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慈母情深课件(共2个课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慈母情深课件(共2个课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9 16:3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慈母情深
18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慈母情深
18

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初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低矮压抑 潮湿颓败 酷暑炎夏 震耳欲聋
瘦弱的脊背 皲裂的手 疲惫的眼神
失魂落魄 攥着钱 鼻子一酸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
在自己对自己的怂恿之下,我来到母亲上班的地方,向母亲要钱。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又在一个加工棉胶鞋帮的街道小厂上班。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15斤大米
“一元多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能买什么?做什么?
一元多钱
1.5斤
猪肉
20个
烧饼
小学学费
一双中档皮鞋
七块六毛八
六块钱
当年,父亲远在外地,三年才回来一次。母亲是临时工,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粱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左右。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着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资。一元五毛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要买本一元五角钱的书就是最大的奢侈了。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
在自己对自己的怂恿之下,我来到母亲上班的地方,向母亲要钱。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又在一个加工棉胶鞋帮的街道小厂上班。
场景:在某一时间和某一地点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画面,一般由“人”、“事”、“境”组成。
进工厂找母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如果把课文拍成电影,我们拍哪两个场景?
母亲给“我”钱
进工厂找母亲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方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第二课时
进工厂找母亲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干脆利落
吞吞吐吐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就行……”
进工厂找母亲
母亲给“我”钱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
镜头1:母亲用皲裂的手掏钱、数钱。
母亲给“我”钱
母亲将钱塞在我手里
母亲立刻又陷入忙碌状态
母亲数落了我一顿
母亲又给我凑足了钱
镜头 母亲用皲裂的手掏钱、数钱。
母亲给“我”钱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反复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那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那天,我用这笔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然后又给我凑足了书钱。而我再不敢辜负母亲,于是,买下了《青年近卫军》
那天,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后来,中国文坛便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梁晓声。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也就在那一天以后,我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零花钱,也就在那一年后,我有了几十本长篇小说。这,都是我自己挣钱买的。这是一个母亲给予一个儿子的力量。后来,我终于成了大作家。
——选自梁晓声的《母亲》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对母亲的愧疚
对母亲的心疼
是懂得要关心母亲、帮助母亲
孟子回想起孟母当初不惜三迁,为儿择邻处的事,鼻子一酸。
孟郊看到“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这种“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情令他鼻子一酸。
作者张炜月第一次抱母亲,发现抢着干重活累活的母亲居然这么轻,这种一生任劳任怨的爱,令他鼻子一酸……
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找到场景,刻画细节,把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记录下来吧!
细节
被同学冤枉
考试考砸
被妈妈批评
摔倒受伤
场景
……
……
……
……
……
……
那碗白粥
寒冷的冬天来了,捧着那一碗白粥,望着那还是暗灰暗灰的天空——只有极远处有一小块白花花的天空。虽然天还黑着,但那寒风早醒了,吹着小草弯下了身子,吹得早起卖菜的老人家瑟瑟发抖……
白粥的热气氤氲着,把整个厨房变得湿哒哒的。我想我的奶奶了,我想她烧的白粥了。我用勺子挖了几勺,那热乎乎的白粥含在了嘴里。顿时,一股热意油然而生。
徘徊在童年的河岸,奶奶常常抱着我在灶台边烤火,烧白粥。在记忆里,奶奶佝偻着身子,在冰冷的水里面淘着米,倒在锅中。每次我都会问奶奶:“奶奶,白粥是不是好了?”顺势,我就揭开了锅盖看着刚刚下锅的米,没有一点儿动静。奶奶便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小傻瓜,这米刚刚放下去,
连火都没点,怎么就好了呢?”听了这话,我就挠着小脑袋找了许久。见火灶台就在那儿,便使出吃奶的劲儿,把八九根大木棍塞进了火灶台。但火越来越小,直到最后连影儿都不见了。我急得叫来了奶奶。奶奶见状,抱着我说:“哎呀!你还真是我的小傻瓜呀!”说着把火灶台的木柴拿了出来。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一碗碗白粥就放在桌上。
“我想我的奶奶了,我想她烧的白粥了。”我望着窗外,捧着一碗白粥,鼻子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