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6张PPT)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1.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
2.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3.能够运用图文资料,综合分析河流的补给类型。
4.了解陆地水体对地理环境影响,明确陆地水体在
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学习目标
20世纪60年代以来,咸海为什么会急剧萎缩?
陆地水体
河流
湖泊
冰川
沼泽
地下水
占全球水储量的
3.47%
1、陆地水体的组成
2、自然环境对陆地水体的影响
高海拔山地有冰川发育
地势低平地区积水成湖泊或沼泽
湿润地区河网密布
贝加尔湖
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
3、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调节气候
塑造地表
提供淡水
航运
发电
生态服务
水产养殖
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
航运
发电
水产养殖
生态服务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2
河流是陆地水体之间交换和转化的纽带
1、河流与湖泊
(1)位置关系:湖泊位置高于河流,或河流发源于湖泊。
补给关系:湖泊补给河流。
(2)位置关系:湖泊位于河流中下游。
补给关系:洪水期河流补给湖泊,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
(3)位置关系
河流注入湖泊(内流区)。
补给关系: 河流补给湖泊。
如: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有的河流的源头是湖泊
流
河
湖泊
流
河
湖泊
丰水期:河水补给湖水
枯水期:湖水补给河水
(削峰)
(补枯)
阿姆河、锡尔河源于帕米尔高原,纵穿沙漠注入咸海。20世纪60年代以来,居民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河水灌溉,进入咸海的径流量快速减少,导致咸海急剧萎缩。
2.河流与地下水
丰水期
地下水位
枯水期
地下水位
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河流补给地下水
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
地下水补给河流
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河流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使得部分河流在涨水时水位不至于过高,在没有雨水补给时也能长流不断。
3、河流与冰川积雪
在陆地水体中,冰川和积雪以固态形式储存着大量的淡水。随着气温升高,部分冰雪融化为液态水,补给河流。
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水量大。
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出现春汛。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河流与湖泊
河流与地下水
河流与冰川、积雪
思维导图
课时对点练
(2022·山东济宁月考)读“水圈构成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A.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地下淡水、冰川
B.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冰川、地下淡水
C.地下淡水、冰川、陆地咸水、陆地淡水
D.陆地淡水、陆地咸水、地下淡水、冰川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基础过关
√
16
17
陆地水体包括陆地淡水和陆地咸水,以陆地淡水为主,则乙水体为陆地淡水,甲水体为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包括冰川、地下淡水和其他陆地淡水,以冰川为主,则丙水体为冰川。故选B。
2.丙水体主要分布在
A.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B.岩石圈中
C.内流区
D.大气圈中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由上题可知,丙水体为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如图为“我国新疆一河流某年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读图回答3~4题。
3.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湖泊水 B.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由图文信息可知,该河流位于新疆,河流流量小但春季流量大,可知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补给不一定是春季水量大;冰川融水在夏季水量最大;地下水补给常年比较稳定。
4.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冬季降雪量过大
B.春夏季气温过低
C.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D.夏季冰川融水量过大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从该河流的补给来看,它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从图中来看,汛期主要处于春季,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应该是冬季降雪量过大,春季融水过多。
(2022·江苏无锡期末)如图为“我国某河流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5~6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从该河流流量曲线图可知,该河流3~5月份有春汛,主要是由积雪融水补给形成,说明该河应位于我国北方地区;8~10月份有夏秋汛,是由雨水补给形成的,说明该河应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故选D。
5.图中河流最可能位于
A.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
√
6.图示河流7月份流量增加的原因是
A.积雪融水增多,汇入河流
B.雨季降水增多,汇入河流
C.冰川融水增多,汇入河流
D.地表冻土融化,水量增大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由图可知,该河7、8月份进入雨季,降水增多,汇入河流导致流量增加,B正确。积雪、地表冻土融化是在春季,A、C、D错误。故选B。
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400 mm,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最高处山峰的海拔不到2 000米。近年来,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日渐短缺的威胁。如图示意马略卡岛位置。据此完成7~8题。
7.推测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主要的来源是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河湖水
D.高山冰雪融水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由图文信息可知,马略卡岛位于中纬度地区且最高山峰的海拔不到2 000米,山上很难形成高山冰雪,D错误。
年降水量约400 mm,降水量少,B错误。
综合以上信息,该岛河湖水补给水源较少,水量较小,所以城市用水最主要的来源不可能是河湖水,C错误。
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故城市用水最主要的来源应是地下水,A正确。
8.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紧张的月份是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由图示信息及材料信息可知,马略卡岛位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水资源损耗大,且夏季用水量更大,因此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紧张的月份是6~8月,B正确。
如图示意我国某河流的流量补给类型,其中甲表示浅层地下水补给。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
A.a表示深层地下水补给
B.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
C.c表示大气降水补给
D.d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由河流流量数值可判断该河流流量小,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大气降水的补给量随时间波动明显,冰川融水波动较小,因此a表示大气降水补给,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c主要在春季补给河流,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的补给量全年较稳定,应为深层地下水补给。
10.对该河流夏季流量变化影响较大的
补给类型是
A.a
B.b
C.c
D.d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读图可知,夏季a补给量最大,对该河流夏季流量变化影响较大。
(2022·湖北武汉期中)右面为“某流域水系分布图” (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部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图b)。读图,完成11~12题。
11.此次局部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能力提升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由流量曲线图可看出,该地在暴雨过后,甲水文站洪峰流量大于乙水文站,且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值大,结合河流流向可判断此次局部暴雨出现在甲水文站的上游地区,D正确。
1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泊水补给量减小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湖泊具有蓄洪的作用,使乙水文站的流量减小,C正确。
2022年3月,大学生王明随导师到太行山进行野外考察,绘制“护林员住所周边水资源分布图”。护林员生活用水主要来自井水。据此完成13~14题。
13.考察期间湖泊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积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冰川融水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读图可知,图示湖泊地势低洼,且3月该地大气降水较少,故湖泊补给水源主要为地下水,C正确。
14.护林员生活用水的主要问题是
A.冬季气温低,井水结冰不能使用
B.山区降水量大,井水浑浊
C.地下水压力大,井水喷涌浪费严重
D.水井深度不够,有时无水使用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由示意图可知,水井穿过非饱和水层,底部到达季节性饱和水层,在枯水期,井内水位较低甚至出现无水可用的情况,D正确。
冬季气温低,但井水并不一定结冰,A错误。
该山区位于太行山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其他季节降水较少,且井水主要为地下水补给,水质较好,B错误。
水井海拔高,不会出现喷涌现象,C错误。
如图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若图中有河流,则该河流
A.流向东北 B.水能丰富
C.有明显春汛 D.为地下河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图中西侧的等高线弯曲部位凸向高值区,说明该位置为河谷,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A正确。
由图可知,该地的等高线数值较小且较为稀疏,水能并不丰富,B错误。
该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无明显春汛,C错误。
根据等潜水位线的分布规律可知,该地河流水补给潜水,不可能为地下河,D错误。
16.图示时期最有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由图分析可知,此时河流水补给潜水,说明此时河流处于丰水期。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7、8月降水较多,河流处于丰水期,C正确。
17.如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时段流量的增加状况,说明其差异产生的原因。(6分)
答案 甲时段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增加较少;丙时段气温较高,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增加较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读图可以看出,该河的流量与气温的高低密切相关,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应是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甲时段是春季,气温有所回升,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增加较少;丙时段是夏季,气温较高,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融水量大,河流流量增加较多。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4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答案 4~5月,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时,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当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时段是4~5月,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也在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时,由于4~5月,农作物正处于生长旺季,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3)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夏季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
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由于流量与气温密切相关,冬季出现断流是正常现象。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规模扩大,不断开荒造田、过度放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冰川融水量减少,河流流量不断减少,甚至在夏季出现断流的现象。
(2022·山东济宁月考)读“水圈构成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A.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地下淡水、冰川
B.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冰川、地下淡水
C.地下淡水、冰川、陆地咸水、陆地淡水
D.陆地淡水、陆地咸水、地下淡水、冰川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基础过关
√
16
17
陆地水体包括陆地淡水和陆地咸水,以陆地淡水为主,则乙水体为陆地淡水,甲水体为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包括冰川、地下淡水和其他陆地淡水,以冰川为主,则丙水体为冰川。故选B。
2.丙水体主要分布在
A.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B.岩石圈中
C.内流区
D.大气圈中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由上题可知,丙水体为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如图为“我国新疆一河流某年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读图回答3~4题。
3.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湖泊水 B.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由图文信息可知,该河流位于新疆,河流流量小但春季流量大,可知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补给不一定是春季水量大;冰川融水在夏季水量最大;地下水补给常年比较稳定。
4.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冬季降雪量过大
B.春夏季气温过低
C.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D.夏季冰川融水量过大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从该河流的补给来看,它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从图中来看,汛期主要处于春季,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应该是冬季降雪量过大,春季融水过多。
(2022·江苏无锡期末)如图为“我国某河流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5~6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从该河流流量曲线图可知,该河流3~5月份有春汛,主要是由积雪融水补给形成,说明该河应位于我国北方地区;8~10月份有夏秋汛,是由雨水补给形成的,说明该河应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故选D。
5.图中河流最可能位于
A.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
√
6.图示河流7月份流量增加的原因是
A.积雪融水增多,汇入河流
B.雨季降水增多,汇入河流
C.冰川融水增多,汇入河流
D.地表冻土融化,水量增大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由图可知,该河7、8月份进入雨季,降水增多,汇入河流导致流量增加,B正确。积雪、地表冻土融化是在春季,A、C、D错误。故选B。
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400 mm,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最高处山峰的海拔不到2 000米。近年来,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日渐短缺的威胁。如图示意马略卡岛位置。据此完成7~8题。
7.推测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主要的来源是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河湖水
D.高山冰雪融水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由图文信息可知,马略卡岛位于中纬度地区且最高山峰的海拔不到2 000米,山上很难形成高山冰雪,D错误。
年降水量约400 mm,降水量少,B错误。
综合以上信息,该岛河湖水补给水源较少,水量较小,所以城市用水最主要的来源不可能是河湖水,C错误。
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故城市用水最主要的来源应是地下水,A正确。
8.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紧张的月份是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由图示信息及材料信息可知,马略卡岛位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水资源损耗大,且夏季用水量更大,因此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紧张的月份是6~8月,B正确。
如图示意我国某河流的流量补给类型,其中甲表示浅层地下水补给。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
A.a表示深层地下水补给
B.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
C.c表示大气降水补给
D.d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由河流流量数值可判断该河流流量小,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大气降水的补给量随时间波动明显,冰川融水波动较小,因此a表示大气降水补给,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c主要在春季补给河流,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的补给量全年较稳定,应为深层地下水补给。
10.对该河流夏季流量变化影响较大的
补给类型是
A.a
B.b
C.c
D.d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读图可知,夏季a补给量最大,对该河流夏季流量变化影响较大。
(2022·湖北武汉期中)右面为“某流域水系分布图” (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部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图b)。读图,完成11~12题。
11.此次局部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能力提升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由流量曲线图可看出,该地在暴雨过后,甲水文站洪峰流量大于乙水文站,且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值大,结合河流流向可判断此次局部暴雨出现在甲水文站的上游地区,D正确。
1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泊水补给量减小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湖泊具有蓄洪的作用,使乙水文站的流量减小,C正确。
2022年3月,大学生王明随导师到太行山进行野外考察,绘制“护林员住所周边水资源分布图”。护林员生活用水主要来自井水。据此完成13~14题。
13.考察期间湖泊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积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冰川融水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读图可知,图示湖泊地势低洼,且3月该地大气降水较少,故湖泊补给水源主要为地下水,C正确。
14.护林员生活用水的主要问题是
A.冬季气温低,井水结冰不能使用
B.山区降水量大,井水浑浊
C.地下水压力大,井水喷涌浪费严重
D.水井深度不够,有时无水使用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由示意图可知,水井穿过非饱和水层,底部到达季节性饱和水层,在枯水期,井内水位较低甚至出现无水可用的情况,D正确。
冬季气温低,但井水并不一定结冰,A错误。
该山区位于太行山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其他季节降水较少,且井水主要为地下水补给,水质较好,B错误。
水井海拔高,不会出现喷涌现象,C错误。
如图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若图中有河流,则该河流
A.流向东北 B.水能丰富
C.有明显春汛 D.为地下河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图中西侧的等高线弯曲部位凸向高值区,说明该位置为河谷,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A正确。
由图可知,该地的等高线数值较小且较为稀疏,水能并不丰富,B错误。
该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无明显春汛,C错误。
根据等潜水位线的分布规律可知,该地河流水补给潜水,不可能为地下河,D错误。
16.图示时期最有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由图分析可知,此时河流水补给潜水,说明此时河流处于丰水期。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7、8月降水较多,河流处于丰水期,C正确。
17.如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时段流量的增加状况,说明其差异产生的原因。(6分)
答案 甲时段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增加较少;丙时段气温较高,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增加较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读图可以看出,该河的流量与气温的高低密切相关,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应是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甲时段是春季,气温有所回升,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增加较少;丙时段是夏季,气温较高,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融水量大,河流流量增加较多。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4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答案 4~5月,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时,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当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时段是4~5月,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也在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时,由于4~5月,农作物正处于生长旺季,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3)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夏季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
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由于流量与气温密切相关,冬季出现断流是正常现象。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规模扩大,不断开荒造田、过度放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冰川融水量减少,河流流量不断减少,甚至在夏季出现断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