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有理数运算能力诊断结果分析
一
二
三
四
五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生学情
教学过程
六
教学策略
目标检测
汇报框架
一、教学内容解析
数学运算是数学最基本的活动之一,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提出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有理数运算作为初中数学学习的起始,不仅是对小学运算能力的提升和扩展,更是后续学习整式运算及方程的基石.
一、教学内容解析
一、教学内容解析
2.2 能够建立运算法则的流程图,并说明步骤之间的关系
两个有理数的加法
判断符号
求两个加数的绝对值
比较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大小
绝对值相等
绝对值不相等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较小的绝对值
和为0
结果
结果
求两个加数的绝对值
取相同符号
结果
把两个绝对值相加
仍得这个数
结果
①
②
同号
异号
有一个为0
一、教学内容解析
一、教学内容解析
一、教学内容解析
二、教学目标设置
以有理数运算诊断题为素材,通过题目过程分析活动理解数学运算的内涵;
通过正例、错例剖析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运算内涵的认识,指导学生正确归因,并能对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诊断;
引导学生学习对自己的诊断结果做客观多角度分析,理解得分率、成功率等评价标准的意义.
三、学生学情分析
总人数 平均分 优秀率 良好率 及格率
506 74.96 32.61% 70.55% 85.97%
三、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运算内涵,全面评价个人运算能力。
师生互动与学生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能力框架、运算测试、数据分析”的一体化设计
指示正规与矫正错误相结合
小组交流互助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试题归类 规范思考
3
1
2
检视错误 正确归因
结果分析 总体评价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试题归类 规范思考
3
1
2
检视错误 正确归因
结果分析 总体评价
本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是否能够全面评价自己能力的总体水平
第一阶段:结果分析 总体评价
01
02
03
04
实际得分
能力得分
目标分数和成功率
个人成功率
第三阶段:数据分析,回顾总结
个人成功率
个人成功率
×100%
能力得分96
实际得分92
个人成功率
=92÷96
≈96%
能力得分79
实际得分71
个人成功率
=71÷79
≈90%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有理数运算的内涵.
试题归类 规范思考
3
1
2
检视错误 正确归因
结果分析 总体评价
第二阶段 试题归类 规范思考
如何让学生理解有理数运算的内涵.
师生互动 规范思考
活动1
小组讨论,将试题进行分类
如何让学生理解有理数运算的内涵.
师生互动 规范思考
活动2
师生互动,我结合各小组对数学运算的理解与表达进行概括总结
第二阶段 试题归类 规范思考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试题归类 规范思考
3
1
2
检视错误 正确归因
结果分析 总体评价
本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对有理数运算中的错误进行能力层面的正确归因.
第三阶段:检视错误 正确归因
正例展示
加深理解
怎样对有理数运算中的错误进行能力层面的正确归因?
解决问题
再识错因
突破难点
自析错因
检验成果
12. 计算
活动1:正例展示,加深理解
(1)请你分析一下,其中包含哪些运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①加法;②减法;③乘法;④除法;⑤乘方;⑥求绝对值中选择,填序号)
运算对象
12. 计算
(2)在计算过程中,
参与乘法运算的对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表示________________,它的结果是________.
运算规则
活动1:正例展示,加深理解
运算对象
12. 计算
(3)以上你所选的运算中第一步可以进行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
运算过程
活动1:正例展示,加深理解
活动1:正例展示,加深理解
甲同学
乙同学
运算法则错
运算对象错
活动2:再识错因,突破难点
活动2:再识错因,突破难点
活动3:自析错因,检验成果
六、课堂教学目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