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0 10:3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选必修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15、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H
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世说新语·规箴第十》
由“阿堵物”说起……
掌握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梳理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从金本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
考点梳理
二里头遗址(河南偃师,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址)
海贝;骨头、石头制成的仿制贝
中国货币的演进

自然货币

人工货币
商朝后期:铜制币
春秋战国: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铜币钱
中国货币的演进
秦朝:圆形方孔钱
中国货币的演进
从多样走向统一
一方面,加强了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  
另一方面,巩固了集权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题1: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A.青铜器物铸造以货币为主
B.货币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
C.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D.钱币上镌刻的书法以隶书为主
题2: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北宋:纸币诞生(“交子”是中国最早的兑换纸币)
元朝:纸币(“钞”),作为单一流通货币(通货膨胀)
中国货币的演进
“中统元宝交钞”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
从1400—1800年,“作为中央之国的中国,不仅是东亚的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这种位置和角色的现象之一是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这一统计还力图表明,这些白银是如何促成了16世纪至18世纪明清两代的经济和人口的迅速扩张与增长”,“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发生,直接源于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在世界市场上所具有的异乎寻常的巨大的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这是其他地区都望尘莫及的。”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明朝:铜钱与纸币并行;中期以后,白银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清朝:完全承认白银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并用
晚清:银元
1912年,银元为法定货币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1935年法币改革,白银收为国有;
1948年再次改革,发行金圆券,后发行银圆券。
中国货币的演进
题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初,各根据地并行流通的货币五花八门。1932年国家银行正式开印并发行伍分等五种纸币。它们的印制和发行直接起到(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
B.增强根据地军事实力的效果
C.冲破国民政府政治封锁的作用
D.改变货币市场混乱局面的目的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2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已发行5套)
中国货币的演进
形式—历史悠久;种类多样;连贯性强。
背景—强调统一;中外交流。
史料价值—文字书法和艺术价值。
中国货币的演进
确定一种货币体系的类型主要依据三个标准:
第一,货币体系的基础,即本位币是什么;
第二,参与国际流通、支付和交换媒介的主要货币是什么;
第三,主要流通、支付、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与本位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比价)。
名词解释:世界货币体系
三大货币体系:
1816年—20世纪初,国际金本位制度
(自动调节,国际储备资产是黄金,自由流通)
1944—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元、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
1972年,牙买加体系
世界货币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度:
【背景】1816年,英国制定了《金本位制度法案》,率先采用金本位制度,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到19世纪80年代,金本位制度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货币制度。
【内容】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对比所决定……
【崩溃】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逐渐出现问题。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国际金本位制度:
【原因】
1. 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
2.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
3.一战中,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题4:
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恢复国内的繁荣,主张降低关税。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是因为( )
A.国家干预尚未成为西方经济政策的主流
B.与会国没有合作意愿
C.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同
D.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
【背景】二战结束前夕,同盟国即着手拟定战后的经济重建计划,希望能够恢复世界经济秩序。
【建立】1944年召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着手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确立。
【内容】
1.以美元为中心;2.美元与黄金挂钩;
3.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4.实行固定汇率……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国际金本位制度:
【崩溃】
伴随着美国国际收支的变化,美元经历了“美元荒”、“美元泛滥”、“美元危机”的演变。1971年,美国单方面终止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同意各国政府按官价向美国政府以美元兑换黄金的承诺,并加征10%的进口关税。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垮台,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评价】
一定程度上稳定和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但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1:中国货币的演进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
铜→银钱并用
金属货币→纸币
手工制造→机器铸造
多样化→统一
关键词2: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度(背景、内容、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背景、内容、崩溃、评价)
牙买加体系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