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培优练习
人教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
C.过氧化氢能杀菌消毒,而水不能,因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D.水银温度计能够指示温度,说明随着温度的改变,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2、下列药品组合最适合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浓盐酸、石灰石 B.稀硫酸、大理石
C.稀盐酸、碳酸钠粉末 D.稀盐酸、石灰石
3、小明用软塑料瓶自制了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
C.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液体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
D.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
4、下列实验室进行的二氧化碳有关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制取
B.收集和验满
C.检验
D.性质验证
5、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6、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会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当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可能比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大
C.实验结束后,应用磁铁和稀盐酸来检验固体产物中是否有铁生成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尾气应点燃或收集处理
7、如图一氧化碳性质实验中不能说明一氧化碳性质的是( )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 D.一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气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可选用的装置(铁架台省略)是( )
A. B. C. D.
9、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变化与守恒: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B.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少量氧气
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二者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0、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 检验二氧化碳中是否混有氯化氢
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D.检验二氧化碳
11、“低碳经济”是年“两会”的热点词汇和关键词汇.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气体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12、小辉自制了如下实验室制取的发生装置,其中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
A. B. C. D.
13、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有可燃性 B.硬度都很大 C.都是黑色固体 D.都能导电
14、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 )
A.煅烧石灰石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木炭燃烧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1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
B.因为固体二氧化碳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可以用固体二氧化碳储藏食品
C.因为二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所以二氧化碳可以做温室肥料
D.因为二氧化碳气体有还原性,所以可以用二氧化碳气体做还原剂来冶炼金属
二、填空题。
16、“炭火烧烤”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来烤熟食物,木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红热的木炭上撒一些红棕色氧化铁粉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该装置可以制取并干燥CO2,O2,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Y中所装的干燥剂的化学式为 ,并画出Y瓶中导管部分为:
。
18、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这三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三种物质都能导电
(2)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
(3)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②写出Y→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自然界中,Y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_。
19、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 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下列收集 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 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
(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黑色 B.易溶于水
C.可燃性 D.常温下稳定
(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碳表现出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请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程式 。
(2)老师提出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如图的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 (填字母),请写出该装置的最大优点。
22、图是燃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1)除了燃料燃烧释放大量CO2外,常见释放CO2的途径还有 ,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多导致的后果是 。
(2)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写出水吸收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可较长时间存在于深海,其原是 。
(3)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2CO2+6X C2H4 +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4)生物燃料【如酒精】可来源于植物体,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结合图4信息,从碳循环角度说出生物燃料的优点有 。
23、有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正确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
①向大试管中倒入稀盐酸.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向大试管中加入石灰石. ④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
⑤将收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正放在实验台上. ⑥收集二氧化碳.
三、实验题。
2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1)如图1,收集两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向甲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乙瓶中加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①甲瓶中出现的现象有________ 。
②由乙瓶中出现的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
(2)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资料:①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体积二氧化碳。
②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将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如图2,丙、丁中分别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向装置中缓慢通入约二氧化碳,丙、丁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 。
25、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验证碳的还原性,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如果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是否可以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为什么? 。
③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次是 , 。
④结束实验的操作是:先 ,再 。
⑤查阅资料获知,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这两种气体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碳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计算题。
26、高温煅烧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现有10 t贝壳煅烧后质量减少了2.2 t,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假设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培优练习
人教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
C.过氧化氢能杀菌消毒,而水不能,因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D.水银温度计能够指示温度,说明随着温度的改变,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答案】D
2、下列药品组合最适合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浓盐酸、石灰石 B.稀硫酸、大理石
C.稀盐酸、碳酸钠粉末 D.稀盐酸、石灰石
【答案】D
3、小明用软塑料瓶自制了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
C.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液体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
D.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
【答案】D
4、下列实验室进行的二氧化碳有关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制取
B.收集和验满
C.检验
D.性质验证
【答案】A
5、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答案】D
6、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会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当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可能比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大
C.实验结束后,应用磁铁和稀盐酸来检验固体产物中是否有铁生成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尾气应点燃或收集处理
【答案】B
7、如图一氧化碳性质实验中不能说明一氧化碳性质的是( )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 D.一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气
【答案】D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可选用的装置(铁架台省略)是( )
A. B. C. D.
【答案】C
9、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变化与守恒: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B.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少量氧气
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二者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答案】D
10、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 检验二氧化碳中是否混有氯化氢
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D.检验二氧化碳
【答案】B
11、“低碳经济”是年“两会”的热点词汇和关键词汇.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气体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答案】C
12、小辉自制了如下实验室制取的发生装置,其中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
A. B. C. D.
【答案】B
13、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有可燃性 B.硬度都很大 C.都是黑色固体 D.都能导电
【答案】A
14、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 )
A.煅烧石灰石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木炭燃烧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答案】A
1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
B.因为固体二氧化碳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可以用固体二氧化碳储藏食品
C.因为二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所以二氧化碳可以做温室肥料
D.因为二氧化碳气体有还原性,所以可以用二氧化碳气体做还原剂来冶炼金属
【答案】B
二、填空题。
16、“炭火烧烤”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来烤熟食物,木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红热的木炭上撒一些红棕色氧化铁粉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CO2 CO中毒 3C+2Fe2O34Fe+3CO2↑
17、如图所示,该装置可以制取并干燥CO2,O2,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Y中所装的干燥剂的化学式为 ,并画出Y瓶中导管部分为:
。
【答案】(1)2H2O22H2O+O2↑;
(2)H2SO4;如图所示:
18、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这三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三种物质都能导电
(2)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
(3)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②写出Y→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自然界中,Y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_。
【答案】(1)C (2) CH4 (3)骑自行车上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①CO ②CO2+Ca(OH)2===CaCO3↓+H2O ③光合作用
19、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 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下列收集 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 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A
CaCO3+2HCl===CaCl2+H2O+CO2↑
(3)b (4)CO2倾倒过快,先使高处蜡烛火焰附近O2浓度减小
20、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
(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黑色 B.易溶于水
C.可燃性 D.常温下稳定
(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碳表现出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答案】(1)B (2)C+2CuO2Cu+CO2↑ 还原
2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请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程式 。
(2)老师提出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如图的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 (填字母),请写出该装置的最大优点。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D;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22、图是燃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1)除了燃料燃烧释放大量CO2外,常见释放CO2的途径还有 ,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多导致的后果是 。
(2)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写出水吸收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可较长时间存在于深海,其原是 。
(3)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2CO2+6X C2H4 +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4)生物燃料【如酒精】可来源于植物体,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结合图4信息,从碳循环角度说出生物燃料的优点有 。
【答案】(1)动植物的呼吸 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
(2) CO2+ H2OH2CO3 低温高压下二氧化碳不易逸出
(3) H2 (4)C2H5OH +3O22CO2 +3H2O 可再生且吸收二氧化碳
23、有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正确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
①向大试管中倒入稀盐酸.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向大试管中加入石灰石. ④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
⑤将收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正放在实验台上. ⑥收集二氧化碳.
【答案】②③①⑥④⑤
三、实验题。
2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1)如图1,收集两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向甲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乙瓶中加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①甲瓶中出现的现象有________ 。
②由乙瓶中出现的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
(2)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资料:①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体积二氧化碳。
②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将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如图2,丙、丁中分别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向装置中缓慢通入约二氧化碳,丙、丁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 。
【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变瘪
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2)实验中通入的气体体积远大于丙中溶液的体积,而丁中的溶液又无明显变化
25、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验证碳的还原性,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如果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是否可以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为什么? 。
③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次是 , 。
④结束实验的操作是:先 ,再 。
⑤查阅资料获知,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这两种气体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碳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①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②不能,试管内的空气中含有氧气,碳与氧气反应也能产生二氧化碳
③试管内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2CuO2Cu+CO2↑;
Ca(OH)2+CO2═CaCO3↓+H2O
④将导气管从试管中撤出;熄灭酒精喷灯
⑤C+H2OH2+CO
四、计算题。
26、高温煅烧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现有10 t贝壳煅烧后质量减少了2.2 t,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假设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
【答案及解析】设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 CO2↑
56 44
x 2.2 t
56:44=x:2.2 t 解得x=2.8 t
答:可制得氧化钙为2.8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