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生物学(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动植物结构上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施莱登通过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是在细胞学说的修正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
2.“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以下与此相关的描述正确
的是()
A.“野池”中所有的菱、蒲、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野池”里所有的鱼组成了一个种群
C.蜻蜓与蒲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同
D.“野池”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3.下列是关于几类微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色球蓝细菌与绿藻细胞中都不含叶绿体但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具有细胞壁而后者没有
C.大肠杆菌和发菜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及DNA
D.新冠病毒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4.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及观察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2
放大倍数
100倍>400倍
641
①
②
③
A.若将图①中的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B.若按图②调整放大倍数,则视野中的细胞数变为4个且视野亮度变暗
C.若图③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图像,则向左移动装片可将位于左侧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D.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④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实际上其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5.下图是将HV、颤蓝细菌、草履虫和水绵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
错误的是()
第1页/共14页
甲
乙
HIV
颤蓝细菌
丙
草履虫
水绵
A,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B.丁组的生物细胞核中都具有染色质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为是否是原核生物
D.乙组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6.下列检测生物分子的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逐渐变成紫色
B.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无色变成砖红色
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需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洗去多余的苏丹Ⅱ染液
D,蛋白质变性后,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仍然可以显紫色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
B.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
C.颤蓝细菌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
D.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
8.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9.肉毒梭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
它是由两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选出正确的一
项
第2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