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语文必修上册2022秋
23 [故都的秋]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街上的高摊与地摊,还有水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还是在摊子上,都摆列得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
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在这些果摊中间,还有很多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地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 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
同时,春花一般骄傲与俊美的青年学生,从清华园,从出产莲花白酒的海淀,从东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荷花虽久已残败,可是还有荷叶,它也能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有目前地
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B.河水又涨了好多,风浪很大,风拥着浪花不断向堤上猛
扑,“唰——”扑上来,“哗——”退回去。
C.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
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D.小姑娘的相貌神态酷似她的母亲,我的心一颤。眼前又浮
现出十年前我在槐树村生活的情景——
A
【解析】 A项,与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表示补充说明,用
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B项,表示声音延长。C
项,表示话题的转变。D项,表示引出下文。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
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的骑着老虎,有的肩膀上
担着剃头挑儿,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从
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运用比喻,将“北平之秋”比作“人间的天堂”。②北平之秋非常美好,人间天堂非常美好,二者具有相似点。
①原文语序更合适,句式更整齐,更有节奏美感;②原文“有的肩着”中的“肩”字名词用作动词,使用巧妙,既更好地形成了排比,又给人一种画面感。
【解析】 对比后可以发现,句子顺序进行了调整,“有的肩
着”改成了“有的肩膀上担着”,那么就可以从语序和用词的角
度去分析原文的效果。原文“有的肩着”中的“肩”字名词用作
动词,使用巧妙,既更好地形成了排比,又给人一种画面感。
4.进入秋季,树木干枯,落叶增多,气候相对比较干燥。某些
林区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张贴不同的警示语,请根据下列要求
分别拟一条警示语。
①林区公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林区办公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已进入林区,请勿野外用火
安全防火,从我做起
5.下面几句诗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满庭芳》。请根据诗句描
写的对象和营造的意境(可参考图片画面)将其扩写成一段文
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明确秦观《满庭芳》中“斜阳外,寒鸦万点,
流水绕孤村”的内涵,即词人通过描绘一幅深秋画面,烘托了
自己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其次,结合词句适当展开联想,
抓住关键意象“斜阳”“鸦”“流水”“孤村”。最后,注意语句的
连贯得体、修辞手法的使用和意境的表达。
示例:黄昏时分,如血的残阳给这个小小的孤村披上了一层惨淡的红纱。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绕过村子,河水欢快地向远处流去。暮色四合,几声哀鸣打破了村庄的寂静,原来是几只寒鸦在飞向自己的巢穴。
6.模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把描绘故都秋景的词
语连缀起来,尽量表达出作者(郁达夫)的情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槐蕊落地,落寞人在故都。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 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 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 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 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 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的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
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
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当下一点春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明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感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喜欢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 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中的
“可爱”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喜爱之情。
B.作者笔下的冬日江南是一个温暖可爱、情调明朗、富有生
气、迷人美丽的形象。
C.文章由北国冬景引出江南冬景,再依次描绘“寒村微雨、
寒郊散步、江南雪景、旱冬闲步”一系列图画。
D.以搁笔走出户外赏景结尾,给读者开拓出想象空间,将读
者的情绪完全引入江南冬景的优美意境中。
【解析】 “寒村微雨、寒郊散步”顺序不对,应该是“寒郊散
步、寒村微雨”。
C
8.下列对散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从多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出作者自己的切
身感受,描绘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B.作者在描写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时,用色状物写景,表达
自己“相见恨晚”的情感。
C.第七段借助诗句写江南冬天雪景,将江南雪景推向新意
境,也更能体现出作者惶恐的心境。
D.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
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
【解析】 “也更能体现出作者惶恐的心境”错误,应该是“也更
能体现出作者闲适的心境”。
C
9.文章题为“江南的冬景”,开篇却从北国的冬景写起,这样写
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以写北国的冬景开篇,通过对北国冬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概括叙述,为下文写江南的冬景做铺垫,以突出江南冬景与北国冬景的不同特点,表达出对江南冬景的赞美、热爱之情。
10.作者运用一系列对比,描写了江南的冬天,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了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 趣;江南的冬天与秋天的比较,是为了突出那种“明朗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