.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只要……就…… 尽管……还是…… 即使……仍然……
(1)( )在烈日炎炎的酷暑他( )坚持四处垂钓。
(2)( )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我们( )离不开它
(3)( )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 )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阳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15.选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松鼠的( )(多选)
A.生活规律
B.高超的搭窝技巧
C.活动范围
D.外形特点
16.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松鼠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 )
②平原地区的人们绝对见不到松鼠。( )
③每个夜晚,松鼠都会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而白天则躲在窝里歇凉。(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转基因蚊子
①疟疾是仅次于艾滋病的人类第二杀手,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尽管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研发了许多抗疟疾新药,但都未能从根源上消除这一病魔。如今美国的科学家另辟蹊径,设计出不会传染疟疾的转基因蚊子,以求彻底消灭这种可怕的疾病。
②据报道,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日前成功设计出了转基因蚊子。这种蚊子与自然界野蚊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会感染疟疾,所以也就不会成为这种传染病的载体。如果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话,繁殖能力极强的它们将很快取代自然界的野蚊子,彻底消灭疟疾的传染源。
③科学家马拉里介绍说,新一代转基因蚊子体内含有一种名为SM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阻止疟疾感染。另外,基因转变后的“人造蚊子”的眼睛是绿色或者红色的,很容易区别于自然界的野蚊子。转基因蚊子的其他脾性和自然界的野蚊子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说同样也吸人和动物的血,也是同样的繁殖途径,但它们一旦与野蚊子交配后,就会大大降低野蚊子的生育能力,从而最终将野蚊子淘汰出局。
17.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绞尽脑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辟蹊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说说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疟疾是仅次于艾滋病的人类第二杀手,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 )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蚊子与自然界野蚊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会感染疟疾,所以也就不会成为这种传染病的载体。( )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果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话,繁殖能力极强的它们将很快取代自然界的野蚊子,彻底消灭疟疾的传染源”中的“如果……将……”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通过读短文,你了解转基因蚊子有哪些用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1.快乐写作
学习了《松鼠》一课,你一定喜欢上了这种可爱的小生灵。请选择一种小动物,观察它的外形、活动等方面的特点,仿照课文,写一写。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题目自拟,400字以上。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要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多积累。
A“矫健”读音有误,应读作“矫(jiǎo)健”。
B“编扎”读音有误,应读作“编扎(zā)”;“锥子”读音有误,应读作“锥(zhuī)子”。
C读音正确。
D“分杈”读音有误,应读作“分杈(chà)”。
2.D
【详解】考查理解句子含义。所给例句“谁都得承认鲸是哺乳动物”想要表达的意思是:鲸是哺乳动物。
选项A是设问句,表达的主要意思是:鲸是哺乳动物。与题干所给例句意思相同。
选项B是陈述句,与题干所给例句意思相同。
选项C是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是:鲸不可能不是哺乳动物。与题干所给例句意思相同。
选项D是反问句,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1.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2.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以本句可以改为:鲸不是哺乳动物。与与题干所给例句意思不相同。
3.D
【详解】考查对关联词的掌握。“因为……所以……”是因果关系,原因在前,结果在后。而选项D中分句间是结果在前,原因在后,所以应该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改成:人们之所以喜欢松鼠,是因为它们很乖巧。
4.C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的掌握。本题中,例句中“强烈”的意思是“极强的”;A项中“强烈”的意思是“鲜明的”;B项中“强烈”的意思是“强硬激烈”;C项中“强烈”的意思是“极强的”;D项中“强烈”的意思是“强硬激烈”。
强烈:1.极强的;力量很大的:~的求知欲。太阳光十分~。2.鲜明的;程度很高的:~的对比。~的民族感情。3.强硬激烈:~反对。~的要求。
5.A
【详解】B选项中“木料”“塑料”“金属”属于并列关系,中间应该用顿号分隔。
C选项中“《城南旧事》”后面应加上省略号,以照应前面所说“数也数不清”。
D选项“你怎么不多穿些”有疑问词,也有疑问语气,所以句末应该用问号。
6.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介绍一种事物的作文是状物类作文,其中的事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物品,物品多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物,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食品等。所以本题中D不包括在事物当中。
7. 矿区 医疗 松鼠 清秀 玲珑 繁殖 粮食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疗、疗、玲、珑、繁、殖、食”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粮 粮食 浪 浪费 刚 阳刚 钢 钢铁 狭 狭窄 侠 大侠
【详解】本题考查生字加偏旁和组词。
作答时,学生要根据日常积累,试着加上常见的偏旁,并进行组词,平时要多做题。
“良”可以加米字旁变成“粮”,组词为粮食、粮票;还可以加三点水变成“浪”,组词为浪费、波浪。
“冈”可以加利刀旁变成“刚”,组词为阳刚、刚才;还可以加金字旁变成“钢”,组词为钢铁、炼钢。
“夹”可以加反犬旁变成“狭”,组词为狭窄、狭小;还可以加单人旁变成“侠”,组词为大侠、侠士。
9. 宽阔 结实 灵活 机敏 寒冷 粗钝 温柔 进化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宽敞:(形)房屋或场地等宽大开阔:院子很~。[近]宽广;宽阔。
坚实:(形)坚固结实。近义词:结实。
敏捷:(形)动作等又迅速又灵敏:动作~|思维~。[近]灵活。
机警:(形)对各种情况的变化很警觉;机智而警觉性高:~的侦察员|他~地隐蔽起来。[近]机灵;机智。
(2)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温暖:(形)暖和。[反]寒冷。
锋利:(形)刀口快。比喻言论、文章尖锐有力。反义词:粗钝。
凶猛:(形)①凶恶而强有力。②势头猛烈。反义词:温柔。
退化:(动)生物体某些构造简化,机能减退以至完全消失。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反义词:进化。
10. A 地球上将会是一片黑暗,没有任何生机与活力
【详解】(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词语具体取哪个字义,先把义项全部看一遍,大致了解这个字有哪些意思,再看下面的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看哪一个解释最合乎词义。该句中“光明”是由太阳送来的,因此指的是一种照明状态,故A项符合。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作答时,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或者看过的科幻片,试着想象,答案不唯一,语句通顺合理即可。如果没有太阳,春天,万物不能生长,我们吃不到新鲜蔬菜,吃不到香甜的水果,喝不到新鲜的牛奶,农民伯伯种不了庄稼,我们人类饱受饥饿。
11.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举例子 远 大 热 外形 习性 行为 喜爱
【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1)《太阳》主要介绍了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以及太阳跟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章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而第二部分讲的就是太阳跟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采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方等说明方法。
列数字: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作比较、列数字: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打比方: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举例子、列数字“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2)《松鼠》是一篇描写大自然中的小动物的文学作品。通过对松鼠的形态、颜色、用途等方面的细致描写,旨在说明松鼠外貌(形态与颜色)、习性(驯良与乖巧)、用途(肉、毛、皮)、繁殖能力及其他特点,勾画出了这种小动物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爱的特点。
12. 博学 搏斗 搏击 幼儿 幻想 幼小 辨认 辫子 辨别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博”当然是文,一般指知识渊博,博学多才。“搏”自然是武,一般指搏斗,搏击之类的。
幻觉的幻是自己脑子里的想法,不用出力气的,所以右边不是“力”字,而幼儿园的幼是要大人付出劳动的,带大孩子要花费很大的气力,所以右边一定要有“力”字。
辨,动词,主要指用视觉、嗅觉、味觉、触摸等方式感知、区别事务,如分辨。辫,名词,就是辫子。
13. C A B
【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1)“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把“大象”与“鲸”作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选C。
(2)把“太阳”比作“大火球”,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选A。
(3)“一亿五千万千米”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选B。
14. 即使 仍然 尽管 还是 只要 就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语的搭配,结合语境的内容进行分析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本题中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是假设关系,用即使……仍然……
(2)本题中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是转折关系,用尽管……还是……
(3)本题中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关系,用只要……就……
15.AC 16. √ × ×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段可知“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是介绍松鼠的生活规律。
句子“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是介绍松鼠的活动范围。
选文主要是从生活规律、活动范围这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选AC。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①阅读句子“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可知,①表述正确。
②阅读句子“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可知,不是绝对见不到。②表述错误。
③阅读句子“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可知,不是每个夜晚都出来。③表述错误。
17. 费尽脑筋。指科学家为研究抗疟疾新药花费很多功夫和脑力。 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18. 列数字 通过列举具体的数字,说明疟疾传染性强的特点 作比较 将转基因蚊子与自然界的野蚊子作比较,突出了转基因蚊子不会感染疟疾的特点 19.不能删掉。这是一种假设,删掉后就成了事实。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0.不会感染疟疾;如果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话,繁殖能力极强的它们将很快取代自然界的野蚊子,彻底消灭疟疾的传染源;转基因蚊子身上有一种蛋白质能阻止疟疾感染。
【分析】17.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
结合词语的特点进行分析,注意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写出词语的本义和文中义即可。本题中“绞尽脑汁”指的是费尽脑筋。指科学家为研究抗疟疾新药花费很多功夫和脑力。“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18.本题考查的是对说明方法的分析和理解。
(1)本题中从“每年约有270万人”的具体数据,可以得出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这里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数字,更加形象生动的说明疟疾传染性强的特点。
(2)本题中从“这种蚊子与自然界野蚊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得出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这里把转基因蚊子与自然界的野蚊子作比较,突出了转基因蚊子不会感染疟疾的特点。
19.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本题中“如果”指的是假设关系,写出了假如放归大自然会出现的现象。但是删掉后就成了事实,和原文要表达的内容不一样。
20.本题考查的是对课外文学常识的积累和识记。
本题中结合原文的内容以及自己对生活实际的分析和理解,从“这种蚊子与自然界野蚊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会感染疟疾,所以也就不会成为这种传染病的载体。如果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话,繁殖能力极强的它们将很快取代自然界的野蚊子,彻底消灭疟疾的传染源。”可以得出转基因蚊子的用途。
21.示例:
小狗
我喜欢的小动物是一只小狗,它全身长满白色的毛,像一团棉花糖;眼睛是圆溜溜的,像两颗宝石;耳朵是半圆形,鼻子是黑色,尾巴短短的,很可爱。
我给它爱吃的骨头,它会一块一块,一小段一小段地啃.它啃完骨头后,就会汪汪地叫几声,好像在说:“小主人”。
每当我去上学,她总是会送我一段路程,直到我假装生气打它两三下,它才乖乖地跑回家去。它不但会送我去上学,还喜欢和我一起赛跑,跑得十分快,有时,把我落了一段路程。平时,它看起来很胆小,但看见陌生人时,却又不失威猛地睁着双眼紧盯着陌生人的一举一动,关键时还会大声叫,它真是一只机灵又尽忠职守的小狗啊!
我放学回家时,可算是小狗最开心的时候。只要小狗在家,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离家门口还有一段路总可看见小狗在门前等着我.它看见了我,就会摇着尾巴往我这里飞奔而来,然后在我人前人后蹦来蹦去。这么机灵的小狗能不讨人喜欢吗?
我很希望把这只小狗养得白白胖胖,因为它实在太可爱了。
【详解】本次习作是状物的作文,写作对象是我们身边的小动物,题目自拟。可以从身边最熟悉的动物入手,通过它的外貌、生活习性,活动爱好等方面的记叙来展现其可爱之处。不仅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具体描写。同时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无论是写外形样子,还是写生活习性,都不能几笔带过,概括叙述。特别是在描写小动物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出小动物活动的情景,给人以“状物如在眼前”的感觉。在描写它们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喜爱之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