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B.蒸馏水与食盐水──蒸发
C.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D.二氧化碳与氮气──石灰水
2.石墨棒可以做干电池的电极,这是因为石墨( )
A.灰黑色 B.耐高温 C.具有导电性 D.具有润滑性
3.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三种仪器都要用到的一组是( )
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
B.集气瓶、广口瓶、带橡皮塞的导管
C.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
D.集气瓶、量筒、长颈漏斗
4.下列关于CO2性质的信息,正确的是( )
①可以灭火 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可溶于水,但不能与水反应 ④可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5. 近年来,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是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它与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
C.该物质是由金刚石和石墨构成的 D.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6.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合成纤维全面代替天然纤维
C.用灼烧法区分黄铜和黄金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8.我国科学家将金属钠在CC14催化条件下与CO2反应获得金刚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和C不可以相互转化
B.该反应使用的催化剂不需要经常更换
C.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一种物质
D.CC14是一种混合物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红色固体燃烧,发光、放热、产生浓厚的白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D.向石蕊溶液中通入CO 2 :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10.两份等质量的碳酸钙,一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一份充分煅烧,它们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
A.一样多 B.充分煅烧生成的CO2多
C.与盐酸反应放出的CO2多 D.很难确定
二.非选择题
11. (1)向放有高低不同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 2 , ________ 面的蜡烛先熄灭。这个实验说明了CO 2 的密度比空气的 ________ 、 ________ ;
(2)CO 2 通入水中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12.请用相关内容的序号填空:
A.冰箱去味剂B.切割玻璃C.干电池电极D.做燃料 E.冶炼金属 F.制油墨
(1)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 ;
(2)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来 ;
(3)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可用来作 ;
(4)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 ;
(5)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 ;
(6)碳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可用来 。
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
(1)A装置中所用反应物的名称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 ,图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下,原因是: ________ .
(2)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________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瓶内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
(3)B装置中可观察到 ________ 色的石蕊试液变为 ________ 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 ________ .D装置中可观察到, ________ .
由此说明: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
利用上述性质二氧化碳可用于 ________ .
14.下图是实验室用于气体制备的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2)实验室中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且便于随时添加液体药品的发生装置是 ;要想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需要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理由是 ;判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15.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请你分析讨论:由此可以得到什么实验结论?(至少答出两点即可)
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有什么优点?(至少答一两点即可)
16.小兵和小东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单质碳能够在高温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于是,他们用木炭与CuO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这次活动并解决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木炭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是CO;猜想二:可能是CO2。
【设计实验方案】
(1)检验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检验CO,小兵设计的方案是: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小组其他同学一致反对——该实验用小动物进行实验不人道。从气体性质考虑,小兵的方案也不可取,其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他们在互联网上收集到这样一条信息:浸泡在磷钼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试纸遇CO立即变成蓝色,而遇CO2不变色。
【实验与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上图所示,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有金属铜生成
B中黄色试纸没有变蓝; 没有__________生成
C中_______________ 。 有CO2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