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0 10:4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一、单选题
1.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88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中国政府的这些举措( )
A.体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 B.突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C.为东盟的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 D.推动了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
2.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加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此可知,农村改革的成功( )
A.拉开了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序幕 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 D.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下表是1990年- 199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数据统计表(单位:亿元),这些数据的变化主要由于( )
A.全方位多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入开展
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的建立 D.改革开放深化及思想解放的推动
4.改革开放初期,党提出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口号,鼓励农民就地实现工业化和就业转移。后来政策转变为允许农民“离土又离乡”,提出了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小城镇、大战略”的城镇化思路。上述政策的转变反映出( )
A.乡镇企业受到政府重视 B.大城市人口迅速膨胀
C.农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D.国家稳妥推进城市化
5.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规定:“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表明,我国(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遇到阻力 B.以法律推动和保障经济的发展
C.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经济法律 D.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6.我国通过的一部法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这部法律是( )
A.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
C.《反分裂国家法》 D.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7.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4年,中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将近50%,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缩小了30%。国家对工农业产品价格的调整( )
A.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8.在新中国法制史上,有一部法律被视为“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与守护神”,也被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它的编纂历时66年,孕育过程经历了4次大起大落。这部法律最可能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1978年12月,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0.图1、图2分别为1954年完法和1982年宪法的日录,与1954年宪法日录相比较,1982年宪法结构的变动表明( )
A.我国宪法结构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B.我国宪法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C.我国宪法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理念 D.我国宪法可以根据民意进行修改
二、论述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88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工作重心,可知这些举措旨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营造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A项正确;材料侧重中国和东盟等的关系,没有涉及西方,排除B项;无法得出“为东盟的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加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可知,农村改革的成功促进了我国全面改革的开展,B项正确;1980年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拉开了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序幕,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的决策,排除C项;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材料中1992前与1992后的数据对比,变化明显,结合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此后,我国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内社会消费品的批发、零售等商品活动的发展状况,而对外开放主要是对外招商引资,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排除B项;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期,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改革开放初期,鼓励农民就地实现工业化和就业转移,有利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城市化的发展,后来的政策允许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这有利于促进其他地方城市化的发展,这说明国家是在一步一步地推动城市化的发展,D项正确;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说明乡镇企业受到政府重视,不能体现后来的政策,排除A项;人口不一定是流向了大城市,因此材料无法体现大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公司法》”等内容可得出,改革开放后国家通过颁布相关法律,保障我国弘建设的顺利开展,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B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遇到阻力,排除A项;仅从材料中的法律不能说明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法律,排除C项;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性质等内容,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为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提供了法律依据,排除B项;《宪法修正案》是关于宪法修正的法律,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1984年同1978年相比,中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将近50%,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缩小了3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A项正确;材料提高了农业产品价格,并不会促进工业化,排除B项;21世纪初才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国家对工农业产品价格的调整并不会扭转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因此B项正确;ACD项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选B项。
9.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1982年宪法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结构”之前,宪法结构的这一变动表明我国对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的高度重视。从法理上讲,先有公民的权利,然后根据公民权利的授权产生国家机构,我国的一切权力来自人们,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理念,C项正确;A项只是材料的概括,不能说明宪法结构变动的理由,排除A项;B项宪法结构的变动无法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排除B项;D项宪法结构的变动无法体现宪法可根据民意进行修改,排除D项。故选C项。
11.示例: 论题: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标语顺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50年代时期,王进喜率领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8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进入新时期,改革开放逐步展开。深圳市委门前的拓荒牛雕塑反映出党领导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中不怕苦,甘做拓荒牛,勇于担当奉献的时代精神。综上,这些标语反映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得到广泛传播,利于鼓舞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首先应该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结合所学围绕论点展开论述。据四张图片可以看出,这些标语多与社会主义建设有关,这与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这些标语的广泛传播,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论题。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