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9 23:0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镇江·九年级期末)下列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剪刀
B.钳子
C.镊子
D.瓶起子
2.(2022·江苏无锡·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钩码各向内移一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3.(2022·江苏扬州·九年级期末)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匀连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最费力的是(  )
A. B.
C. D.
4.(2022·江苏盐城·九年级期末)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调换座位,下列所描述的情境中,人对物体一定做功的是( )
A.甲抱着一叠课本原地不动
B.乙推着一张空课桌在教室地面上前进
C.丙提着一只书包从教室前排走到后排
D.丁在推一张堆满课本的课桌,却没能把它推动
5.(2022·江苏徐州·九年级期末)一名普通九年级同学教室在三楼,估算他从一楼走上三楼做功最接近于(  )
A.30J B.300J C.3000J D.30000J
6.(2022·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体重较小的小明与体重较大的爸爸同时从一楼步行上楼回四楼的家,小明先到四楼。关于他们上楼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的功率一定比爸爸的功率大
B.小明的功率一定比爸爸的功率小
C.小明的功率可能等于爸爸的的功率
D.小明做的功可能比爸爸做的功多
7.(2022·江苏宿迁·九年级期末)初三体能测试中,某同学1min内绳跳120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约为5cm,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  )
A.5W B.50W C.500W D.5000W
8.(2022·江苏苏州·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空中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则(  )
A.W1>W2,P1>P2 B.W1C.W1=W2,P1>P2 D.W1=W2,P19.(2022·江苏南京·九年级期末)用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它们匀速提起货物,在绳自由端施加竖直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物重分别为G甲和G乙,物体被提升高度分别为h甲、h乙,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
A.若F甲=F乙且G甲=G乙,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B.若F甲=F乙且h甲=h乙,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C.若G甲=G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D.若F甲=F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10.(2022·江苏连云港·九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功率、机械效率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二、填空题
11.(2022·江苏扬州·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________点倾翻.已知AB长40cm,AC长30cm,室外机的重力为300N,正好处在AB中点处,则A处螺钉的水平拉力为______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室外机应尽量______(填“靠近”或 “远离”)墙壁.
12.(2022·江苏淮安·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由滑轮、立柱和轮轴组成,搬运巨型石块的机械中,滑轮的作用是 _______ ,轮轴的作用是 ______ 。
13.(2022·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用绳和木棍体验“滑轮组”威力的实验,该实验说明了使用滑轮组能 _____。
14.(2022·江苏南京·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大小为50N的力F,在10s内将物体A匀速提升了0.4m,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0%,则拉力F的功率是 _____W,克服物体A的重力所做的功为 _____J;上升的过程中,物体A的动能 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机械能 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其他条件不变,相同时间将物体匀速提升1m,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2022·江苏宿迁·九年级期末)如图,重为150N的物体在大小为4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了10m,所用的时间为20s,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 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 W。
16.(2022·江苏无锡·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为8m,斜面高为4m。小南同学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8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600N,绳重不计。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斜面对物体施加的摩擦力为______N。
三、作图题
17.(2022·江苏无锡·九年级期末)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18.(2022·江苏盐城·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1为动力F1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动力F1的示意图和F2的力臂。
19.(2022·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AOB部分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请画出作用在手柄A点动力F1的动力臂l1和B点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20.(2022·江苏苏州·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A处或B处的虚线框内添加一个滑轮,利用三个滑轮组成滑轮组,要求使用时最省力添加滑轮并完成滑轮组绕法.
( )
21.(2022·江苏常州·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小明要将购物车推上台阶,需要在车把手上A点(大黑点)处施加一个斜向下的力。已知购物车的支点在O点(小黑点),请在图中A点处画出最小的力F1及对应的力臂l1。
四、实验题
22.(2022·江苏扬州·九年级期末)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每格长度等距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重力均为0.5N的钩码若干个。
  
(1)杠杆安装好后处于如图甲所示的静止状态,此时的杠杆是否平衡?______(选填“是”或“否”);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边移动(选填“左”或“右”);
(2)如图乙所示,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将杠杆的两侧钩码都向支点移动一格,那么杠杆的______(选填“左”或“右”)端下沉;
(3)若将右侧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依次将弹簧测力计挂在从1到5的位置竖直向下施加拉力,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按1到5的顺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逐渐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F与其力臂l大小变化关系的是______;
(4)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当钩码悬挂在杠杆上______(选填“A”、“B”、“C”或“D”)点时,杠杆在图示的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
23.(2022·江苏南京·九年级期末)利用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4个钩码,在B点挂______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3)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如图丙所示,不断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其力臂l1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方形面积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其原因是______。
24.(2022·江苏淮安·九年级期末)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序号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2.2 30 90.9%
4 6 10 2.2 45 90.9%
(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______运动;
(2)如果在第一次实验时,忽略绳重和摩擦,可以计算出动滑轮的重为______N;
(3)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4)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所受重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______。
A.增大绳重
B.减轻动滑轮重
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25.(2022·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小明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提出了以下猜想:
A.对于同一个斜面,是不是所推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呢?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红用木板搭成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次序 斜面倾角 物重G/N 拉力F/N 斜面高度h/m 斜面长度s/m 有用功W有/J 总功 W总/J 斜面机械效率η
1 30° 3 2.5 0.6 1.2 1.8 3 60%
2 30° 5 4.2 0.6 1.2 3 5.04
3 42° 3 2.8 0.8 1.2 2.4 3.36 71%
(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 _____拉动木块,此时的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和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η=_____;
(3)对比实验1、2的数据可以用来验证猜想 _____,细心的小明发现第2次实验中的额外功大于第1次实验中的额外功,你认为可能是 _____变大的原因造成的;
(4)对比1、3两次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五、计算题
26.(2022·江苏盐城·九年级期末)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政府为某村购置一批健身器材。工人在往车上搬运装有健身器材的箱子时,用长木板搭了一个3m长的斜面,把120kg的箱子沿斜面匀速推到1m高的车厢上,如图所示。推箱子做的额外功是300J。(g取10N/kg)求:
(1)推箱子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沿斜面的推力。
27.(2022·江苏南通·九年级期末)如图,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匀速吊起重物时,所用的拉力为 5×103N,重物升高 2m,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 取 10N/kg。求:
(1)拉力做的总功;
(2)有用功与物重;
(3)若克服摩擦和钢绳重所做的功为 5.0×103J,求动滑轮重。
28.(2022·江苏宿迁·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某建筑工地用电动机、定滑轮和斜面组成的装置,将重为1600N的建材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斜面长9m,高为4.5m,建材受到沿斜面的拉力为1000N,斜面的效率与整个装置的效率之比。(忽略定滑轮的摩擦及绳重)
求:(1)对建材做的有用功;
(2)对建材做的总功;
(3)斜面的效率;
(4)电动机消耗的电能。
29.(2022·江苏常州·九年级期末)体重为500N的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在400N的拉作用下,使重为700N建筑材料匀速直上升了2m。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能承受的拉力足够。求:
(1)该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拉;
(2)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3)该工人利用此滑轮组能提起物体的最大重力G物最大。
30.(2022·江苏扬州·九年级期末)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一个重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4m,所用的拉力F为125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
1.C
【解析】A.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2.A
【解析】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一格的长度为L,如果两侧钩码各向内移一格,则左边的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2G×2L=4GL
右边的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3G×L=3GL
左边的乘积大,所以杠杆的左端下沉,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解析】设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没有额外功。选项A中为动滑轮,拉力F1=2G;选项B中为定滑轮,拉力F2=G;选项C中滑轮组有效绳子段数n=3,则拉力F3= ;选项D中有用功等于总功,斜面长为高的2倍,则
W有=W总
Gh=F4s
Gh=F4×2h
解得F4=。综上分析可知,F1最大、最费力。
故选A。
4.B
【解析】A.抱着课本不动,有力无距离,不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推着课桌前进,克服摩擦力做功,故B符合题意;
C.提着书包从前排走到后排,若书包距离地面高度不发生变化,则力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课桌未推动,有力无距离,故D不符合题意。
5.C
【解析】一名普通九年级同学体重约为500N,三楼高约6m,他从一楼走上三楼克服重力做功,约为
W=Gh=500N×6m=3000J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解析】D.由题意知,小明的体重小于爸爸的体重,据W=Gh知,从一楼步行上四缕所走的距离相等,所做的功的大小关系为
W小明故D错误;
ABC.而小明先到四楼,说明小明所用的时间比爸爸的少,据知,小明的功率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爸爸的功率,故AB错误,C正确。
故选C。
7.B
【解析】某同学的质量约50kg,他的重力
G=mg=50kg×10N/kg=500N
一次跳绳做的功为
W0=Gh=500N×0.05m=25J
1min跳绳做的功为
W=120W0=120×25J=3000J
跳绳的功率为
故选B。
8.D
【解析】物体在AB和BC段,距离相同,重力相同,根据W=Gh,重力做功相同,所以W1=W2;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即AB段的速度v1小于BC段的速度v2,因为AB=BC,所以经过AB段的时间t1大于BC段的时间t2,又因为W1=W2,根据可知,P1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解析】A.甲、乙图绳子的有效段数(n)分别为3、2,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若F甲=F乙且G甲=G乙,乙的机械效率大于甲的机械效率,故A不符合题意;
B.由①②知,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高度无关,若F甲=F乙,根据①②,因不知G甲与G乙的大小关系,故无法确定甲、乙机械效率大小,故B不符合题意;
C.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的唯一来源,因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故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若G甲=G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可知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甲、乙图绳子的有效段数(n)分别为3、2。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则提升物体的重力为
G=nF-G动
若F甲=F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可知,甲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较大,根据③式有
故可知甲的机械效率比乙高,故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解析】A.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与机械功率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不一定越快,故A错误;
B.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与做功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
C.做功快的机械,说明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多,所以功率一定大,故C正确;
D.根据W=Pt可知,做功的多少与时间和功率有关,若只是功率大,但时间短做功也不一定多,故D错误。
故选C。
11. C 200 靠近
【解析】[1]由题图可知,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C点倾翻.
[2]依题,这是一个以C点为支点的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G空调×AB=F×AC
解得F=200N.
[3]空调室外机的重力一定,室外机离墙壁越近,力臂越小,作用在A点的拉力越小越安全,所以室外机应尽量靠近墙壁.
12. 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
【解析】[1][2]由滑轮、立柱和轮轴组成,搬运巨型石块的机械中,滑轮是定滑轮,其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动力在轮上,阻力在轴上,由于轮的半径大于轴的半径,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使用轮轴是省力的。
13.省力
【解析】用绳和木棍的组合相当于一个滑轮组,手所拿的绳端相当于滑轮组的绳子自由端,当用相当大的力将木棍向两边拉时,用很小的力拉绳子就可以使装置保持静止。该现象表明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14. 4 28 不变 变大 不变
【解析】[1]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则拉力做的总功
拉力做功的功率
[2]由 可知,克服物体A的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3]在匀速提升的过程中,质量和速度不变,则物体的动能不变,但由于物体的高度增加,所以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又物体具有的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则物体的机械能增加。
[4]因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所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无关,因此其他条件不变,相同时间将物体匀速提升1m,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不变。
15. 400 20
【解析】[1]拉力做的功
W=FS=40N×10m=400J
[2]拉力功率
16. 3200 66.7% 200
【解析】[1][2][3]由图可知,有用功为
做的总功为
则机械效率为
做的额外功为
则斜面对物体施加的摩擦力为
17.
【解析】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说明最后绕过的是定滑轮,按此反向绕线,绳子的起始端系在定滑轮上,如下图所示:
18.
【解析】由图可知,O为支点,由O向力F2的作用线引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l2;如图所示,作力臂l1的垂线即力F1的作用线,与杠杆的交点就是作用点,F1使杠杆的转动方向与力F2的相反;如下图所示:
19.
【解析】动力臂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故过O点向动力F1作垂线;过B点作竖直向上的力,即阻力F2;综上,作图如下所示。
20.
【解析】利用三个滑轮组成滑轮组,要求使用时最省力,一定是一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绳子的段数为4段.拉力向上,如图:
21.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动力臂最长时,动力最小。支点为O,动力作用点为A,动力臂等于AO时最长,故连接AO即为最小的力F1的力臂l1;因力的方向与力臂垂直,过点A向斜下方作AO的垂线,末端标上箭头,即为最小的力F1。如图所示:
22. 是 左 右 变小 A B
【解析】(1)[1]杠杆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转动。此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杠杆平衡。
[2]由图甲可知,杠杆左边高,表明左边要轻一些,故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边移动。
(2)[3]由图乙知,可设杠杆的分度值是l,一个钩码重为0.5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3×0.5N×l<2×0.5N×2l
所以杠杆右端下沉。
(3)[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左边钩码的重力与力臂的乘积不变即F1l1不变,弹簧测力计挂在从1到5的位置竖直向下施加的拉力为,从1到5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力臂逐渐变大,故拉力逐渐变小。
[5]因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1l1不变,故F与l成反比关系,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6]由图丁所示,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若将钩码挂在C点或D点,杠杆将顺时针转动,不能平衡,钩码只有挂在A点或B点,才能使杠杆平衡。由题知,钩码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一定,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钩码对杠杆拉力的力臂越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越小,所以当钩码悬挂在杠杆上B点时,杠杆在图示的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
23. 左 6 相等
【解析】(1)[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左端偏高,说明杠杆右侧偏重,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有
解得
在B点挂6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3)[3][4]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方形面积相等,原因是左侧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不变,要想使杠杆平衡,右侧的拉力与力臂的乘积需等于左侧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即左侧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不变时,右侧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成反比,表达式为
24. 匀速直线 0.4 40 88.9% 大 无关 B
【解析】(1)[1]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做匀速直线时,绳子自由端也做匀速直线运动,钩码处于平衡状态,绳子拉力等于钩码重力,由二力平衡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绳子张力,可准确测出绳子拉力的大小。
(2)[2]由图可知绳子段数n=3,忽略绳重和摩擦时有

得动滑轮重力
G动=3F-G=0.8N3-2N=0.4N
(3)[3]有用功
W有=Gh=4N0.1m=0.4J
[4] 机械效率
(4)[5]分析表中数据,机械效率分别为83.3%、88.9%、90.9%,由此可知钩码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6]3、4次实验绳子自由端分别移动了0.3m、0.4m,而机械效率均为90.9%,由此可知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无关。
(5)[7]分析机械效率可知
G动减小时机械效率增大,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25. 匀速直线 不是 60% A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见解析
【解析】(1)[1]为了保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沿斜面向上匀速直线拉动木块。
[2]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物体时,在斜面方向上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在这三个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所受到的拉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2)[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
(3)[4]对比1、2两次实验的数据,控制的是斜面倾角相同,改变的是物体的重力,因此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的关系,即验证的是猜想A。
[5]沿着斜面拉物体时,克服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由表中1、2两次的数据可知,1、2两次斜面的倾角不变,第2次物体的重力大于第1次物体的重力,因此第2次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于第1次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由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可知,第2次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于第1次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由W额=fs可知,第2次的额外功大于第1次的额外功。
(4)[6]对比1、3两次实验的数据,控制的是物体的重力相同,改变的是斜面倾角,且斜面倾角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故可得出结论:当物体的重力相同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
26.(1)1200J;(2);(3)500N
【解析】解:(1)推箱子做的有用功
W有=Gh=mgh=120kg×10N/kg×1m=1200J
(2)推箱子做的总功
W总= W有+W额=1200J+300J=1500J
由得斜面的机械效率
(3)由W总=Fs得沿斜面的推力
答:(1)推箱子做的有用功1200J;
(2)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3)沿斜面的推力为500N。
27.(1)3×104J;(2)2.4×104J; 1.2×104N;(3)500N
【解析】解:(1)由图可知,物体由3根绳承担,所以
s=3h=3×2m=6m
拉力做的总功为
W总=Fs=5×103N×6m=3×104J
(2)根据公式 可得,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W有用=ηW总=80%×3×104J=2.4×104J
物重为
(3)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
W额外=W总-W有用=3×104J-2.4×104J=6×103J
其中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为
W额动=6.0×103J-5.0×103J=1.0×103J
动滑轮的重为
答:(1)拉力做的总功为3×104J;
(2)有用功为2.4×104J;物重为1.2×104N;
(3)若克服摩擦和钢绳重所做的功为 5.0×103J,动滑轮重为500N。
28.(1)7200J;(2)9000J;(3)80%;(4)10000J
【解析】解:(1)对建材做的有用功
W有=Gh=1600N×4.5m=7200J
(2)对建材做的总功
W总=FS=1000N×9m=9000J
(3)斜面的效率
(4)因为斜面效率与装置效率之比 ,则整个装置的效率
η2==0.9×80%=72%
则消耗的电能
答:(1)对建材做的有用功为7200J;
(2)对建材做的总功为9000J;
(3)斜面的效率为80%;
(4)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10000J。
29.(1)1600J ;(2);(3)
【解析】解:(1)由图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拉力做的总功为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拉力为
所以动滑轮的重力为
使用滑轮组时人向下的最大拉力大小等于人自身的重力,即
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拉力为
所以动滑轮能提升的最大物重
答:(1)该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1600J;
(2)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7.5%;
(3)该工人利用此滑轮组能提起物体的最大重力为900N。
30.(1)800J;(2)200W;(3)80%
【解析】解;(1)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有用功)
W有=Gh=200N×4m=800J
(2)由图可知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2h=2×4m=8m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125N×8m=10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1)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是800J;
(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200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