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减租减息 B. 将逃亡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D.打击地主,保护贫下中农
2.中国共产党在1947年7月至9月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上制定和通过了( )
A.《井冈山土地法》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3.“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开始 B.“双十协定”签订
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4.解放战争期间,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加速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是( )
A.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B. 百万雄师过大江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转战陕北
5.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日本在南京制造大屠杀 ③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归纳列举题
6.列举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发动的三大战役。
7.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三大战役最先打响的——
(2)解放区土地改革颁布的文件——
(3)东北人民解放军打响辽沈战役的指挥者——
三、材料分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材料二: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有430万人,装备精良并有空军、舰艇以及美国的大量援助;中国共产党只有270万人,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坦克,大炮很少。这时,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并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材料三:“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
(1)材料一中说的“两个拳头”指的是什么 “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 “插上一刀”有何历史意义
(2)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概括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描写的是哪场战役的场景 这场战役解放的是哪座著名城市 它的解放标志看什么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及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四、综合探究题
9.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有合作,也有分裂。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某校八(3)班同学开展了以“国家关系及其历史启示"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步骤一:回顾历史,完成表格
政党 成立时间 地点 领导人 成立的标志 指导思想 影响
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前身) 1895年 日本东京 ①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② 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中国共产党 1921年 上涨 陈独秀 ③ 马克思主义 ④
(1)根据上表回答,①②③④分别是什么
步骤二:合作、分裂,天壤之别
(2)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有过哪两次合作 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有哪两次分裂 这两次分裂造成了什么后果
步骤三:联系实际,读史明智
(4)通过上述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步骤四: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进行了历史性的握手,就进步推进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5)联系祖国统一大业,你认为此次握手有何重大意义 你对两岸关系有何期待
参考答案
C 2.D 3.D 4.C 5.C
6.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7.(1)辽沈战役
(2)《中国土地法大纲》
(3)林彪、罗荣桓
8.(1)①蒋介石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③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2)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历史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3)渡江战役;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4)原因:人民解放军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国民党统治腐败和不得人心。
启示: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得人心者得天下等。(言之有理即可)
9.(1)①孙中山;②三民主义;③中共一大的召开;④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 -1927 年,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蓬勃发展,经过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 -1945年,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3)第一次分裂: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给日本侵略者造成可乘之机。第二次分裂: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经过三年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4)国共两党合则两利,有利于民族的发展;分则两伤,给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
(5)意义:这是两岸领导人自1949年以来的首次会面,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两岸关系崭新一页就此翻开。期待:两岸和平稳定,以民族利益为重,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贡献。(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