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国家诞生起,中国历代在制度安排方面凝聚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经验,其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线索之绵长、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或民族所难与相比的。
毛公鼎
龟甲刻辞
2022年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形成与发展
素养考向 概念聚焦
1.掌握先秦到秦朝政治体制的发展历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历史进步性 2.掌握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程,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我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变迁的基本规律 3.掌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督抚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巩固的深远影响 禅让制、世袭制、内外服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家国同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文书制度;内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制
学习目标
秦
西周
分封制
汉
唐
宋
元
明
清
宗法制
三公九卿
郡县制
中外朝
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
三省六部
节度使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二府三司
中书省制
废宰相
权分六部
设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康熙:南书房
雍正:军机处
地方收权分权
通判
行省
行省
废行省设三司
商
内外服制度
方国林立
中央:
地方:
州—郡—县
道—州—县
郡—县
路—府—县
省—路—府—州—县
省—府—县
省—府—县
隋
时间轴
一、奠基——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王位世袭制
1、建立:有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夏。
2、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变化?
天下为公
禅让制
天下为家
世袭制
禹
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飨。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贵唯德,民好明德。 ——遂公盨铭文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夏朝宝藏 - 遂公盨[xǔ]
遂公盨是古代西周中期遂国国君所铸的青铜礼器。内底铭文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专家认为这证实了大禹及夏朝的确存在。
思考:大禹与何制度有关?
世袭制
【以图说史】
一、奠基——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二)、商朝——内外服制
1、内外服制:(松散联盟)
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间接管理外服。
2、.职官制度: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材料1: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外服以至外服以外的方国,其经济多较商落后,故而也不时进入王畿抢掠。终商一代,与方国的战争十分频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内服
外服
材料2:殷衰,诸侯或不至,殷兴,诸侯归之。 ——《史记》
材料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4:“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思考:商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神秘色彩浓厚;
神权与王权结合;
商朝宝藏 – 龟甲刻辞
商朝人在龟甲上刻字用于祭祀占卜和记录。左图龟甲反映了商朝统治者通过占卜来决定国家大事。
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思考:商朝统治者是在何种制度下决定国家大事?
内外服制度
【以图说史】
(三)、西周
——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1、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1)目的: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旧贵族
(2)对象:
①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是主体(血缘);
②形成森严等级,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③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④诸侯国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诸侯义务:政治上:听命天子,朝觐述职
军事上: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经济上:交纳贡赋
◇诸侯权利:世袭领有封土,在封土内再分封,高度自主的行政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3)特点:
卿大夫
诸侯
诸侯
诸侯
士
天子
1、分封制
(1)目的:
(2)对象:
(3)特点:
(4)意义:
史料: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
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①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扩大统治区域;推动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有利于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较内外服有利于加强对地方控制)
②地方权力过大,导致分裂割据,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分封制的意义及弊端?
【典例研析】(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答案】D
【解析】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授予的,材料“乃自立,为(楚)武王”,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破坏分封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项;材料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属于个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排除A项;材料周天子和楚国国君的王位仍然是世袭的,排除B项;材料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宗法血缘关系,也无法推断是“开始”,排除C项。
2、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1)核心:
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
(2)概念:
①按照血缘关系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利;
②将血缘同政治结合起来,是“家”和“国”的统一。
(3)特点:
(4)影响
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②促进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
③形成了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结构,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
【典例研析】(2019·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 A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 C项;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3、礼乐制
史料: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礼记·王制》
(1)概念:
(4)实质:
(5)瓦解:
(2)表现:
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的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规矩——区别等级——规范社会秩序)
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
(3)目的:
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
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局面
西周宝藏 - 宜侯夨cè 簋guǐ
西周青铜器,于江苏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西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并赐他酒、铜器、土田和奴隶等。
思考:宝藏反映西周的何制度?
分封制
西周宝藏 - 毛公鼎
西周青铜器,作器者毛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铭文约500字,主要是毛公歌颂自己为国服务的政绩,以此铸鼎传后世。
思考:宝藏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西周王臣在青铜器铭文中追念祖先功绩、告祭自己荣誉,是为了加强其在宗族体系中的地位。
宗法制
(四)、东周
史料1:天子适诸候曰巡狩,诸候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同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移之。
—— 《孟子·告子》
史料2:(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候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材料1与材料2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有哪些具体表现?原因是什么
礼崩乐坏
问题:
表现:
②诸候不尊天子;出现春秋诸候争霸,战国兼并局面。
①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
③各国变法,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产生。
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②王室衰微,诸侯实力增强;
③为百家争鸣提供思想基础。
——社会大变革(旧制度逐步解体,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产生)
【探究】先秦政治体制的特征
材料四: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自由民“国人”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材料二: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材料三: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
材料一:西周时期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
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二、创制——秦朝的政治制度
(一)、皇帝制度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秦纪二》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二、创制——秦朝的政治制度
——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廷议制度
文书制度
(二)、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
皇 帝
御史大夫
丞 相
太 尉
奉
常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郡
县
乡
亭
里
中央
(三)、地方制度:郡县制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中央集权:其特点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成为维护皇权的工具。
垂直管理
专制主义: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枢为皇权服务,权力来源于皇权。
(四)、文书制度
睡虎地秦墓竹简
材料1: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 (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材料2: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材料3:“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在《论衡》
湖南龙山里耶古城出土的书同文字木方
正面以篆书抄写,内容主要是对职官、法律、名物、专属名称的变更,以及文字字形的规范。
(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2)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3)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秦朝文书制度有哪些影响?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三、演变——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朝(或称“内朝”):包括侍中、尚书令、常侍,负责决策;
(2)外朝:即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
(3)作用:设立中朝,中央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中外朝制度的设立,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1、两汉行政中枢的演变
(2)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度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两汉的中外朝制度、尚书台
(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中央行政体制仍为三公九卿制。
(3)东汉刘秀时期: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汉光武帝刘秀
【典例研析】 (2021·山东高考·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表1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答案】C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表现为裁撤一些官职,缩减官职的俸禄或者职权范围,所以其出发点应该是削弱王国势力,本质上是防止王国问题影响中央集权,所以是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故选C项;
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①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与完善,为后世所沿袭。
程序性分割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地位
(2)职能
(3)特点:
(4)意义:
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材料: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隋唐三省六部制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宋代二府三司制
宋代二府三司制示意图
(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还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 “三司”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思考宋代二府三司制有哪些特点?
多设机构,分化事权,相权再度被削弱,皇权再次加强。
3、宋代二府三司制
4、元代的中书一省制
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相权有所加强。
皇 帝
中书省
御史台
行政
枢密院
军事
监察
宣政院
宗教西藏
吏
户
工
刑
礼
兵
一省两院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元朝实行一省制原因何在?有何弊端?
材料1: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
材料2: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1)原因:
①元朝版图空前大于前代,事务繁多;
②少数民族政权治理水平相对低,删繁就简;③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改三省为一省。
(2)弊端: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元代的中书一省制
5、明代
①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
②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1)废宰相:
(2)设内阁: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明朝内阁制
(3)性质: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4)实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典例研析】(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答案】A【解析】据材料“以利不胜费止之”和“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据材料可知内阁成功的限制皇帝要求,对皇权起到一定限制作用,权势巨大,故选A项;材料体现内阁对皇权的制约,据材料“面谏力争”说明皇帝掌握最终决定权,据所学内阁是内侍机构不能严重的制约皇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明代政治状况不是社会经济,排除 C项;据所学内阁始终是内侍机构不是宰相,且此时丞相制度已经废除,排除D项。
6、清朝军机处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材料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2: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1)原因:
(2)特点:
(3)职能:
(4)影响:
处理西北军务;加强皇权
简、速、密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①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②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清朝军机处
隆宗门内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典例研析】(2022·湖南高考·5)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答案】A南书房行走实质上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不属于正式官职,但是却常伴皇帝左右,而户部侍郎是官员在中央政府的任职,二者相比,“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等于是在借助皇帝的权威来行事,所以反映了清朝前期君主的高度集权,故选A项
【史料实证】中央行政制度之变
材料中①②③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 印证了中国古代中枢机构变化的哪些史实 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
①1995年在西安出土的秦代右丞相印封泥 ②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而不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新唐书·百官志一》
③明朝谢环《杏园雅集图》(局部),描绘了明成祖时杨士奇等多位内阁大臣议事的场景
①实物史料,②文献史料,③图像史料。
①印证了秦朝确立丞相制度;②印证了隋唐时中央设三省,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③印证了明朝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方式:一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如三省制;二是任用身边近臣,以形成新的决策核心,如明代内阁制
史料1: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汉书·刘辅传》
史料2: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西汉—中朝
方式:任用身边亲近的人
方式: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东汉—尚书台
史料3: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
隋唐—三省六部制
方式:分化宰相权力
★判断材料所涉及的制度,并说明削弱相权的方式有哪些?
史料4:“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又别置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悉隶三司。”——《宋史·职官志》
史料5: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史·高鸣传》
宋朝—二府三司制
方式:分化事权以强化君权
元朝—中书省
原因:分权导致低效率。结果:相权反弹
史料6: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明神宗实录》
明朝—废相,设内阁
影响:宰相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内阁没有决策权,无法制约皇权
史料7: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
——《清史稿》
清朝—设立军机处
影响: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汉唐
宋元
明清
官员的姿势为何有这些变化?
演变趋势:
专制措施:
①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分相权;设机构;用亲近;借人伦;重思想。
②承袭前朝制度,有所损益。
★判断材料所涉及的制度,并说明削弱相权的方式有哪些?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汉书》
郡国并行制
七国之乱
“推恩令”
分十三州,设刺史
(1)、西汉初---汉初郡国并行制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 ——《汉书》
1、汉朝:
(3)、东汉——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刺史改称“州牧”。州刺史在地方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汉代十三州示意图
(2)、西汉--郡、县二级制
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郡设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郡下设县,县设令或长
【典例研析】(2022·广东高考·2)“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答案】D据材料可知,东汉中叶以后,一方面王、侯多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另一方面,封国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由中央任命的封国国相手中,这“客观上”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D项正确;遏制地方豪强势力扩张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国相是受中央任命而又隶属于王国的高层官员,在汉高祖时辅佐诸侯王国建立政权,文景时期偏重执掌王国兵权,宣帝后则以地方郡守的职能管辖王国,国相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此现象与外戚干政无关,排除C项。
2、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三级制
3、隋朝
州、县二级制
4、唐朝
道、州、县三级制
①根据山川形势设道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②道由监察机构成为地方行政实体
③战略重地设节度使
变化:
问题:
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危及中央集权
【典例研析】(2021·湖南高考·4)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
A.地方势力膨胀 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 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答案】A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载地方官吏的薪俸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这种情况和唐代中期后,地方节度使掌握财政权有关,即地方势力膨胀,故选A项;材料只是提及中央官吏的俸钱情况,没有说明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排除B项;官吏俸钱没有降低,无法说明中央财政紧张,排除C项;高出部分是合法收入,不能说明地方官吏贪腐,排除D项。
(1)宋朝改道为路,又将隋唐时期的军事管理机构府变为一级型政府,从而形成路、府、县三级制。
(2)加强中央集权
5、宋代时期--路、州(府)、县三级制
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示意图
【典例研析】(2022·全国乙卷·26)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答案】A据材料“宋朝在州府设通判……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可知,通判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武官专权,规范地方行政,故选A项;
(1)原因 元朝统一中国后,疆域辽阔,需要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有效管辖和统治。
(2)内容 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京畿周围(山东、山西和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3)意义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明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6、元朝时期---省、路、府、州、县。
“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元史·百官志七》
特点:(1)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2)行省制度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
(1)明朝 ①(废行省,设三司)明初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割,②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2)清朝 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
(3)明清时期 省之下设府(直隶州),府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
7、明清时期--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
【探究】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 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 州 道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王国 郡 州 州 路、府、州 州、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摘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有怎样的特点?
2.行政区划以二级制和三级制为主;
1.制度发展有沿袭性,也有变革性(郡县—行省);
3.行政区划上动下稳,县作为地方行政的基层区划最为稳定,高层政区变化大;
演变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秦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知识深化】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县制
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西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州、县二级制废郡,以州统县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州(府、军、监)和县二级 → 路、州(府)、县三级制
路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州县各级官吏
行省制
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省、府、县三级制
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省、府、县三级制
除巡抚外,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评价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任何一种制度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事相配合。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存在百千年时间,也给中国带来辉煌,这种制度自然就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适应的。评价一种制度,要充分考虑时人有关该制度的评价,不能一味以今人的标准来评价。
合作探究:请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作出评价
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住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完了……
——马嘎尔尼
中国古代政治这一制度体系,比较有效地维持了政治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在统治集团中吸纳社会精英,形成较高素质的官僚队伍。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先秦
政治制度
中央
政治制度
地方
政治制度
夏-世袭制
商-内外服制
周-分封/宗法制
三公九卿制
中朝/尚书台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中书一省制
内阁
军机处
郡县制时代
道路制时代
省制时代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