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评价
一年级科学试卷
一、我会填:
1. 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比声传播速度( )。
2. 银杏的叶子是( )色的,形状像( )形。
3. 我们通常用( )、( )、( )、( )、( )等感觉器官感知事物;“这个葡萄吃起来很酸”,我们是用了( )这个感知器官感知到的。
4. 我的校园里有( )、( )、( )等等好多好多植物!
二、我会辨:
5. 所有的动物都是吃草的。( )
6. 石狮子不动物。( )
7. 手拿放大镜可以直接对着太阳看。( )
8. 观察植物时,不能破坏植物的生活环境。( )
9. 看到树洞时,可以用手掏掏看里面有什么。( )
10. 蒲公英的种子是白色的,像一个小绒球。( )
11. 能运动的全是动物。( )
12. 观察物体时,我们不能随便尝。( )
13. 各种树的叶子都是一样的。( )
14. 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
三、我会选:(请将最佳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5. ( )是蒲公英叶子。
A. B. C.
16. 我们是根据( )来辨认植物。
A. 颜色 B. 形象 C. 气味
17. 观察猫或狗时,我们要( )。
A. 把它抱起来观察 B. 在近处观察 C. 用放大镜观察
18. 对于不认识的植物,要( )。
A. 只观察不记录 B. 及时画下来或者用文字描述出来
19. 向两片纸中间吹气,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纸片会向两边分开 B. 不动 C. 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20. 蒲公英的花是( )。
A. 白色 B. 黄色 C. 红色
21. 在草丛中能观察到动物是( )。
A. 金鱼 B. 蝉 C. 蝗虫
22. 下面不属于动物一项是( )。
A. 蚂蚁 B. 蜜蜂 C. 蒲公英
23. 观察家中仙人掌时,下列( )这个动作不能做。
A. 用眼睛看 B. 用鼻子闻 C. 用手摸
24. 五颜六色的月季花可真漂亮!是用( )感觉到的。
A. 眼睛 B. 耳朵 C. 舌头
四、我会猜:(将答案写在后面横线上)
25. 我会猜。
东一片,西一片,猜不着,听听看。(打一种感觉器官)
我的猜想答案是:_________。
先画一画,再填空。
26. 画一个你感兴趣的小动物。
27. 这种动物的名称是( )。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评价
一年级科学试卷
一、我会填:
1. 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比声传播速度( )。
【答案】快
【解析】
【详解】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比声传播速度快。
2. 银杏的叶子是( )色的,形状像( )形。
【答案】 ①. 绿 ②. 扇
【解析】
【详解】银杏树叶是由叶片和叶柄组成的,它的叶片的顶端还有一条大波浪,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把扇子一样。植物的叶子中含有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叶绿素使叶子呈现绿色。银杏的叶子是绿色的,形状像扇形。
3. 我们通常用( )、( )、( )、( )、( )等感觉器官感知事物;“这个葡萄吃起来很酸”,我们是用了( )这个感知器官感知到的。
【答案】 ①. 眼 ②. 耳 ③. 鼻 ④. 舌 ⑤. 皮肤 ⑥. 舌
【解析】
【详解】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接受光线,耳是听觉器官,接受声音,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这个葡萄吃起来很酸”,我们是用了舌这个感知器官感知到的。
4. 我的校园里有( )、( )、( )等等好多好多植物!
【答案】 ①. 杨树 ②. 柳树 ③. 柏树
【解析】
【详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利弊之分,但其结果都是使存活下来的生物更能环境;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我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冬青,杨树,柳树,梧桐树,柏树,棕榈树,小叶黄杨,葱兰,桃花,月季花,鸡冠花,玉兰花,美人蕉等。
二、我会辨:
5. 所有动物都是吃草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动物有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植食性动物;有的以植物和动物为食,属于杂食性动物;有的以小动物为食,属于肉食性动物。
6. 石狮子不是动物。( )
【答案】√
【解析】
【详解】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石狮子不会动,不吃食物,不是动物。
7. 手拿放大镜可以直接对着太阳看。( )
【答案】×
【解析】
【详解】放大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能产生放大的虚像,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主要是因为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聚光,将光线聚集在一点上,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用放大镜看太阳,有可能会灼伤眼睛。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8. 观察植物时,不能破坏植物的生活环境。( )
【答案】√
【解析】
【详解】观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活动时要准备充分,遵守规则,互相尊重,团结合作。观察植物时,不能破坏植物的生活环境。
9. 看到树洞时,可以用手掏掏看里面有什么。( )
【答案】×
【解析】
【详解】观察动植物时,我们要做到:爱护动植物,不伤害破坏它们: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对于不认识的动植物不能要用手直接接触。根据观察动植物的要求,寻找活动中要注意安全,不能随便伸手掏树洞等,以免造成伤害。
10. 蒲公英的种子是白色的,像一个小绒球。( )
【答案】×
【解析】
【详解】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根据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认识,蒲公英的种子长有长长的冠毛,借助风力传播。蒲公英种子形状像小小的稻谷,暗褐色,头上有白色冠毛呈伞状,花托上无数个种子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的种子是褐色的,不是白色,白色的是冠毛。
11. 能运动的全是动物。( )
【答案】×
【解析】
【详解】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是一种运动现象。植物虽然不像动物一样能自由运动,但也有迁移现象。是一种运动现象。
12. 观察物体时,我们不能随便尝。( )
【答案】√
【解析】
【详解】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对不了解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13. 各种树的叶子都是一样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片是叶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叶柄一边连接着叶片,一边连接着茎。叶脉是叶片的一部分,它支撑着整个叶片。要想了解大树,我们先从观察入手,我们观察到每一种树的叶子各不相同,如松树的叶子是针状,枫树的叶子呈掌状。
14. 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
【答案】√
【解析】
【详解】植物作为生命体有许多重要特征,有共同的生长需要量,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还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等。植物的作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空气中放射性物质;减少空气中的灰尘,植物可以改善我们的气候,植物为我们提供食物,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三、我会选:(请将最佳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5. ( )是蒲公英的叶子。
A. B. C.
【答案】A
【解析】
【详解】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 350 000个物种。蒲公英,主根垂直,圆锥状,肥厚,呈莲座状,叶基生,平展,A选项符合题意。B是银杏树的叶子,C是梧桐树的叶子。
16. 我们是根据( )来辨认植物的。
A. 颜色 B. 形象 C. 气味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千差万别的环境中,生存着形形色色的动物和植物。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形状和颜色不同,如枫叶、柳叶;不同植物的花的形状和颜色不同,如牡丹、茉莉;不同植物的气味也不同,如大蒜、芹菜。我们可以通过颜色、形状、气味等辨认植物。我们可以通过颜色、形状、气味等辨认植物。题目中的人物蒙住眼睛,是靠闻气味辨别植物。
17. 观察猫或狗时,我们要( )。
A. 把它抱起来观察 B. 在近处观察 C. 用放大镜观察
【答案】B
【解析】
【详解】不同动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都是不同的。猫或狗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动物,观察猫或狗时,我们要在近处观察,不要把它抱起来观察,也没必要用放大镜观察,选项B符合题意。
18. 对于不认识的植物,要( )。
A. 只观察不记录 B. 及时画下来或者用文字描述出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调查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时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 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 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对于不认识的植物,要及时画下来或者用文字描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掌握它的特征。
19. 向两片纸中间吹气,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纸片会向两边分开 B. 不动 C. 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答案】C
【解析】
【详解】向两片纸中间吹气,会发生的现象是纸片向中间靠拢,这是因为在吹气的时候,两张纸中间的空气被吹出,中间的空气减少,外面的空气就会向中间补充,由于空气可以流动,就会把纸压向中间。
20. 蒲公英的花是( )。
A. 白色 B. 黄色 C. 红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蒲公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在第二季度的5~6月的清晨开花,蒲公英的花是黄色的。
21. 在草丛中能观察到的动物是( )。
A. 金鱼 B. 蝉 C. 蝗虫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不同动物身体结构不同,生长环境也各不相同。金鱼长年生活在水里,蝉在树上,蝗虫生活在草丛里。
22. 下面不属于动物的一项是( )。
A. 蚂蚁 B. 蜜蜂 C. 蒲公英
【答案】C
【解析】
【详解】动物是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以有机物为食物,会并且靠吃东西,由细胞构成,细胞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壁,会动,基质,的一类生命体。动物具有与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进行摄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生命活动。蚂蚁和蜜蜂是动物。蒲公英是植物。
23. 观察家中仙人掌时,下列( )这个动作不能做
A. 用眼睛看 B. 用鼻子闻 C. 用手摸
【答案】C
【解析】
【详解】为了适应沙漠干旱环境,仙人掌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利于耐旱的结构特点。仙人掌为了减少水分的丧失,将自己的叶片特化成针状的小刺,观察家中仙人掌时,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但不可以用手摸,以免受到伤害。
24. 五颜六色的月季花可真漂亮!是用( )感觉到的。
A. 眼睛 B. 耳朵 C. 舌头
【答案】A
【解析】
【详解】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大脑是一切感官的中枢。眼睛是视觉,耳朵是听觉,鼻子是嗅觉,舌头是味觉,身体各个部位是触觉。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五颜六色的月季花可真漂亮!是用眼睛看到的。
四、我会猜:(将答案写在后面横线上)
25. 我会猜。
东一片,西一片,猜不着,听听看。(打一种感觉器官)
我的猜想答案是:_________。
【答案】耳朵
【解析】
【详解】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大脑是一切感官的中枢。眼睛是视觉,耳朵是听觉,鼻子是嗅觉,舌头是味觉,身体各个部位是触觉。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接受光线,耳是听觉器官,接受声音,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分析谜语可知,描述的是耳朵。
先画一画,再填空。
26. 画一个你感兴趣的小动物。
27. 这种动物的名称是( )。
【答案】26. 27. 小鸟
【解析】
【分析】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
【详解】我画小鸟,小鸟卵生,捕捉虫子,会飞,会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