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一、积累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2分)
罗素说,生命是一条江,发yuán于远处,wān蜒于大地,上游是青年时代,中游是中年时代,下游是老年时代。上游明净而宛转,中游狭zhǎi而tuān急,下游宽阔而平静。2.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拼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qiānqiān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dài色的长墙。轻飞màn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梁衡《夏》) 3.即便在万木xiāo条的季节,这样宽广的庄稼地也并不因留出的庄稼而荒wú;即便在灾害的侵袭下,曾经肥沃的土地并不因给予而贫jí。只要懂得留一些感恩的庄稼在心田,在每一个平淡如水的日子,我们身边流动的总是融融春意和香chún如美酒的芬芳。
4.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qǐng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shuò 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可曾想过,那àng 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róng 炼后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jǐng和理想,níng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益的事情。 5、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正确的汉字依次填写在下面方格里。(2分)
每当五星红旗在晨风中缓缓升起时,我思绪万千:那奔腾不息的长江,气势páng bó的黄河,幅员辽阔的土地,蜿蜒盘旋的长城……此时此刻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中国国歌是世界上最雄壮最liáo liàng的歌声。6、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
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掌握广bó 知识,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要勤政lián洁,树立良好政风。特别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qīng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jí苦,为群众办实事,努力使各级政府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温家宝)7.从10月8日起,市区党政机关作息时间已tiáo 整为“朝九晚五”。学校也根据教育局统一部shǔ 作出了ān排。教育界人士认为,“朝九晚五”使部分上班族有了更多的悠xián时间,但对学生来说,还是应该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
(节选自《常州晚报》2003、9、28)8.雪野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吗?寒冷孤jì中,她怀抱一个信念取暖,等到春归大地时,她就会以两片绿叶问hòu春天,而那两片绿叶,就是曾经在雪地里轻轻的梦yì。
(节选自《有梦才有远方》 《读与写》2008年第五期) 9.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意,给拼音写汉字。(3分)
(1)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quán______释。
(2)虽然看不见,但近在咫_____尺。
(3)林晓梅正在兴头上,不断鼓励别人上台献歌,搞得像群星huì______萃的音乐会。10.在màn ⑴ 不经心的油灯之下,在比萨斜塔之diān ⑵ ,伽利略矢⑶ 志探索激励着我们;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太空,闪烁、灼热的恒星召唤着我们;在根深dì⑷固的僵化的思维模式前,罗伽·费·因格告诫我们:创新要保持一颗好奇心,qiè ⑸ 而不舍地发展灵感…… 11. 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róng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r?ngr?ng,兴高cǎi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xíng。 12.遗hàn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日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sè的汗水里。有闲情yì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xuán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选自梁衡《夏》)13.读jīnɡdiǎn 的书,kāikuò 精神的视野。读实用的书,架设生活的qiáoliánɡ 。14.在一条刚刚jùn工的石子路旁,有一个静mì的树林,林中常年笼罩着雾气,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在林间投下一个个光斑。林中还不时有胆qiè的小兔跑过。山民们常常在此休憩,领略她迷人的mèi力15.请你挑出下列写错的字并改正它。(2分)
(1)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帜从书架上搬走。错字( ),改为( )。
(2)在那儿,和旭的太阳愉悦地露着笑脸。错字( ),改为( )。 16.(1)注音、写汉字。(2分)
bì益 cù然 履行 蓦地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潜移默化 微言耸听 失魂落魄 走投无路
记忆尤新 五彩纷呈 雅雀无声 眼花瞭乱 微 危 尤 犹 雅 鸦 瞭 缭裨 猝 履(lǚ) 蓦(mò) 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冰冻的湖面上zhì下一串雪团般四处bèngjiān的清脆笑声。如今秋风又起,树枝树叶交织出金色的qiónglóng。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夜不胜凉意。2.默写。(8分)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 。
(3)晴空一鹤排云上, 。
(4)我寄愁心与明月, 。
(5)《〈论语〉八则》中孔子是这样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的:
“ , 。”
(6)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7)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 , 。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9)中秋之夜,海外求学的小明独自凭栏,对月怀远,不禁感慨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夜望月》)
(10)杨花落尽子规啼, 。
(11) ,草色遥看近却无。
(12)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何以被谥为“文”,子曰:“ , ,
是以谓之‘文’也。”
(13)人们常引用《论语》中“ , ”这个句子表示应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
(14)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 ,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5)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16)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今夜月明人尽望, ?
(18)写出苏轼《水调歌头》的最后五句: , ,
。 , 。
(19)写出苏轼《浣溪沙》中的最后两句: 。 。(20)写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你最喜欢的两个诗句:
, 。
(21)成功是明艳的鲜花,可成功的背后却是 , 。(冰心的《成功的花》)
(22)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 。(23)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
(24)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
(25) ,千树万树梨花开。狐裘不暖锦衾薄。 。
(2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
(2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28) ,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
(29)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风直到夜郎西。
(30)天街小雨润如酥, 。 ,绝胜烟柳满皇都。
(31) ,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 。
(32)子曰:“ ,可以为师矣。”子曰:“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3)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
。
(34)故渔者歌曰:“ ,猿鸣三声泪沾裳。”
(35)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36)辛弃疾《西江月》中从嗅觉和听觉角度来写夏夜之景的句子是:
, 。(37)晴空一鹤排云上, 。
(38)请写出描写春雨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 。(3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0)等到快日落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微微露出点粉色。
(41)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
(42)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4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44)《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一词里依靠听觉和嗅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请写出2例包含“狼”的成语、谚语或名言。(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 ,我言秋日胜春朝。 ,便引诗情到碧霄。
(47)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运用比喻描写早春美景、突出春雨可贵的句子是: , 。
(48)辛弃疾的《西江月》“ , ”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
(49)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
(50)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 。 (51)旧时茅店社林边, 。
(52) ,便引诗情到碧霄。
(53)学而不思则罔, 。
(54) ,闻道龙标过五溪。
(55)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作为主人的我们,可以用《论语》中的“ , ”表达我们对八方来客的欢迎之意。
(56)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 ,微微露出点粉色。(57) ,草色遥看近却无。
(58) ,可以为师矣。
晴空一鹤排云上, 。
(59) ,听取蛙声一片。
(60)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孔子《论语》中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6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62)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63)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6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5) ,可以为师矣。(《论语》)
(66)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67)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的诗句是“ , ”。读 书 文 摘 卡
书 名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 者____马克 吐温___________________
类 别 ______小说 _______________ 译 者 贾文浩 贾文渊
内容摘录 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欣赏的人物及理由
3.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文摘卡”制作完整。(4分)如,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下面是某同学作文的一个片断,按要求加以修改。(4分)
语文学习的基础在于积累,厚积才能薄发。读、写是语文的两翼;少读,对语文教育来说是釜底抽薪。怎样积累呢?首先,应培养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即可以写心得,也可以摘录优美词句。其次,养成查字典的习惯。第三,坚持练字。语文能力也是写字的一种表现。总之,积累多了,自然会文思泉拥。
⑴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
应改为 应改为
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5.请修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话,使它变成分寸得当、生动形象的温馨提示。(2分)
⑴高速公路警示语:违章超载,惹祸遭灾。
⑵会议室警示语:会议期间,禁止使用手机。
写字也语文能力的一种表现。“即”“既”高速公路警示语: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不要违章超载!会议警示语:为了大家更好地参加会议,请暂时让你的手机休息一会儿!拥涌
5.下面划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5分)
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对纸质图书的命运,无论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②随着整个社会浮燥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③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映证。
(1)句①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 。
(2)句②中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 。
(3)句③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4)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 改为 。“好比”与“如同”删去其中一个删掉“使”字将“追逐”,“青睐““燥”“躁““映”“印”6.下面是某同学的作文片段,请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不得超过6处。(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一阵微风吹来,碧绿的池水泛起阵阵波涛,使人心旷神怡。池边的花坛里胜开着牡丹、月季、芍药,它们虽然开得那么热烈,但是一朵比一朵美丽,还不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水池,这花坛,还有远处的假山、凉亭、树木,一幅美丽图画。6.(1)“波涛”改成“波纹”或“涟漪”;(2)“使人心旷神怡”调至最后;(3)“胜开”改成“盛开”;(4)“虽然,但是”改成“不但,而且”;(5)删去“扑鼻而来”;(6)“一幅”前加“构成”。(4分,改对1处得1分)3.学校围绕“营造书香校园”的主题,准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假如你参与这次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请阅读下面的“相关链接”,说说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2分)
相关链接:图书漂流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欧洲的一种好书共享方式。不用借书证,不用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书友在自己书的扉页上贴上“漂流”的特定标签,然后投放到公共场所,取书的人阅读后按标签提示,再把该书自动投放到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一本书以随机的方式被素不相识的人传阅,让志趣相投者可能因此结为好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让“图书漂流”活动能正常、持久地进行下去,请你为“图书漂流标签”设计一句温馨提示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位作者写了一首诗《0的断想》:0是谦虚者的起点,骄傲者的终点;0的负担轻,但任务最重;0是一面镜子,让清醒者重新认识自己;0 是一只救生圈,让糊涂者随波逐流……请你发挥想像,再续写两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传递知识,让书香远播。②以书为媒,广交朋友。③传递文明,传递诚信,传递和谐。④好书共享,经济实惠。①让我遇到更多像你一样喜爱我的朋友吧!②你不是我的终点站。③我的愿望是漂流。0是强者的发动机,是懦夫的坟墓。0是智者的天堂,是愚者的地狱。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项为之强( ) (2)常蹲其身( )
(3)凹者为壑( ) (4)鞭数十,驱之别院(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0.写出第三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选文内容,用两个四字短语写出产生物外之趣的条件。(2分)阅读《幼时记趣》选段,完成18—21题。(共8分) 花纹 比慢慢地喜悦的样子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
(觉得它们)是鹤了。观蚊成鹤:群鹤舞空、鹤唳云端;神游山林;鞭打蛤蟆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童心,观小为大、想像奇特的童趣。(三)阅读《幼时记趣》选段,完成18—21题。(共9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必细察其纹理( ) (2)私拟作群鹤舞空( )
(3)徐喷以烟( ) (4)怡然自得(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20. 课文写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请依次概括三件在下面方格内。(3分)
21. 文中所叙“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2分)
花纹比慢慢地喜悦的样子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观蚊成鹤:群鹤舞空、鹤唳云端;神游山林;鞭打蛤蟆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童心,观小为大、想像奇特的童趣(二)读沈复《幼时记趣》中的一段话,回答10-14题。(13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视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10.解释加点的字。(2分)
(1)拟( ) (2)强( )
(3)素( ) (4)唳( )
11.翻译划线句。(4分)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作青云白鹤观
12.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请概括回答。(2分)
13.“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这句话既是夸张又是比喻,为什么这样说?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4.作者小时候把蚊子联想成鹤,二者有何相像之处,你曾把蚊子比作过什么?(2分)
(三)阅读《三峡》一文,完成19—23题。(共14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略无阙处 ( ) ②虽乘奔御风 ( )
③良多趣味 ( ) ④属引凄异 (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1.李白诗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与本文中的哪一句描写的山峰特点相同?请用一个字概括这一特点。(2分)
22. 你认为文中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3. 水的流量、流速、落差等都是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必需要考虑的因素,请你从文中找出“三峡适合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的两个依据(先写出原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说明)。(4分)
同“缺”这里指奔驰的快马确实、实在这里是连续的意思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特点是“高”或“险”。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渲染悲凉情怀,表现旅人的哀愁。理由之一:水流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之二:流量大原句:夏水襄陵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 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钱氏据两浙时 ( ) (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
(3)但逐层布板讫 ( ) (4)人皆伏其精练 (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20.请你用文中的原话分别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和“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4分)
21.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4分)
统治派终了,完毕通“服”佩服.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未布瓦,上轻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文中“笑”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 。同时流露出他的内心世界是:对解决塔动这件事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有对匠师无能的嘲笑。阅读《梵天寺木塔》,回答问题。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请你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意思。(4分)
(1)患其塔动( ) (2)贻以金钗( )
(3)钱帅登之( ) (4)乃以瓦布之( )
2、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课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详略得当,记叙喻皓的语言和塔身稳固的原因较详,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略写,你能说说这样处理详略的好处吗?(2分)
记叙喻皓的语言和塔身稳固的原因较详,这样便于体现喻皓技艺的高超,交代清楚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因此一笔带过,略写。这样安排详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嫌,担心。赠给。指正在建造的木塔用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从前有个书呆子绰号“全信书”,成天埋在书堆里。一天,读书时脚上的鞋被炉火烧着了,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忙去找书本。书上说,桔能降火。他忙拿起一个大桔子就咬,滴下的汁水把鞋上的火灭了,书呆子大喜。但鞋头已被烧出大洞。于是他上街买鞋,走到半路,想起尚未找到文字根据,忙奔回家中,从书箱里找出家父留下的书简,上面写着他穿六寸鞋子。于是定要掌柜给他六寸的鞋,掌柜无可奈何地把鞋拿给他。书呆子使劲穿进去,鞋破了,脚趾露在外面。掌柜拿过书简仔细看,上面写着:“吾儿七岁,着鞋六寸,脚随人长,步步前进。”书呆子断章取义,迷信书本,仍旧穿着那双六寸的鞋子回去了。
16.解释下列短语的意思。(2分)
⑴至之市( ) ⑵已得履 ( )
⑶及反 ( ) ⑷遂不得履 (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⑴何不试之以足?
⑵宁信度,无自信也。
18.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说说郑人和书呆子的愚蠢表现。(4分)
⑴郑人愚蠢的表现是
⑵书呆子愚蠢的表现是
19.结合郑人和书呆子买鞋的故事,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写出两点感悟。(2分)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已经拿到鞋子等到(他)返回集市时终于没有买到鞋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⑵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郑人愚蠢的表现是:买鞋不用脚试,却把量的尺码当作衡量鞋子是否合脚的惟一依据。鞋子着火不用水灭,而把书本上的“桔能降火”理解为桔子能灭火;断章取义,迷信书本,现在明明要穿十寸的鞋,却非穿七岁时才合脚的六寸的鞋(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布,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7.根据语境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1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2分)
(1)而置之其坐(____同____) (2)反归取之(____同____)
19.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1分)
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分)
21.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量(量长短)尺寸(量好的尺寸)到(往)……去尺寸(1)书本上的东西并不一定可靠。根据现实的需要大胆地试,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2)理论要和实际相结合。(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干任何事情都要机智灵活。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画龙点睛、狐假虎威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座” “坐”“返”“反”(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对上阕“起舞弄清影”一句读者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月下起舞,一种认为是月宫起舞。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请结合课文回答)(2分)
23.在文中横线上按原文填写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2分)
24.请你再写一句咏月的古诗句。(课内外皆可)(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月下起舞”理由:①小序“欢畅达旦,大醉”,说明作者是喝醉了酒才迷迷糊糊跳起舞来。②小序中“大醉”,说明作者已神志不清,“恐”字说明作者酒后“欲乘风归去”的矛盾心理。“清影”正确写出了作者月下独舞的郁闷难排冷清孤单的心情。(2)“在月宫中起舞”的理由:①“我欲乘风归去”说明作者因想超脱尘世而向往月宫,在月宫中起舞与作者的想象正相吻合。②“何似在人间”说明月宫比不上人间。作者想象在月宫中起舞,但又觉得孤独冷清,最后才决定回到人间。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①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②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略无阙处( ) (2)自非亭午夜分( )
(3)虽乘奔御风( ) (4)素湍绿潭(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19.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本文第一层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入云。
B.本文第二层写水势,先写水之美,后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0.有人认为三峡“壮美”,有人却说三峡“秀美”,请依据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3分)
同“缺”,缺漏如果奔驰的快马急流的水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实在是趣味无穷B应为“先写水之盛,后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美“壮美”或者“秀美【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2分)
(1)至于夏水襄陵( ) (2)属引凄异( )
(3)方为秋田之害( ) (4)岁以大穰(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甲文回答:三峡的山和夏水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各用几个词语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根据乙文内容,为下面的句子配上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2分)
上句:猿 猴 声 回 荡 山 谷, 凄 凉 悲 哀 。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上,漫上连续不断正当,正在庄稼大丰收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它们)遇到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部被咬成两段山:长、多、高、陡;夏水:迅疾(湍急)、水位高。傍不肯剿灭害虫,迅速彻底。(三)《三峡》(1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至于夏水襄陵 ( ) (2)飞漱其间 ( )
(3)略无阙处 ( ) (4)属引凄异 (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各句的主要意思。(4分,选做两句,每句2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0.三峡工程的全线竣工,预示着三峡景观将发生了巨变。如果用一副对联抒写三峡今昔的变化,下联描绘今天的三峡景观,请你根据上文内容为它拟写一个上联。(2分)
上联:
下联:看今朝高峡平湖路畅达
19.填表:建长江三峡水力发电站,主要有三个理由,请你找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以及相对应的理由。(3分)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水流急忆往昔重岩叠嶂船(道)难行 21.引用当地流行的渔歌结束全文,有什么表达效果?说说它与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的情感相同吗?(4分)
引用渔歌结束全文能渲染秋天凄凉的气氛,并从侧面表现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1分) 表达的意境不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诗句没有凄凉之义,表达的欢快心情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略无阙处( )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3)飞漱其间( )
(4)林寒涧肃( )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3.从作者对三峡“春冬之时”的描写可看出,三峡的景色迷人。但作者结尾却引用了“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样的诗句,让人感觉一丝悲凉。你觉得作者引用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4分)
完全如果冲荡寂静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仍然)不认为快。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我认为是合适的,春冬的三峡给人美感,而作者引用诗句是告诉人们秋天的三峡给人悲凉的感觉,说明三峡四季会给游人不同的感受。与“良多趣味”一致。所以我认为合适。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略无阙处( ) (2)沿溯阻绝( )
(3)乘奔御风( ) (4)空谷传响(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5分)
①
②
19.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2分)
夏水:暴涨迅疾 → 春冬: → 寒秋: 完全没有逆流而上这里指奔驰的快马回声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林寒涧肃阅读《以虫治虫》,完成18——22题。(14分)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8、给加点字注音。(2分)
其喙有钳( ) 岁以大穰( )
19、给加点字解释。(6分)
庆州界生子方虫( ) 方为秋田之害( )
悉为两段( ) 岁以大穰( )
其喙有钳( ) 其虫旧曾有之( )
20、翻译下面句子。(2分)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21、“以虫治虫”中两个虫分别指什么?(2分)
22、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治病虫害方面有很多方法,我们还需要生态防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范围正都年成它的这种前“傍不肯后“子方虫”。24.从小到大,作为学生,上课已不计其数:有在学校,老师给你上的课;有在家庭,父母给你上的课,有在社会,陌生人给的上的课。也许你已不记得每堂课的内容,但总有那么几堂课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让你记忆犹新。请以“ 的一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40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的一课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时候,他们的成长需要关心爱护,需要教育引导,需要批评鼓励,需要宽松净化的环境,需要……
请以“我们年少,我们需要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完整;②说真话,书真情,不少于400字。进入初中,同学们愉快地走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在体验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 ? ?请以“在 ? ? ? ? ? ?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沟通、鼓励、合作……),使题目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24.我们初中学生正是风华正茂,生气勃勃,头脑里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请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好想有自己的一个小天地”、“我好想当一名解放军”、“我好想飞上月球”、“我好想做一名科学家”。字数不少于600。题目:“我终于战胜了 (困难、胆怯、粗心、自己……)”以下三题任选一题作文。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1、在人生的旅程中,你已经走过了十三、四个春秋。在这十几年里,一定有一件事情,使你一想起它来,心就怦怦地跳,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或者高兴得手舞足蹈,或者愤恨得怒目圆睁,或者惊讶得目瞪口呆,或者羞愧得无地自容,或者忧郁得缠绵悱恻……请自选上述一个角度,自拟题目,把这件事如实地写出来,要敞开心扉,抒发心曲,把内心深处的感触写出来,写得越生动越具体越深刻越好。不少于450字。
2、题目: 的风景。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写景的文章。要写出景物的特点,描绘具体。不少于450字。
3、想象是科学进步的先导,是人类创造的源泉,是个人创新的智慧之光。假如《论语》中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孔子来到你们学校,你和你的同学、老师会与孔子进行怎样的交流。请以“与孔子对话”为话题, 21、以“美好的瞬间”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30分)
1.作文题目:(1)假如我_______________
(2)我与名著
2.要求(1)以上题目,任选一个。如选题目(1),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想象合情合理、富有新意并注意点面结合。(3)语方言通顺,有真情实感。(4)标点符号书写要规范。(5)字数600字以上。20.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 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以初中生活为素材。③要写出真情实感。
带给我快乐20.今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从小就梦想遨游太空的航天员翟志刚身穿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我 的 梦 在人生的旅程中,你已经走过了十三、四个春秋。在这十几年里,一定有一些事情,使你一想起来,心就怦怦地跳,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或者高兴得手舞足蹈,或者愤恨得怒目圆睁,或者惊讶得目瞪口呆,或者羞愧得无地自容……
请自选角度,以“那一件令我 的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要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③要有具体的情节。
那一件令我 的事5.阅读材料,模仿示例对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作一简要介绍。(3分)(不超过100字)
材料: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又称“王右军”。他于西晋末年生在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临沂),童年及少年时代经历过社会动荡,颠沛流离。他的书法初学卫夫人,后来博览前代名家书法,于是改变初学,采择众长,勤奋练习,终于兼通诸体,开创出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书风。他对书法艺术发展贡献巨大,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王羲之的楷书、行书、草书都写得很好,他的传世名帖,楷书有《乐毅论》《黄庭经》,行书有《兰亭序》《丧乱》,草书有《十七帖》《上虞帖》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素有“天下行书第一”美誉的《兰亭序》了。
示例:颜真卿(708—784),字清臣,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至平原太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他的颜书对后世影响极深,有“学书当学颜”之说,最著名的作品有楷书《多宝塔碑》和行书《祭侄文稿》。
王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西晋琅邪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开创了独具个性的书风,对书法艺术发展贡献巨大,被尊称为“书圣”。代表作有“天下行书第一”的《兰亭序》。(3分。主要得分点为“西晋人”“王右军”“贡献巨大”“书圣”和“兰亭序”等)22.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善良的人,眼睛里闪烁的是慈爱的光芒;卑鄙的人,眼睛里放射出的是邪恶的寒光;坚强勇敢的人,眼睛里充满执着和自信;懦弱胆怯的人,眼睛里流露的是畏惧和惊恐。透过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请以“ 的眼睛”为题,谢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二)应用文写作(4分)
2003年4月7日下午,永新中学团委会在该校第二会议室召集各年级团支部书记和委员开会。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说:“后天下午四点半支部书记还到这儿来开会。今天有两个年级的同学外出参观,人到得不齐,请互相转告一下,明天我们再出一个正式通知,到时候都要来,别迟到了。散会!”
请根据上述内容代该校团委会拟写一个“通知”。要求格式正确,内容清楚完整,语言简洁准确。 通 知
各班团支部:
4月9日下午4点半在第二会议室召开团支部书记会议,请准时出席。
永新中学团委会
2003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