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生物 课型:新授课
第七节 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阐明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观察图片,比较学习哺乳动物牙齿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教学重点
1.阐明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教学难点
1.阐明兔在运动、捕食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说明恒温动物调节体温有多个系统参与。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讨论法、观察法、自学指导法、讲授法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
2.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等活动,掌握学习的一些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具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导课:
小狗吃奶图片导入哺乳动物。并设置问题,激疑导思,引导学生通过看书思考相关问题。 图片展示各种哺乳动物,并提出问题:它们为什么都属于哺乳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指导学生看书总结。
自主学习(先明确目标、重难点,然后看书,同时勾划重难点,最后做题)
1. _________和_______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恒温动物。 2.哺乳动物的种类很多,除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 、 、 ,牙齿有门齿、 、 的分化。
二、合作共建(小组讨论、交流)
1. 兔的体温恒定,只靠体表的皮毛起作用吗?体温恒定有什么意义?
2.家兔与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是牙齿分化为 和 。门齿适于 ,臼齿适于 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 。
3.家兔有发达的 和 因而能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
4. 观察右图兔和狼的牙齿,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图表示的是________的牙齿,其牙齿的特点是________发达。
(2)B图表示的是________的牙齿,其牙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发达。
(3)由此可以看出,哺乳动物的牙齿有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化。
(4)兔和狼的牙齿分化不完全相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三、课堂小结(把你本节课的收获做一下梳理吧)
四、课堂检测
1.家兔门齿的主要功能是( )
A.撕裂食物 B.切断和撕裂食物 C.切断食物 D.磨碎食物 2.家兔体温能保持恒定,这与下列哪项叙述无关( )
A.动、静脉血不混合,运输氧气能力强 B.体内具有调节体温的结构 C.体表被毛,且随季节换毛 D.盲肠发达具消化能力
3.下列哺乳动物的特征中,与其后代的成活率高有直接关系的是( )C A.大脑发达 B.心脏四腔 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 4.分类学上,将抹香鲸归类为哺乳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D A.用肺呼吸 B.体温恒定 C.心脏四腔 D.胎生哺乳 5.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猫 B.麻雀 C.金丝猴 D.沙蚕 五、中考热身
1.在马牛羊的口腔里找不到下列哪种结构( )
A.犬齿 B.舌头 C.臼齿 D.门齿
2.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C.食物不足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3.兔能迅速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主要原因是( )
A.具有发达的大脑、神经及四肢 B.视觉敏感 C.具有较大的耳朵 D.嗅觉灵敏
4.蝙蝠与家鸽都适于飞行,但蝙蝠是哺乳类而不是鸟类,它特有的特征是( )
A.双重呼吸 B.体温恒定 C.心脏四腔 D.胎生哺乳
十、板书设计
第七节 哺乳动物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 2.胎生、哺乳;
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十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