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地在2017年春季始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精神。“十四年抗战”始于( )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百团大战
2.1936年12月《桂林日报》: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指(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一二·九运动以后
4.俗话说,“相逢一笑泯恩仇” ,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但其中第二次合作是外力迫使的,这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以后
B.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卢沟桥事变后不久,蒋介石被迫接受联共抗日主张
5.下列属于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原因的是( )
①日本疯狂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③张、杨的伟大爱国情结
④张、杨不愿意再接受蒋介石的领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归纳列举题
6.列举下列信息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之时北平学生率先发起的学生运动——
(3)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的事件被称为——
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人物。
(1)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是——
(2)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将领——
三、材料分析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为什么发动这样的运动 为争地盘吗 不是。为泄愤吗 也不是。我们及对政府的屈辱外交,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为自相成系。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八项主张。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二:西安事变的突然爆发,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日本竭力挑拨南京和西安的关系,声明不能坐视南京同西安妥协,企图就起中国大规模的内战,以便趁火打劫。国民党内部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学良、杨虎城,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大规模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而与蒋介石关系密切的宋子文、宋美龄等人,坚决反对“讨伐”。坚持营救蒋介石。
(1)队材料内容中可以看出,当时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材料一中所说的“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指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中的形势说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历史事件的最终结果如何 这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四、综合探究题
9.中国近代史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部以国共两党合作与对抗为轴心而转动的历史。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这个风云变幻的舞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国共两党第一改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是什么 周恩来与它有什么关系
(2)1936年12月。周恩来奔赴西安参加谈判,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请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C 2.B 3.C 4.C 5.B
(1)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1)杨靖宇
张学良 杨虎城
8.(1)目的是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是指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而国民党军队不抵抗日本浸略者,却围攻红军打内战。
(3)当时局势下如果蒋介石被杀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内战,便于日本侵华,为了抗日大业,中国共产党队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结果: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积极影响: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主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9.(1)黄埔军校。担在政治部主任。
(2)提开了国共产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