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有感而作的中国画
——花鸟画基础认识篇
(1课时)
人美版《书画模块》第一章
什么是花鸟画?
花鸟画的分类?
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什么?
总结
一.
二.
三.
四.
花鸟画——基础认识篇
一.什么是花鸟画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山水、人物并立为中国画三大画科。以花卉、鸟禽、鱼虫、走兽等为描绘对象。
1.工笔花鸟:
以造型工整、描绘细腻、
设色精致典雅见长,
即用浓、淡墨勾勒对象,
再深浅分层着色完成。
《出水芙蓉图》 宋代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精致典雅)
二.花鸟画的分类?
2.写意花鸟:
以不拘一格,泼墨运彩,
尽情挥洒胸中意趣,
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
朱耷 《安晚册》
吴昌硕 《墨梅图》
吴昌硕《葫芦图》
(简练概括)
3.没骨花鸟:
运用水的特性把色、墨巧妙融合,以色块形态表达对象。
(色墨妙合)
4.兼工带写:
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称为兼工带写。
(兼融所长)
工笔画
写意画
兼工带写
没骨画
虽然四种绘画技巧有所差异,但是作者所传达出来的美都能感动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工笔画 写意画 兼工带写 没骨画
精致典雅 简练概括 兼融所长 色墨妙合
果熟来禽图
红蓼水禽图
宋代花鸟小品
三.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什么?
宋代花鸟画是中国美术史上一颗闪亮的明珠,对后世花鸟画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杨柳乳雀图
碧桃图
宋代花鸟小品
在观看时,或许你会进一步想——枝头上小鸟在远望吗?水边小鸟低头凝视什么呢?柳枝上的麻雀嘴含着虫儿是喂食给哪只乳雀呢?微风中桃花香不香呀?
杨柳乳雀图
碧桃图
果熟来禽图
红蓼水禽图
老师精选了一部《美丽的森林》动画片段给同学们观看,这是一部参加角逐2017年奥斯卡奖的中国动画,由集编导绘制于一身的杨春先生创作,全部画面源自宋代工笔花鸟画。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该动画与原作品比较一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果熟来禽图
红蓼水禽图
杨柳乳雀图
碧桃图
中国画的审美判断、美术表现、构思都与中华文化的世界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一直是中国历代先辈的生命认识观。一花一世界,世间的花鸟都是有生命尊严和内在精神品格的。画内与画外虽然有边框的限制,创作者不会因画框而忽视画的意境延伸性,他会把自己内心感受的意境和精神追求传达出来。只要你细细品味和发挥自己的想象,我们将在画中的意境体会到画外开阔的世界。《美丽的森林》的导演正是透彻的理解了其背后中华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意识,成功的把画作的意境更为宏观的拓展开来。所以艺术家创作灵感来源之一就在此。
花鸟画
文化理解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审美判断 意境美和精神美的追求
当我们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态去欣赏画作时,无论是哪种技法的国画,杰出艺术家心中的感动都能通过作品传达出来,与观赏者产生共鸣。所以,花鸟画是有感而作的,不是没有目的的对着静物画画就行的。
与生活中荷花的比对,《出水芙蓉图》作品有没有差异呢?
观察
苏轼先生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里是说,衡量画的好坏,只看形似如何,那是幼稚的见解。这句诗正如欧阳修的“古画画意不画形”一样,是强调神似。而神似往往融入了作者经过艺术提炼加工的理想之美,更能呈现作品的精神内涵。
与生活中荷花的比对,《出水芙蓉图》作品有没有差异呢?
观察
荷花的生长特点是对称的,显然《出水芙蓉图》的作者观察了很多荷花以后,有所感动而形成了自己心中的一朵荷花。花瓣组合非常巧妙,花瓣分五组,左下两瓣一组、左边两瓣一组、后面五瓣一组、右边四瓣一组、中间一瓣一组。花瓣大小、聚散、疏密、动势各异,花瓣和花蕊在造型上大大夸张了其姿势和饱满度,在处理遮挡方面能在对称里面找到不对称,增添了荷花的美感。《出水芙蓉图》虽然只描绘了一朵花、两片叶,但它仿佛使观者嗅到了整个荷塘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芬芳。这就是艺术提炼加工的理想之美。
观察生活
有所感动
艺术提炼加工的理想之美
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这是一件古代的梅花作品,如果你是作者,你觉得这张画已经画完了吗?
作者题诗把画中意境点出,梅花的清气不正是这淡淡墨痕呈现出来了吗?试问现实中哪有墨色梅花呢?古代先贤运用托物言志、寄托情怀的手法传达出物我合一的傲骨精神。
王冕 《墨梅》 元代
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表达形式。诗与书把画中追求的意境进行拓展,让欣赏者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在意蕴,而印章在审美形式构成的作用,使得诗、书、画、印有机的结合相得益彰。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在落款王冕元章为良佐作之后,盖上“元章”、“文王子孙”两颗红色钤印。元章,是王冕的字。又在左右两边下角分别盖上“会稽佳山水”和“方外司马”两方白文方印,使得作品构成均衡协调。
对时代的感受,体现时代的气息。
关山月 《俏不争春》 现代
《俏不争春》是现代画家关山月先生 “系列梅花”创作代表作之一。
作品主题取自于毛主席《卜算子 咏梅》中“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一句。这幅《俏不争春》,画面枝干苍劲,红花繁密,直攀上天,颇具时代风貌。那特写的满构图、浓烈的色彩和雄健的笔力,在整体上烘托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和疾驰速动的节奏,表现出顽强向上、奋力拼搏的斗争精神。
战马奔腾,体现现代中华儿女豪壮奋进的精神。
现代花鸟画家用他们对新中国新时代的满腔热情与智慧为花鸟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们的大胆想象与创造,使得花鸟画呈现出气势蓬勃的万千景象。
所以,无论古今,画家对生活的热爱、深刻观察生活、对自然万物的优秀精神吟咏却是一脉相承的。
四.总结 中国花鸟画
图像识读
美术表现、创意实践
审美判断
文化理解
优秀的中国花鸟画,是艺术家的心灵结晶,是他们带着时代的热情,有感而创作的。
深刻观察生活
艺术提炼与创想
一花一鸟皆有灵性、
由画内可联想到画外的意境美。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对生活的热爱。
引领时代发展的步伐,起到推进民族振兴的时代精神的作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