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态变化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物态变化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9 22:3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常州·八年级期末)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在1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时(  )
A.27℃ B.30℃ C.32℃ D.37℃
2.(2022·江苏泰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意大利物理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由长颈玻璃瓶侧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
B.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液面降低
C.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2022·江苏连云港·八年级期末)放在燃气灶上的一锅水在加热时慢慢变少,因为水发生了(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4.(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末)江都地区入冬后,我们常将教室门窗紧闭。早晨我们常看到窗户上“模糊一片”,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模糊一片”是液态小水珠
B.“模糊一片”与口中呼出“白气”形成原因相同
C.“模糊一片”通常在窗户外侧
D.通常教室北侧窗户上“模糊一片”现象更为明显
5.(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末)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铁 钢 铜 金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10
A.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 B.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
C.在-265℃时氮是液态 D.-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6.(2022·江苏常州·八年级期末)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趣味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表面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 B.
C. D.
7.(2022·江苏南京·八年级期末)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放热的是(   )
① 金属盘下水滴变多
②烧杯中冰变少
③ 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
④碘锤中碘颗粒变少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8.(2022·江苏镇江·八年级期末)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冰雪消融
B.雾凇的形成
C.露珠的形成
D.干冰变小
9.(2022·江苏南京·八年级期末)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其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10.(2022·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是水循环过程中水常见的三种状态,某同学据此画出了水的三态变化图,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代表水的三种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冰,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是冰,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C.乙是水,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D.丙是水蒸气,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二、填空题
11.(2022·江苏常州·八年级期末)如图甲、乙、丙所示,三支温度计的液柱示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12.(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_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_热(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13.(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末)在织布厂里,用干湿泡湿度计显示湿度.干湿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构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_________ ,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的示数 _________ ,在相同室温的条件下,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值越大,就表明室内空气越 _________ (填“干燥”或“潮湿”).
14.(2022·江苏苏州·八年级期末)在汽车行业,“热融紧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①利用电动工具使螺钉高速旋转并压向金属板材;②螺钉尖端与板材表面摩擦生热,板材局部 ___________(物态变化名)变软,螺钉尖端仍然坚硬,摩擦生热的能量转化方式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___________冲程相同;③螺纹完全拧入板材后螺钉停止转动,板材局部 ___________(物质变化名)牢牢套住螺钉,利用该技术,铜螺钉可以拧如表格中 ___________物质制作的板材。
物质 熔点/℃
铁 1535
铜 1083
铝 660
15.(2022·江苏泰州·八年级期末)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 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原因是 _____ .
三、实验题
16.(2022·江苏苏州·八年级期末)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下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实验室提供了一块比烧杯口稍大的圆形硬纸板,两名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a、b,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甲所示,剪裁合适的是______(选填“a”或“b”),理由是______;
(2)实验时,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3)图乙、丙是同学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其中图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分析该图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还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
17.(2022·江苏泰州·八年级期末)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第一组的同学在组装器材时,发现有问题(如图中甲),应适当将 ______ (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调整好后,当水温上升到90℃后,小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_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______ ;
(3)实验时,观察到烧杯口上方M处比N处出现的“白气”更浓,其原因是M处气温更 ______ (选填“高”或“低”);
(4)第二、三组的小明、小红两名同学的实验装置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图丙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使水沸腾,小明用的时间明显比小红用的时间要少,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
A.气压比小红周围环境的低 B.水的质量比小红的小 C.初温比小红的高
(5)实验计时第9min,发现有一位同学的装置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如图丁所示情景,这位同学是 ______ (选填“小明”或“小红”)。
18.(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此物质一定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为______℃,在10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2)把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物质______,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固体物质的上表面;
(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min后继续加热,该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______。
19.(2022·江苏常州·八年级期末)小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乙图是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温度与时间的图像。
(1)甲图中对试管的加热方法叫______,优点是______;
(2)乙图中,该物质的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______(用字母表示)段,此过程中该物质______(吸热/放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该物质的凝固过程对应图线中的______(用字母表示)段,此过程中该物质______(吸热/放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实验发现该物质是______(晶体/非晶体);
(3)乙图中第14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
20.(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图甲是某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此时应适当将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进行调整;
(2)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3)图乙、丙是小组同学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其中______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 oC。分析该图还可知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______。
四、综合题
21.(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物体的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的特性,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样的特性。
物体受热时它的变化能力以单位温度变化导致的长度量值的变化来衡量,用热膨胀系数来表示,各物体的热膨胀系数一般不同,物体的膨胀长度=热膨胀系数×原长×温度变化。
查阅资料发现,金属在受热膨胀时伸长的长度是有规律的,下表是在室温为20℃时分别对长为1m的铜丝和铁丝加热所获取的数据。
金属材料 升高的温度 T/℃ 伸长的长度 L/mm
铜 5 8.75
10 17.5
20 35.0
铁 5 6.1
10 12.2
20 24.4
(1)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是______;
A.给气球吹气,气球鼓起
B.踩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重新鼓起
C.温度计插入冷水中,温度计内液柱下降
D.刚煮熟的鸡蛋放到冷水中,鸡蛋壳容易剥开
(2)分析表中数据,原长相同的铜丝和铁丝升高相同的温度后,______的长度长;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热膨胀系数的单位是℃
B.任何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C.不同物体的热膨胀系数是相同的
D.同一金属丝受热膨胀时,伸长的长度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了铜丝受热时伸长的长度 L与升高的温度 T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请在甲图画出铁丝受热时 L与 T的大致图像; _______
(5)如图乙所示,是用铜和铁做成的双金属片,a端固定,对金属片均匀加热,产生的形状可能是丙图中的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则该温度计每一格表示的温度为
起始温度为5℃,所以读数为32℃时的格数为
所以此时对应的实际温度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解析】此温度计玻璃瓶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根据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球形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迫使红色液柱向下降,并且外界温度越高,红色液柱越向下.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故A、D、B错误;
故【答案】C
3.B
【解析】锅中的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减少,是部分液态的水吸热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此过程叫汽化,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解析】A.“模糊一片”是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模糊一片”与口中呼出“白气”都是液化形成,因此形成原因相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室内水蒸气在窗户上液化,因此“模糊一片”通常在窗户内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教室北侧窗户比南侧窗户光照时间更短,温度更低,水蒸气液化更明显,所以北侧窗户上“模糊一片”现象更为明显,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解析】A.铜锅的熔点是1083℃,钢块的熔点是1515℃,要想熔化钢块,铜锅的温度至少是1515℃,但是这时铜锅已经熔化了,所以不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A错误;
B.铁水的温度高于1535℃,金块的熔点是1064℃,金块掉入铁水中,金块的温度能达到1535℃以上,这超过金块的熔点,金块会熔化,B正确;
C.固态氮的熔点是-210℃,-265℃时,氮的温度低于熔点,固态氮不会熔化,不是液态,C错误;
D.固态水银的熔点是-39℃,-40℃的气温低于固态水银的熔点,水银是固态,不会热胀冷缩,所以40℃的气温不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D错误。
故选B。
6.D
【解析】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形成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因为冰是晶体,因此从图中找出晶体的凝固图象即可。
A.由图知,液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熔点为0℃,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冰的熔化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液体温度降低到0℃时,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冰的凝固特点,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解析】①金属盘下的水滴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由气态变为液态,液化放热;②烧杯内的冰变小,是冰的熔化现象,由固态变为液态,熔化过程吸热;③推动活塞乙醚变多,是气体乙醚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④碘粒变少是碘的升华现象,是固态变为气态,升华吸热。放热的是①③,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解析】A.冰雪消融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雾凇的形成是水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C不符合题意;
D.干冰变小是固态二氧化碳直接变为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是升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解析】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解析】由图知:乙到丙吸热,丙到甲放热,所以乙为固态,丙为气态,甲为液态。乙到丙是升华过程,需要吸热;丙到甲是液华过程,会放出热量;甲到乙是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 ﹣14 34 36.5
【解析】[1]甲图中,温度计上一个大格(代表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20”在“1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14℃。
[2]乙图中,温度计上一个大格(代表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30”在“40”的下方,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34℃。
[3]丙图中,温度计上一个大格(代表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液柱最高处略低于37℃,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36.5℃。
12. 汽化 液化 放
【解析】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时,瓶中的水吸热会发生汽化现象,水变成水蒸气,瓶内的水减少;
烧瓶中汽化的水蒸气上升遇到温度较低的金属盘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该变化过程需要向低温物体放热.
13. 吸热 低 干燥
【解析】干湿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构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吸热,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的示数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低时,即空气干燥时,水分蒸发快,而空气潮湿时水分蒸发慢,所以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值越大,说明湿的温度计包的湿布蒸发的快,即空气较为干燥.
14. 熔化 压缩 凝固 铝
【解析】[1]螺钉尖端与板材表面摩擦生热,板材局部吸热熔化,会变软。
[2]摩擦生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和压缩冲程相同。
[3]温度降低,液态变固态,是凝固。
[4]螺钉不能熔化,只能板材熔化,所以铜螺钉熔点高于板材,故只能是铝。
15. 升华 熔化 见解析
【解析】甲图,在水中加热,水的温度约为100℃,碘的熔点为113.7℃,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
图乙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高于碘的熔点,碘吸热可能熔化.
16. a 乙中b孔是在纸板边缘剪孔,放入温度计后,温度计的玻璃泡会接触到烧杯侧壁 缩短到达沸腾的时间 乙 99 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1)[1][2]乙中b孔是在纸板边缘剪孔,放入温度计后,温度计的玻璃泡会接触到烧杯侧壁,从而导致测量温度不准确,故剪裁合适的是a。
(2)[3]实验时,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热水的温度高于冷水的温度,水可以更加快速到达沸腾的温度,缩短到达沸腾的时间。
(3)[4]水在沸腾前,底部温度较高,底部少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冒出时,一部分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上层温度较低的水,放热液化,所以气泡变小,因此图丙是沸腾前的情形,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下层和上层的温度都保持不变,气泡上升时,由于液体压强的变小,气泡不断增大,所以图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5][6]由图像可知,水的温度停留在99℃不变,则水的沸点是99℃,且随着时间的变化,水继续吸收热量,水的温度保持在99℃不变,则水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7. A处向上 98 吸热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低 C 小红
【解析】(1)[1]甲图中,酒精灯使用外焰加热,B的位置合适,需要调节A处,使温度计向上移动,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被测液体中,所以应适当将A处向上调整。
(2)[2][3]由图乙可知,当水的温度到了98℃后就不再升高,说明此时水是沸腾的,沸点为98℃;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3)[4]水沸腾时,烧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杯口上方M处比N处出现的“白气”更浓,其原因是M处温度较低,水蒸气更易放热液化成小水滴。
(4)[5]由图像知,小明水的初温比小红水的初温高,所以水沸腾小明用的时间明显比小红用的时间要少;沸腾时沸点相同,说明环境气压相同;另外小明和小红实验中升温曲线平行,说明升温快慢相同,又能说明水的质量相同。
故选C。
(5)[6]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因此丁图是沸腾前的现象,由图像丙可知,小明的实验从8min开始沸腾,小红的实验从12min开始沸腾,所以实验计时第9min,小红的还没有沸腾,故图丁所示情景是小红的。
18. 晶体 80 固液共存态 需要 受热均匀 高于 见解析
【解析】(1)[1][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熔化时有固定的温度,是晶体;它的熔点为80℃。
[3][4]由图乙可知,在1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晶体熔化时需要吸热。
(2)[5]把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是采用水浴法加热目的是为了使固体物质受热均匀。
[6]采用水浴法加热时烧杯中的水面应高于试管中固体物质的上表面。
(3)[7]由图乙可看出,加热20min后烧杯内的水开始沸腾,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试管内物质的温度不能再上升。
19. 水浴法 受热均匀 BC 吸热 EF 放热 晶体 固液共存
【解析】(1)[1][2]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优点是使得物质受热均匀,并且温度变化比较缓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3][4][5][6][7]由图像可判断,该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C段处于熔化过程。其熔点为45℃;该物质在EF段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EF段处于凝固过程。其凝固点为45℃;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的,所以此物质是晶体。
(3)[8]图中EF段表示的是凝固过程,14min时物质处于凝固过程中,则14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0. A处向上 秒表 乙 98 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1)[1]由于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需要将温度计向上调整,即将A处向上调整。
(2)[2]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和水的温度,因此需要用到秒表和温度计,图中已经有温度计,因此还需用到的工具是秒表。
(3)[3]水在沸腾前,底部温度较高,底部少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冒出时,一部分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上层温度较低的水,放热液化,所以气泡变小,因此图丙是沸腾前的情形;水沸腾时,容器中不同深度水温相同,不同部位的水都会汽化为水蒸气,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大,故图乙是沸腾时现象。
(4)[4][5]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98℃,且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21. A 铜丝 D B
【解析】(1)[1]A.给气球吹气,则气球内气压增大,大于球外气压,于是气球鼓起,所以气球的鼓起不是热胀冷缩引起的,故A符合题意;
B.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受热膨胀而重新鼓起,所以这是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插入冷水的温度计,其玻璃泡中的液体受冷收缩,于是温度计内液面下降,这是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煮熟的鸡蛋,无论是蛋壳还是壳内蛋白质都处于膨胀状态,放到冷水后,鸡蛋壳受冷收缩不明显,而壳内蛋白质受冷收缩明显,于是明显收缩的蛋白质会与蛋壳分离,所以这是热胀冷缩引起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由表格数据知,原长都是1m的铜丝和铁丝在温度升高5℃、10℃和20℃时,伸长的长度分别为:8.75mm和6.1mm、17.5mm和12.2mm、35.0mm和24.4mm,那么原长相同的铜丝和铁丝升高相同的温度后,铜丝的长度长。
(3)[3]A.由题意知,物体的膨胀长度=热膨胀系数×原长×温度变化,而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为m,温度单位为℃,那么热膨胀的系数单位为,故A错误;
B.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但不能说所有物体都具有此特性,故B错误;
C.由实验数据知,铜和铁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那么不同物体的热膨胀系数一般不同,故C错误;
D.由表格数据中,铜的每一组对应的伸长的长度与升高的温度的比值不变,都为1.75,而铁的每一组对应的伸长的长与升高的温度的比值不变,为1.22,那么同一金属丝受热膨胀时,伸长的长度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4)[4]由第(3)小题的D选项分析知,铜丝与铁丝伸长的长度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且铜丝对应的比值比铁丝的大,那么铜丝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铁丝的热膨胀系数。所以在 L与 T中,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且铁丝的直线的倾角比铜丝的小,作图如下:
(5)[5]由图乙知,在加热前,ab段两金属丝的长度相同,cd铜丝比铁丝短,而在升高相同温度时,铜丝的伸长长度比铁丝的长,那么对金属片均匀加热后,ab段一定是向下伸展,所以产生的形状可能是丙图中的B。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