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21 15:5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吸烟对人体有害。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氮气 B.氢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2.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3.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C.一氧化碳气体易溶于水
D.加热条件下,木炭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4.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
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5.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转化。结合如下转化过程和初中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CO-→CO2→H2CO3→CaCO3→CaO
A.CO是有毒气体 B.CO2不是空气污染物
C.H2CO3受热易分解 D.CaCO3可直接转化为Ca(OH)2
6.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X溶液显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图二转化1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
C.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二、填空题
7.请用给定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氮气 ②一氧化碳 ③硫酸 ④大理石 ⑤金刚石
(1)重要的建筑材料是__;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
(3)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
(4)具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是__;
(5)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的是__.
8.物质世界离不开化学,把下列符合题意物质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硫③氮气④氧气⑤四氧化三铁⑥稀有气体
(1)黑色固体物质有_____;
(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是_____;
(3)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_____;
(4)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
9.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素屋子的有关问题,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的排放量,
(2)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作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科学家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有人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填“是”或“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 ____。
(6)在工业上可利用CO和NaOH通过化合反应制备HCOONa(甲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
三、推断题
10.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 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 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 单质 B 混合物 C 氧化物
(3)一氧化碳常用于冶金工业, 这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___________ ____。
(4)写出如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
(5)写出CH4→X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
(6)H2CO3,不稳定极易分解,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
四、实验题
1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模仿工业高炉炼铁原理,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CO还原CuO制取金属Cu。
(1)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__。
(2)实验开始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CO,然后开始加热,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
的现象,说明CO与CuO已经发生反应。
(3)为确定反应的最佳温度,兴趣小组利用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仪来测定不同温度下反应4小时后的固体物质成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图谱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400℃时,反应的固体产物中含有Cu和______________。
②500℃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③用CO还原CuO制取纯净的Cu,反应温度至少要控制在______________℃以上。
五、计算题
12.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乙醇(C2H5OH)燃料,其反应过程为:在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作用生成乙醇和氧气。
(1)“人造树叶”吸收二氧化碳合成燃料的意义是___________。
(2)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二氧化碳,则理论上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3.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往往可利用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粉末作用来获得所需的氧气,并合理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假如某宇航员在某次太空飞行中预计消耗氧气480Kg,请计算该宇航员在太空舱中至少应准备的过氧化钠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14.小科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中碳酸钙的含量,利用气密性良好的图甲装置进行实验:①称取石灰石样品6g,加入锥形瓶中,塞紧瓶塞,从左侧持续缓慢鼓入空气;②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盐酸,开始计时;③待装置D总质量不再增加时停止鼓入空气。
实验过程中测得装置D增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碱石灰主要成分为NaOH与CaO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1)写出装置A中所涉及的化学变化的方程式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2)下列情况中,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钙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
①去掉装置A,将空气直接鼓入装置B
②去掉装置C,将B与D装置直接相连
③当气泡停止产生时立即停止鼓入空气
(3)根据图乙,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C2.D3.C4.D5.D6.A
7. ④ ⑤ ① ② ③
8.(1)⑤(2)④(3)②(4)⑥(5)①
9. CO2 CO2+Ca(OH)2=CaCO3↓+H2O
CO2+4H22H2O+CH4 否 若空气中CO2含量太低,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O+NaOHHCOONa
10. CO2 一氧化碳可以做燃料、冶炼金属等(合理即可) C 还原性 (合理即可)
11. 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变浑浊 500
12.(1)能缓解能源危机同时还能有效减缓温室效应增强(说法合理即可)
(2)设理论上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506g。
13.2340Kg
14.(1) 吸水气体中的水分
(2)①②
(3)根据图像乙,装置D中增加的质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2.2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3.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