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课时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课时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19 09:3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Li、Na、K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 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
C. 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升高
D. 碱金属性质相似,均为银白色(铯除外)的柔软金属,密度都比较小
2. 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 从Li到Cs都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且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B. Rb比Na活泼,故Rb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
C. 碱金属的阳离子没有还原性,所以有强氧化性
D. K与H2O反应最剧烈
3. (2020·元江哈尼彝族傣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各性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①化合价  ②ROH碱性  ③密度  ④最外层电子数  ⑤核外电子层数 ⑥单质失e-能力
A. ②④⑤⑥ B. ②⑤⑥ C. ②③⑤⑥ D. ①②③⑤
4. (2021·怀仁大地学校)第ⅠA族金属元素习惯上又称为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LiB. 单质的密度:LiC. 单质的熔、沸点:LiD. 单质的还原性:Li>Na>K>Rb>Cs
5. (2021·开远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
B. HX都极易溶于水,它们的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强
C. 从F2→I2卤素单质的颜色按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加深
D. X-的还原性强弱依次为F-6. (2022·西安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溴单质与H2的反应比碘单质与H2的反应更剧烈
B. 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
C. 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熔、沸点都逐渐降低
7. 可能存在的第119号元素被称为“类钫”,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有关“类钫”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
A. “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价
B. “类钫”属于过渡元素,具有放射性
C. “类钫”单质的密度小于1 g·cm-3
D. “类钫”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8. (2020·富宁三中高一期末)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A. 还原性:HF>HCl>HBr>HI
B. 稳定性:HFC. 与水反应由易到难:Cl2>Br2>I2>F2
D. 密度:F29. (2021·唐山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在含有KCl、KBr、KI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然后将溶液蒸干、灼烧后所得到的固体是(  )
A. KBr B. KCl
C. KBr、KCl D. KCl、Br2、I2
10. (2021·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所示是氯气的制备以及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比较实验,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装置D的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已知卤族元素的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2不能与NaCl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
B. 装置B中可盛放水吸收氯气中的HCl气体
C. 装置E下层呈现紫红色
D. 装置E中有机试剂层呈现紫红色,能说明非金属性:Br>I
11. 已知铷(Rb)是37号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是85.5,与钠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1) 铷位于第________周期,其原子半径比钠元素的原子半径________(填“大”或“小”)。
(2) 铷单质性质活泼,写出它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铷单质易与水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表明,铷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________(填“剧烈”或“缓慢”);反应过程中铷在水________(填“面”或“底”)与水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同主族元素的同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似,写出过氧化铷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钾、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都类似。回答下列问题:
(1) 单质钾与钠相比,熔沸点:K________(填“>”“<”或“=”,下同)Na;密度:K________Na。
(2) 超氧化钾(KO2)与过氧化钠都能吸收CO2生成碳酸盐和氧气,因此均可用作急救供氧剂。写出超氧化钾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KO2和Na2O2分别与CO2反应时,欲得到等量的氧气,则所需KO2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此时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
13. (2022·南平高级中学高一期中)某同学为验证同主族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进行如下实验:
Ⅰ. 向NaBr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充分反应后,加1 mL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Ⅱ. 向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充分反应后,加1 mL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Ⅲ. 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加几滴溴水。
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Ⅰ、Ⅱ、Ⅲ的实验现象可得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Ⅰ、Ⅱ得到的CCl4层中含有卤素单质,可用NaOH浓溶液反萃取分离回收。以下是反萃取回收I2的操作过程:
①向装有I2的CCl4溶液的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入少量NaOH浓溶液;
②振荡至溶液的________色消失,振荡过程中仪器内压强会增大,需要打开________(填“上口玻璃塞”或“下口活塞”)放气;
③静置、分层,先将CCl4层从仪器的下口放出,再将含碘的碱溶液从仪器的________(填“上”或“下”)口倒入烧杯中;
④边搅拌边加入几滴45%的H2SO4溶液,溶液立即转为棕黄色,并析出碘晶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 D 2. A 3. B 4. A 5. C 6. D 7. A 8. D 9. B 10. A
11. (1) 五 大
(2) 2Rb+Cl22RbCl 2Rb+2H2O===2Rb++2OH-+H2↑ 剧烈 底
铷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3) 2Rb2O2+2CO2===2Rb2CO3+O2
12. (1) < <
(2) 4KO2+2CO2===2K2CO3+3O2
(3) 2∶3 1∶2
13. (1) 溶液分层,下层呈橙色
(2) 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Cl>Br>I
氯、溴、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核外电子层数的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加,元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
(3) ①分液漏斗 ②紫红 下口活塞 ③上
④ 5I+IO+6H+===3I2+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