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一节磁现象 磁场练习(解析版)
一、磁现象
1.物体能够吸引铁等物质的性质叫做 ,具有 的物体叫做磁体.悬挂起来的磁体(如图9-1),静止时总是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分别叫做磁体的 极和 极.磁体有广泛的应用,许多物体上都有磁体,请你举出两个应用磁体的实例① ,② 。
【答案】磁性、磁性、南、北、指南针、收音机喇叭;
【解析】物体能够吸引铁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体有两个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磁体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扬声器、指南针等。
思路分析:知道磁性和磁体,了解磁体的应用。
试题点评:本试题要求学会认识磁性和磁体,知道磁体的应用。
2.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条形磁体的 磁性最强,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 .
【答案】两端、磁极
【解析】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和北极,条形磁体的磁极在两端。
思路分析:认识磁极,了解各种常见的磁体的磁极的位置。
试题点评:本试题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磁极和条形磁体的磁极的位置。
3.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__________;异名磁极______________.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______的原理实现悬浮,从而大大减少摩擦力,来提高列车的速度.
【答案】相互排斥、相互吸引、排斥
【解析】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实现悬浮,从而大大减少摩擦力,来提高列车的速度。
思路分析: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试题点评: 本试题考查的是利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原理解释问题。
4.磁化是指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在 或 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
【答案】磁场、电流
【解析】磁化是指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在磁场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
思路分析: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长时间和磁体相互接触会在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获得磁性,或者通过电流时也能使它获得磁性。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磁化的概念。
5.有甲、乙两根形状完全相同的钢棒,当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一端时,乙按如图9-2方式转动起来,则可判断( )
A.一定是甲棒有磁性,乙棒无磁性;
B.一定是乙棒有磁性,甲棒无磁性;
C.甲、乙都一定有磁性;
D.甲、乙都可能有磁性。
【答案】D
【解析】两个物体如果相互吸引,可能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也可能是一个物体有磁性去吸引另一个轻小的物体,所以甲、乙两根形状完全相同的钢棒,当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一端时乙按如图9-2方式转动起来,则可判断甲、乙都可能有磁性。
思路分析:了解磁体的相互吸引的含义是可能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也可能是一个物体有磁性去吸引另一个轻小的物体,。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磁体的相互作用。
6.如图9-3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一端吸引着一个较重的铁钉,若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S极与原来磁铁的N极靠拢时,则出现的情况( )
A.将铁钉吸得更牢
B.铁钉落下
C.铁钉尖端将吸向右端的铁钉
D.铁钉尖端将吸向左边的铁钉
【答案】B
【解析】两个异名磁极相互靠拢时,这两个磁体会变成一个大的磁体,铁钉的位置在这个大的磁体的中间,无磁性,所以会下落。
思路分析:图中的这两个磁体靠拢时会组成一个大的磁体,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这个大的磁体中间的磁性最弱,所以铁钉会下落。
试题点评: 本试题考查的是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7.小宇同学为了检验某根钢条是否具有磁性,它将钢条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发现它们相互吸引;当仍将钢条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发现它们仍然相互吸引,则:
A.钢条A端为南极,另一端为北极
B.钢条A端为北极,另一端为南极
C.不能确定钢条是否具有磁性
D.钢条没有磁性
【答案】D
【解析】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它将钢条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和S极时都是相互吸引,所以钢条没有磁性。
思路分析:根据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它将钢条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和S极时都是相互吸引,所以钢条没有磁性。
试题点评: 本试题考查的是磁体的相互作用。
8.如图9-4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下列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条形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的部分最弱,所以图像D是正确的。
思路分析:了解条形磁体的磁性的分布。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学生对磁体的磁性的运用。
9.在野外迷路了,可以用指南针、太阳、北斗星、树木的生长方向等等来辨认方向.但如果手边只有一些缝衣用的钢针,几节干电池,几根导线,能不能用这些物品来辨认方位?如果能,说出你的方法.
【答案】能;可用导线绕成螺线管,通电后将钢针磁化为小磁针,然后把它当作指南针使用.
【解析】在野外时辨别方向可用指南针,身边没有我们可以导线绕成螺线管,通电后将钢针磁化为小磁针,然后把它当作指南针使用。
思路分析:利用所学的知识制作简易的指南针。电可以生磁,制作电磁铁磁化缝衣用的钢针制成指南针。
试题点评: 本试题考查的利用磁现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0.物理课上,兰兰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作用”实验时,发现当条形磁铁距离铁钉很近的时候,条形磁铁可以吸起较大较多的铁钉,当条形磁铁距离铁钉较远时,磁铁只能吸起少量较小的铁钉。请你根据这一现象,确立一个实验课题,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探究课题:
(2)猜想与假说:
(3)设计并进行实验:
(4)器材:
(5)步骤:
(6)实验记录表格:
(7)分析与论证: 。
如果你的猜想正确,则在刚才的实验中,你会看到: 。
评估:你还能提出的可研究的课题是: 。
【答案】 探究课题:磁体磁性的强弱与距离的关系
猜想与假说:磁体外距离磁极越远,磁体的磁性越弱
器材:条形磁铁、大小不等铁钉若:于、刻度尺
步骤:
(1)将条形磁铁放在铁钉的上方,刻度尺立在旁边,测量条形磁铁磁极与铁钉的距离,通过观察吸引铁钉的大小及数目来观察磁铁磁性的强弱,用同一根条形磁铁来进行实验;
(2)让条形磁铁距离大头针1 cm,观察吸引铁钉的大小及个数;
(3)让条形磁铁距离大头针3 cm,观察吸引铁钉的大小及个数;
(4)让条形磁铁距离大头针5 cm,观察吸引铁钉的大小及个数;
(5)根据以上现象归纳分析,得到结论。
实验记录表格:
到磁极的距离
吸引铁钉的大小和个数
磁性的强弱
分析与论证: 如果你的猜想正确,则在刚才的实验中。你会看到:条形磁铁距离铁钉5 cm时,只能吸引极少量小铁钉;条形磁铁距离铁钉3 cm时,吸引起比刚才更大更多的铁钉,条形磁铁距离铁钉1 cm时,能吸引起大而多的铁钉
评估:你还能提出的可研究的课题是:磁性衰减的规律是什么?
探究创新
【解析】此探究实验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探究磁体磁性的强弱与距离的关系时,保持其他的条件不变,改变大头针到磁极的距离,来通过观察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反应磁性的强弱,从而验证磁体磁性的强弱与距离的关系。
思路分析: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掌握探究的几个步骤。
试题点评: 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实验的探究的过程的掌握。
11.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自己消遥作乐,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由于秦始皇曾经有几次遇刺,虽都侥幸脱险,但仍使他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再遇刺,因此在建造阿房宫时,他命令工匠在大门上安装“机关”,使得身披铁甲、怀揣利刃的刺客休想进入.你知道聪明的工匠们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
【答案】在大门上安装大块的强磁铁。利用磁铁的吸铁性.
【解析】利用磁体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防止身披铁甲、怀揣利刃的刺客休想进入.
思路分析:磁体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试题点评: 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磁体的性质的掌握。
二、磁场
1.磁体的特征是( )
A.与带电体一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B.只能吸引铁不能吸引其他金属
C.能够吸引铁、钴、镍和其他磁性材料 D.只能吸引异性磁极
【答案】C
【解析】磁体的基本性质是能够吸引铁、钴、镍和其他磁性材料。
思路分析:认识磁体的性质,知道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和其他磁性材料。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认识磁体的基本性质,此题较易。
2.下列关于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B.磁感线是由小铁屑形成的
C.小磁针在磁感线上时才受到力,在两条磁感线之间就不受力了
D.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方便描述磁场而假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
【答案】D
【解析】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假想的曲线,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指向S极;所以选项AB是不对的;小磁针在磁感线上时才受到磁力的作用从而偏转,在两条磁感线之间也要受力,选项C是错误的。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方便描述磁场而假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所以选项D正确。
思路分析:认识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方便描述磁场而假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磁感线并不是由小铁屑形成的;把小磁针放入磁场中可以用来判断磁场的方向。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磁感线的认识,旨在明确磁感线的概念。
3.电流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电流所产生的__________来认识它,这正是科学的力量所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_法。
【答案】效应 转换
【解析】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不容易观察的现象用容易观察的现象来描述或表达,这种方法就是转化法,电流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这正是科学的力量所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化法。
思路分析: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不容易观察的现象用容易观察的现象来描述或表达,这种方法就是转化法。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物理的科学方法的掌握。
4.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其中如图9-1-1所示的__________就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静止时具有指__________的性质。
图9-1-1
【答案】指南针(司南) 南北
【解析】指南针就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静止时具有指南北的性质。指南针其实就是一个磁体,受地磁场的作用发生偏转,静止时指向南北。
思路分析: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指南针受地磁场的作用发生偏转,静止时指向南北。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指南针的指向性的认识。
5.两个外形相同的条形铁块甲和乙,按图9-1-2(1)的位置放置,甲与乙相互吸引;当按图9-1-2(2)用手拿住甲,铁块乙掉下来,这种现象说明( )
图9-1-2
A.甲是磁体,乙不是磁体 B.甲不是磁体,乙是磁体
C.甲、乙都是磁体 D.甲、乙都不是磁体
【答案】B
【解析】在图(1)中甲与乙相互吸引可以确定乙有磁性,即乙是磁体,甲可能是磁体;根据图(2)的现象用手拿住甲,铁块乙掉下来,说明甲不是磁体,所以选B。
思路分析: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的认识。
6.水平放置的一根条形磁铁,一端吸引一根较重的铁钉,若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S极与原来磁铁的N极靠拢合并时,如图9-1-3所示,出现的现象是( )
图9-1-3
A.铁钉将吸得更牢 B.铁钉将落下
C.铁钉尖端将被吸向右端磁铁 D.铁钉尖端将被吸向左端磁铁
【答案】B
【解析】两个异名磁极相互靠拢时,这两个磁体会变成一个大的磁体,铁钉的位置在这个大的磁体的中间,无磁性,所以会下落。
思路分析:图中的这两个磁体靠拢时会组成一个大的磁体,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这个大的磁体中间的磁性最弱,所以铁钉会下落。
试题点评: 本试题考查的是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7.在一个圆形纸盒里藏放着一根条形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9-1-4甲所示。则图9-1-4乙中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 )
图9-1-4
【答案】C
【解析】磁体的外部的磁感线的方向是从磁体的N极到S极,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异名磁极吸引,在小磁针静止时相邻的小磁针极性是相反的,所以选项C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
思路分析:磁体的外部的磁感线的方向是从磁体的N极到S极,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异名磁极吸引,在小磁针静止时相邻的小磁针极性是相反的。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8.如图9-1-5甲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铁块,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9-1-5乙中的( )
图9-1-5
【答案】B
【解析】条形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的部分最弱。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铁块,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是先变小再变大,所以图像B是正确的。
思路分析:了解条形磁体的磁性的分布。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学生对磁体的磁性的运用。
9.有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下,已知标有N、S的是磁铁,它们的相互作用如图9-1-6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图9-1-6
A.AB是磁铁,CD是铁棒 B.AB一定是铁棒,CD是磁铁
C.AB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D.CD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答案】C
【解析】中间的磁铁和CD是排斥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说明CD是磁铁。中间的磁铁和AB是吸引的,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铁能够吸引铁钴镍及磁性材料的性质,磁体和这些材料也是吸引的,所以AB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所以选C。
思路分析: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铁能够吸引铁钴镍及磁性材料的性质,磁体和这些材料也是吸引的,所以AB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10.我国宋代的学术著作《梦溪笔谈》中有如下一段叙述:“方家(指精通某种学问的行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不是正南方向)。”以上叙述的现象证明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并且以事实说明了地理的两极与地磁的两极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磁体 并不完全重合
【解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指南针具有指向性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地理的两极与地磁的两极并不完全重合,有磁偏角我国的宋代的沈括最早发现的。
思路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指南针具有指向性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磁偏角和地球是巨大磁体的认识。
11.两个同名磁极间的磁感线在图9-1-7中表示正确的是( )
图9-1-7
【答案】C
【解析】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判断。
思路分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体的外部磁感线的方向是从磁体的N极指向磁体的S极,所以选C。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磁体的相互作用。
12.如图9-1-8所示,一条形磁铁的周围放着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甲、乙、丙、丁,这四根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画错的是(磁针的黑端表示N极)( )
图9-1-8
A.磁针甲 B.磁针乙 C.磁针丙 D.磁针丁
【答案】C
【解析】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体的外部磁感线的方向是从磁体的N极指向磁体的S极,
在小磁针静止时相邻的小磁针极性是相反的。所以选C。
思路分析: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体的外部磁感线的方向是从磁体的N极指向磁体的S极。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磁体的相互作用。
13.一位科学家在野外考察时,发现随身携带的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在竖直方向,且N极朝下,则他所处的位置是( )
A.赤道附近 B.地理南极附近 C.地理北极附近 D.一座山顶上
【答案】C
【解析】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小磁针静止在竖直方向,且N极朝下,说明地面的极性是S极,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思路分析:利用磁体的相互作用分析问题。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磁体的相互作用。
14.两枚大头针针尖被条形磁铁的S极吸住,大头针的针帽互相推斥,这是因为( )
A.针帽这端是S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B.针帽这端是N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C.针帽这端被磁铁的N极排斥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两枚大头针针尖被条形磁铁的S极吸住,大头针的针帽互相推斥,这是因为针帽这端是S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思路分析: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的认识。
15.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B.指南针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南极出发指向北极的
D.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答案】B
【解析】磁感线是为描述磁场而假想的一些曲线,并不真实存在。指南针能指示南北是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条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发指向S极。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A、C、D错,B正确。
思路分析:磁感线是为描述磁场而假想的一些曲线,并不真实存在。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16.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1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
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
【答案】D
【解析】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含有磁性材料的物质,磁体吸引物质的种类与磁性的强弱无关。磁体能吸引一元硬币,只能说明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被吸引。
思路分析:磁体能吸引1元硬币,能说明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被吸引。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磁体的吸铁性。
17.如图9-1-9所示,将甲图的条形磁铁从中间锯断,如乙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乙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9-1-9
A.a端是N极,b端是S极,c、d两端不是磁极
B.a、b、c、d都不是磁极
C.a、c两端是N极,b、d两端是S极
D.a、d两端是N极,b、c两端是S极
【答案】D
【解析】一条磁铁从中间锯断成为两条磁铁,因原来a端是N极,b端是S极,故锯断后c端为S极,d端为N极。
思路分析:磁体在断裂处有出现两个异名磁极,所以锯断后c端为S极,d端为N极。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18.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 )
A.磁体的吸铁性 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
【答案】A
【解析】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在它的周围有了一个新的磁场,当它接近磁性水雷时,它上面用来控制引爆电路的小磁针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转动,使水雷爆炸。
思路分析: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由于磁体的吸铁性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磁体的吸铁性。
19.如图9-1-10所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磁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
图9-1-10
【答案】从地磁北极出来回到地磁南极 地磁场
【解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磁场方向是从地磁北极出来回到地磁南极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思路分析:地理的南北极和地磁的南北极是相反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磁场方向是从地磁北极出来回到地磁南极。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地磁场的了解。
20.秦始皇怕有人带兵器去刺杀他,就在宫殿的大门处安装了巨大的吸铁石(磁体),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将带兵器的人吸在大门上
【解析】利用磁体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防止身披铁甲、怀揣利刃的刺客进入.
思路分析:磁体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试题点评: 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磁体的性质的掌握。
21.根据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分别标出图9-1-11中甲、乙磁体的N、S极,并画出磁感线方向。
图9-1-11
【答案】
【解析】根据磁体外部的磁场方向是从地磁北极出来回到地磁南极,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所以甲图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乙图的磁极都是S极。
思路分析:根据磁体外部的磁场方向是从地磁北极出来回到地磁南极,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磁场方向和磁体的相互作用规律。
22.如图9-1-12所示,已知磁体周围磁感线的形状或某点所放的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
图9-1-12
(1)试在图甲中标出A、B、C三点的磁感线方向;
(2)在图乙中标出放在A、B、C三点处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以及磁针的N、S极;
(3)在图丙中标出小磁针将会发生转动的方向。
【答案】
【解析】(1)根据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再回到磁体的南极,即可画出磁感线的方向。(2)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据此可以确定磁针N极、S极。(3)磁场中某一点磁针北极所受磁力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据此可以确定小磁针的转动方向。
思路分析: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再回到磁体的南极;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磁场方向和磁体的相互作用规律。
23.磁辐射也是一种环境污染,如电视机出现的“雪花”现象,飞行器的指挥信号受干扰,一些仪器的控制失灵等,它还对人体产生危害,威胁人类健康。下列实验是人们对磁场穿透性的探究活动的记录。用如图9-1-13所示装置进行探究,研究对象有:铁片、铝片、玻璃片、木板、纸片、钢片等。将这些研究对象分别置于U形磁铁与回形针之间,探究的结果如下表。
图9-1-13
物质插入后回形针不会下落
物质插入后回形针会下落
铝片、玻璃片、木板、纸片
铁片、钢片
(1)上述探究结果说明了什么?
(2)如果要屏蔽磁场,应选用什么材料的物质?
【答案】(1)铁、钢等一类物质是磁场不能穿透的(或铁、钢等一类物质能屏蔽磁场)
(2)钢、铁等一类物质。
【解析】当将铝片、玻璃片、纸片、木板插入U形磁铁与回形针之间时,回形针不会下落,说明磁场能穿透它们。当将铁片、钢片插入U形磁铁与回形针之间时,回形针会下落,说明磁场不能穿透这些物质。要想屏蔽磁场,应选用钢、铁等一类物质。
思路分析:当将铁片、钢片插入U形磁铁与回形针之间时,回形针会下落,说明磁场不能穿透这些物质。要想屏蔽磁场,应选用钢、铁等一类物质。
试题点评:本试题说明了铁、钢等一类物质是磁场不能穿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