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历史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一上册历史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13 13:1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一上册历史基础知识
◆填空(会背就要会写)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 170万 年的 元谋 人。
2、 半坡聚落 是黄河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距今 6000 年,位于今陕西 省;xK b1.C o m
河姆渡聚落 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距今 7000 年,位于今 浙江 省。
3、半坡居民的房屋是 半地穴 式的;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是 干栏 式的。
4、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 神农氏”。
5、 炎帝 和 黄帝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6、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称为“ 禅让 ”。
夏朝从启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实行分封制,
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
7、 禹 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夏朝 ,建立者是 禹 ,
建立时间是 公元前2070年 ,都城是 阳城 。
9、商朝的建立者是 汤 ,建立时间是公元前1600年 ,
都城是 亳 后迁都至 殷 。
10、西周的建立者是 周武王 ,建立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 ,都城是 镐京
西周于公元前771年被犬戎所灭。东周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建立者是周平王,都城在洛邑。
11、夏朝的亡国之君是 桀 ;商朝的亡国之君是 纣王 ;
西周的亡国之君是 周幽王 。
12、春秋五霸指的是 齐桓公、 宋襄公 、 晋文公 、 秦穆公 、 楚庄王 。
最先称霸的是 齐桓公 ,他任用 管仲 为相,提出“ 尊王攘夷 ”口号。
13.“焚书坑儒”的影响: 加强了思想控制,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把儒家学说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14、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476 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15、战国七雄中,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齐 国;最西面的是 秦 国;
最南面的是 楚国;最北面的是 燕 国
16、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有秦国的 张仪 和魏国的 公孙衍 。
17、 公元前356 年,秦国国君 秦孝公 任命 商鞅 开始变法。
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商 朝。
19、 司母戊鼎 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0、孔子是 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 仁 和 礼 两部分。
21、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是 墨 家;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的是 儒家;
主张“法治”,中央集权的是 法 家;
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是 道 家
22、 都江堰 的建成,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23、 秦朝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建立者是 嬴政 ,建立时间是 公元前221年 ,都城是 咸阳 。
24、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于 公元前209 年,在 陈建立 张楚 政权。
25、秦朝在中央设立 丞相 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
太尉 掌管军事;
御史大夫 负责监察百官。
26、秦始皇规定以 小篆 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
隶书 。
27、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 圆形方孔钱 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
28、为了防御 匈奴 的进攻,秦始皇修筑西起 临洮 ,东至 辽东 的万里长城。
29、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采取 李斯 的建议
“ 焚书坑儒 ”;
汉武帝采取 董仲舒 的建议“ 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
虽然对儒家学说的态度不同,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 加强思想控制
30、“皇帝”称号开始于 秦朝 (朝代);
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于 秦朝 (朝代)。
把儒家思想作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开始于汉武帝(皇帝)。
31、西汉的建立者是 刘邦 ,建立时间是 公元前202年,都城是 长安 。
32、汉武帝为了削弱封国势力,采纳 主父偃 的建议,颁布“ 推恩令 ”。
33、为了强化监察制度,(1)秦始皇在中央设立 御史大夫 ;
(2)汉武帝在中央设立 司隶校尉 ,
在地方,每个州部派 刺史 一人。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秦始皇实行 郡县制 ,
(2)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军事上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北击匈奴
34、 公元前138 年,为了联合西域的 大月氏 夹击 匈奴 ,
汉武帝派 张骞 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 年,汉武帝派 张骞 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意义、影响):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
35、公元前60 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 西域都护 ,这是今 新疆 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36、丝绸之路开通于 汉 朝
丝绸之路是从 长安 出发经 河西走廊 、今 新疆 地区,通往 中亚 、 西亚 ,直至 欧洲 。
丝绸之路的作用: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之间的关系: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7、 西汉 前期,人们发明了纸;
东汉 时期, 蔡伦 改进了造纸术
38、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有:“医圣”张仲景 和
“神医” 华佗 。
39、《 伤寒杂病论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 九章算术 》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40、 西汉 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末年,在民间广泛流传。
东汉 后期,道教产生。
41、 司马迁 撰写的《 史记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黄帝 到 汉武帝 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42、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代表作: 秦始皇陵兵马俑 。
43、齐桓公在争霸战争中曾提出“ 尊王攘夷 ”的口号;
曹操在军阀割据中曾取得“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有利的地位。
44、 200 年, 官渡之战 (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208 年, 赤壁之战 (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22 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45、魏国建立于 220 年,开国皇帝是 曹丕 ,都城 洛阳 。
蜀国建立于 221 年,开国皇帝是 刘备 ,都城 成都 。
46、 222 年, 孙权 称王,国号吴,定都 建业
47、 220 年—— 589 年,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的阶段特点是 政权分立 、 民族汇聚
48、官渡之战发生在今 河南 省境内。
赤壁之战发生在今 湖北 省境内。
49、 东汉 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西晋 后期,形成南迁浪潮
50、淝水之战交战双方: 东晋 和 前秦 。时间383年。
作用: 淝水之战的胜利,再一次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使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51、北魏是 鲜卑 族建立的政权, 孝文帝 采取措施,促进民族融合。新 课 标 第 一 网
52、 494 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 平城 迁到 洛阳 。
商朝时,商王 盘庚 把都城从 亳 迁往 殷 。
53、 祖冲之 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了约 1000 年。
54、《 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作者是 贾思勰 。
55、 郦道元 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代表作《 水经注 》。
56、东晋人,王羲之 被尊称为“书圣”,他的行书代表作是
《 兰亭序 》。
东汉时 张仲景 被称为医圣,他的医学著作是《 伤寒杂病论 》。
57、东晋时,绘画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顾恺之 ,
代表作是《 洛神赋图 》和《 女史箴图 》。
5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石窟艺术的代表作是:
山西 大同的 云冈石窟 , 河南 洛阳的 龙门石窟 。
59.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1)北方人口南迁,为那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主要原因)
(2)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3)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60、秦始皇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X k B 1 . c o m
(1)政治:废分封,立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文化: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3)军事:御匈奴,修长城。
(4)思想:焚书坑儒
61、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
(1)思想: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政治:颁布分封制,削弱封国势力。
(3)政治:强化监察制度,监督百官。
63.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采用皇帝称号,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称号。
(2)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64.如何评价秦始皇?
功:(1)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过:(1)他统治残暴,制定严酷的刑罚,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他焚书坑儒,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
总之,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一代暴君。
65.中古代史上的三次改革
名称 时间 目的 内容 作用 成功原因 启示
管仲改革 富国强兵 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改革是富国强兵之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 富国强兵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工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很快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孝文帝改革 494年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1、494年,迁都洛阳2、实行汉化政策: ①改穿汉服②学习汉语③采用汉姓④提倡与汉人通婚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