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师大版生物一轮复习用卷七 专题7 绿色开花植物与生物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北师大版生物一轮复习用卷七 专题7 绿色开花植物与生物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20 19:2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届北师大版生物一轮复习用卷七
专题7 绿色开花植物与生物圈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有植物界“活化石”和“鸽子树之称”的是 (  )
A.水杉 B.苏铁 C.银杏 D.珙桐
2.我国的植树节定为每年的(  )
A.3月22日 B.3月12日 C.6月5日 D.7月11日
3.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量保持相对稳定是(  )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多的结果 D.氧大量消耗的结果
4.自然界中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的主要生物是(  )
A.人类 B.植物 C.微生物 D.无法确定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藻类植物 D.苔藓植物
6.有森林的地区,降雨往往比较多,这是因为(  )
A.树林呼吸作用强,释放的水多
B.树林能遮住天空中的云,从而增加降水
C.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使云量增加
D.以上都不对
7.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8.孙悟同学在草地上玩耍,裤子上留下较多绿色印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帮他洗掉(  )
A.用洗衣粉清洗
B.用肥皂清洗
C.用沸水煮
D.将酒精涂在绿色印迹上一段时间后再清洗
9.“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提倡“无纸化”办公,公文、通知、宣传单等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不再以纸质的形式下发,其生物学意义在于(  )
A.节省办公经费 B.减少垃圾
C.保护森林 D.实现现代化
10.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器具,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用具合适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
B.用碘液检验是否含有淀粉
C.用蝗虫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
D.用沸水对天竺葵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11.如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某一装置,该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A.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B.分解叶片中的无机物
C.杀死叶片上的寄生虫 D.除去叶肉细胞
12.植物如同一个个可爱的精灵,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茫茫的戈壁滩上,漫 漫的海岸线边,高高的山峰上,深深的峡谷里……这些精灵们一天到晚忙碌着,成全了世界的五彩缤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全部“奉献”给了其他生物
B.植物的生活需要消耗二氧化碳,不需要消耗氧气
C.植物制造的氧气多于自身需要时,其余氧气会释放到大气中
D.没有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环就不能进行
13.我国确定每年的哪一天为植树节?(  )
A.9月10日 B.3月12日 C.7月1日 D.4月12日
14.在制作蚕豆叶临时切片时,我们怎样把切下的薄片放到清水中或放到载玻片上?
A.用毛笔 B.用剪子 C.用镊子 D.用指尖
1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Ⅰ表示光合作用 B.图中Ⅱ表示呼吸作用
C.动物也能完图中Ⅰ所示过程 D.动物也能完成图中Ⅱ所示过程
16.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B.植物的气孔很小,但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多
C.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光合作用拉动的
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17.下列各项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我国植被的是(  )
A.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 D.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18.如果绿色植物被大量砍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急剧增加,并能引起温室效应,使地球环境不断恶化.这说明绿色植物能(  )
A.涵养水源 B.过滤尘埃
C.降低噪声 D.调节碳氧平衡
19.叶片细胞中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关的结构(  )
A.细胞质 B.线粒体 C.细胞核 D.叶绿体
20.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若把变成蓝色的那部分叶片横切后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变成蓝色的部分位于(  )内.
A.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角质层 D.导管
21.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  )
A.在田间焚烧秸杆 B.绿化美化环境
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 D.淘汰高耗能企业
22.下列植被类型中,所生长的植物最耐旱的应该是(  )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
C.草原 D.荒漠
23.2019年4月,支付宝宣布蚂蚁森林用户数达5亿,5亿人共同在荒漠化地区种下一亿棵真树,种树总面积近140万亩。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具有重要意义,下列不是绿色植物具有的作用(  )
A.杀菌 B.吸尘 C.消灭害虫 D.降低噪音
24.我们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就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晚上习惯于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
B.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C.每天上学由家长开车接送
D.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25.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B.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和释放氧气
C.绿色植物能够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D.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
26.萝卜是大家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它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27.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是(  )
A.水分 B.光照 C.湿度 D.叶绿体
28.在我国各类型的植被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  )
A.草原 B.荒漠 C.森林 D.热带雨林
29.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B.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D.只产生氧气,不产生二氧化碳
30.如图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绘声绘制成的曲线,试问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对植物生长最有利的温度是(  )
A.t0﹣t1 B.t1﹣t2 C.t2﹣t3 D.t3﹣t4
二、填空题(共5题;共24分)
31.学校建足球场可以选用    来作为草坪;可以作为行道树而且还能抵抗有害气体的树种有    (答案不唯一)
32.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图中CO2代表二氧化碳,H2O代表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
①代表的是    作用,②代表的是    作用,请写出①的反应式:   
(2)图中③④分别代表哪类生物?
③代表的是    ,④代表的是    。
(3)图中    不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就能生存。
(4)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没有③,碳循环还能进行,从而说明③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33.珍稀植物是指由于   的变迁和   而处于灭绝边缘的植物。
34.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的上表皮和[D]   有保护作用,因此它们属于   组织.
(2)[A]内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表皮上分布有[C]   ,它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停止,大多数的[C]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   (选填“减弱/增强”)
35.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把天竺葵放到   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图③,把叶片放入盛有   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   .
(3)图④,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   ,稍后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成   色.
(4)实验说明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说明了绿色植物在上述条件下制造了   这种有机物.
三、读图理解题(共4题;共33分)
36.某生物兴趣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如图九处理,光照~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请据图回答:
(1)观察图一,该实验可形成   组对照实验。
(2)叶片A中非绿色部分不变蓝的原因是   。叶片B绿色部分不变蓝的原因是   。
(3)图二中,C、D两曲线表示同株植物在不同温度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其中   曲线代表温度较高时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若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点)。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里的青山,旨在大力植树造林、保护现有森林,因为绿色植物的   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37.“陕西八大怪,油泼辣子一道菜……”中“油泼辣子”的主要食材是辣椒和植物油。图1是辣椒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A、B、C和D表示物质,且A和B表示气体;图2是辣椒叶片在夏季一天内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活动强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辣椒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图1中B表示二氧化碳,A表示   。请用C和D完善该过程的公式(式子)[B]+[   ] [   ]+[A]([ ]内填字母)。
(2)图2甲和乙曲线中表示辣椒叶片呼吸作用的是   曲线。
(3)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它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   平衡;还通过吸收水分和   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38.图一中字母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图二中数字表示叶片不同结构,分析回答:
(1)图一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图二叶片结构上的[   ]   进出植物体的。它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   围成的空腔组成。
(2)图一中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过程[   ]   散失掉了;该生理过程促进了生物圈的   。
(3)若使图三中的植物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某气体含量测定,得出该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三),该气体是   。
(4)植物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图一中的过程[   ]   所释放的能量。
(5)如果在相对封闭的温室中,某植物的叶片受到阳光的照射而生长,一昼夜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如图2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6)图一中C过程表示光合作用,该过程对于生物圈的意义重大,可以维持生物圈中的   。
39.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1)根据图示,请找出植被面积和荒漠面积的变化规律。
(2)你认为有哪些人为因素造成了这个结果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2分)
40.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图,请据图回答:
(1)暗处理;需要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通过   作用将   消耗或运走;
(2)将天竺葵的叶片正面和背面都用黑纸片遮盖,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   ;剪下有部分遮光叶片,去掉黑纸片。
(3)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目的是   ;叶片呈   色;
(4)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稀碘液,再次用清水漂洗叶片,遮光部分呈   色;验证了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41.某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夜后,用黑纸圆片将叶片的B处两面遮盖,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然后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并加碘液处理,请分析回答
(1)加碘液处理后发现A、B两处都不变色,其原因是
A   .B   .
(2)C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3)实验结果表明,   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4)光合作用正确的表达式为   .
五、综合题(共3题;共15分)
42.今年3月27日,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吗?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2)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   的平衡.
(3)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对人体的   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4)在日常生活中,你应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   (说一例即可)
43.小李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基本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1)小李的实验设计不够严谨,实验还应增设对照组: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
(2)步骤①“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消耗尽叶片内存留的   .
(3)步骤③中,叶片放入盛有   的小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目的是溶解叶绿素.
(4)若步骤④中叶片不变蓝色,则说明:二氧化碳   (填“是”或“不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5)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还有   .
44.2016年1月2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2016地球一小时中国区主题﹣“为”蓝生活,鼓励公众为了蓝色天空和蓝色星球,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为此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类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   气体.
(2)我们倡导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有利于维持自然界的   平衡.
(3)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一条和大家分享: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珍稀植物
【解析】【解答】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盛开繁花,它的头状花序下有两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六至十五厘米,宽三至八厘米,如白绫裁成,美丽奇特,好像白鸽舒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属落叶乔木。
故答案为:D。
【分析】珙桐,珙桐科落叶乔木,亦称“水梨子”,是驰名世界的观赏树,仅产于湖北兴山县,因珙桐育苗难,成活率低,很难移植,因而目前正日趋减少。
2.【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为了爱护植被,绿化荒山、绿化荒漠,我国开展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我国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故选:B.
【分析】森林、草原等植被调节碳一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可称之为地球的“肺”,同时它们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保护植被.
3.【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4.【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天然的“蓄水池”。其中前两个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第三个作用和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5.【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八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
故答案为:A。
【分析】我国由于裸子植物种类最多,所以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6.【答案】C
【知识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析】【解答】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因此,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促进了地球的水循环。故森林地区往往降降雨较多。
故答案为:C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7.【答案】D
【知识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析】【解答】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伸长区细胞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但不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故答案为:D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冠——在根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8.【答案】D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解析】【解答】解:叶绿素能够溶解在酒精中.孙悟同学在草地上玩耍,裤子上留下较多绿色印迹,就是含有叶绿素的汁液.因此将酒精涂在绿色印迹上一段时间后再清洗.
故选:D.
【分析】解此题时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中的酒精脱色入手.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9.【答案】C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解:“无纸化”办公,公文、通知、宣传单等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不再以纸质的形式下发,可以节约用纸;造纸的材料主要是树木,所以这样可以保护森林。
【分析】根据造纸的材料主要是树木,特别是纸浆一定要用木材等原料才能制作出来。
10.【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解析】【解答】】种子的结构较大不需要放大很多就能观察因此可以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而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此不能使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的结构,故A不符合题意;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可以选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故B符合题意;蝗虫成虫和幼虫取食禾本科植物的茎叶,一般用蝗虫的幼虫探究动物的取食行为,故C不符合题意;叶绿素能溶于酒精,不能溶于水,因此在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应将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解析】【解答】解: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装有酒精和叶片的小烧杯,一定要隔水加热.这是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不仅酒精蒸发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够好,尤其容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隔水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所以该装置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故选:A.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12.【答案】C
【知识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解:A、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建植物体本身,也为其他生物和人类提供食物来源,不符合题意。
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消耗二氧化碳,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消耗氧气,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并不是没有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环就不能进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进行的时间、部位都有所不同。在阳光下,三大作用可同时进行;但在夜间,光合作用停止,蒸腾作用也大大减弱。而呼吸作用不管在白天还是在夜间,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
2、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意义如下:(1)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有机物,不仅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而且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
(2)光合作用转化光能并储存在有机物里,这些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3)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3.【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每年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自1981年12月以来,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我国正在实施“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至2000年底,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109 hm2.
故选:B.
【分析】“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14.【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
【分析】此题考查蚕豆叶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其关键是如何将玻片切好和制片,由于切下的薄片非常薄长粘在刀片上,可以用毛笔轻轻地刷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解答】制作叶片的玻片标本的过程是: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到小木板上;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横向迅速切割叶片;3、每切一次要蘸一下水,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人水中,或用用毛笔将切下的薄片轻轻地刷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4、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毛笔挑一较薄的材料放在水滴中;(6)盖上盖玻片后观察.在制作蚕豆叶临时切片时,用毛笔把切下的薄片放到清水中或放到载玻片上
故选A.
【点评】利用徒手切片制作临时装片时要注意:这个过程中不用染色,要盖上盖玻片.
15.【答案】C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分析】该图是碳氧平衡的一幅图,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只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会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所以Ⅰ表示光合作用,Ⅱ表示呼吸作用。
【点评】此题稍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维持碳氧平衡。
16.【答案】C
【知识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失到空气中,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气孔很小,但气孔数量多,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有99%以气体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发出去的。B不符合题意;
C、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拉动的;而不是光合作用拉动的,C符合题意;
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是运输水分的动力.
②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17.【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目前全国森林资源现状是:林业用地面积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0.1亿立方米。森林资源的平均水平依然很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和1/8,面积再大,若乱砍滥伐,势必造成森林资源匮乏,使我国森林覆盖率继续降低。
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都利于保护我国植被;一次性筷子的原材料是树木,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了森林资源,不利于保护我国植被。故C符合题意。
【分析】自然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植被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土地沙漠化方面来切入。
18.【答案】D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因此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故选:D
【分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这三大作用对绿色植物自身和自然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吸收作用是指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19.【答案】D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上,释放氧气也在叶绿体上,故选D
【分析】考查光合作用的场所
20.【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解析】【解答】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后光照→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冲掉碘液观察叶色.把变成蓝色的那部分叶片横切后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变成蓝色的部分是位于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叶肉细胞含叶绿体是叶的主要部分,是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主要场所.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表皮细胞的外壁是角质层(不透水),具有保护作用;叶脉中的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可见,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绿体中形成淀粉的观察方法.若把变成蓝色的那部分叶片横切后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变成蓝色的部分是位于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21.【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解:A、秸秆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在田间焚烧秸秆会加剧温室效应,故A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所以绿化美化环境会减缓温室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淘汰高耗能企业,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分析解答.
22.【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解析】【解答】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
(1)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2)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
(3)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
(4)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5)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
(6)针叶林: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通过分析我国的主要的植被类型,可知生长在荒漠的植被最耐旱.
故选:D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多种多样.
23.【答案】C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温度,提高湿度,改善空气质量。因此,绿色植物的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降低噪声,吸收灰尘,有些绿色植物还能分泌采菌物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绿色植物不能消灭害虫。故答案为:C。
【分析】绿色植物具有的作用:
1、合成有机物:地球全部植物每年净生产的有机物约为1500-2000亿吨,这是全球人类和异养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
2、制氧功能:据测定,每公顷森林和公园绿地,夏季每天分别释放750公斤和600公斤的氧气。全球绿色植物每年放出的氧气总量约为1000多亿吨。
3、防风固沙: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护林带的农田比没有的要增产20%左右。
4、调节气候:据测定,夏天绿地中地温一般要比广场中白地低10-17度,比柏油路低12-22度;冬季草坪地表平均气温高3-4度。据统计,林地的降雨量比无林地平均高16-17%,最低多3-4%。
5、保持水土:科学家们观测发现森林覆盖率30%的林地,水土流失比无林地减少60%;还有人对坡度为13度的山地做过观测,发现每年流失的土沙量,裸地是林地的48倍。
6、吸收毒气:已发现有300多种植物能分泌出挥发性的杀菌物质,如新鲜的桃树叶可驱杀臭虫;黄瓜的气味可使蟑螂逃之夭夭;洋葱和番茄植株可赶走苍蝇;木本夜来香或罗勒能驱蚊。
24.【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解:“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白炽灯和节能灯消耗的都是电能,电能大部分来源火力发电,所以习惯于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浪费能源,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A不符合题意;使用环保购物袋(多次使用的购物袋),减少使用使用塑料袋,节约制造中的能量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符合“低碳”生活,故B符合题意.开车虽然节省时间,但消耗大量化学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生活.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则是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故C不符合题意.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和少用纸巾,不但浪费制造中的能量消耗.同时从原料上,多伐树木,不利于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不符合“低碳”生活.故D不符合题意.
25.【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
B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26.【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绿色开花植 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 器官→植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无系统.可见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受精卵)→组织→器官→植物体.据此解答.
27.【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解析】【解答】解:韭黄之所以呈现黄色是因为在培育的过程中,没有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没有叶绿素形成.如将韭黄移到光下,韭黄中将有叶绿素形成,因而将变绿色,这一实验验证出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叶绿素的形成条件,可以从植物所处的环境来考虑.
28.【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解析】【解答】我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森林资源虽然植物种类丰富,但是我国却是一个少林国家.就拿森林覆盖率来说,圭亚那是97%,芬兰是69%,日本是68%,美国是33%,我国仅仅只有16.55%,大大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
29.【答案】D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解:A.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光合作用的意义如下:
(1)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有机物,不仅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而且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
(2)光合作用转化光能并储存在有机物里,这些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3)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所有活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
30.【答案】C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在t2﹣t3时光合作用的强度较强,能制造较多的有机物,而这时的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大,分解的有机物较少,对植物生长最有利.
故选;C.
【分析】观察图示可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不是温度越高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在0℃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
31.【答案】狗牙根;法国梧桐、海桐、女贞、槐树任选一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学校建足球场可以选用狗牙根、高羊茅来作为草坪;可以作为行道树而且还能抵抗有害气体的树种有法国梧桐、海桐、女贞、槐树等,可以吸收空气的这些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故答案为:狗牙根;法国梧桐、海桐、女贞、槐树任选一
【分析】常见的环保植物有法桐等;常见的草坪植物有高羊茅、狗牙根等;
32.【答案】光合;呼吸;光能;动物;细菌;绿色植物;促进物质循环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如图①就是光合作用的过程。用反应式表达如图:
光能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如图②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2)③表示的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④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故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从生殖方式上看,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个分成两个,而真菌进行孢子生殖。
(3)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自养,不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就能生存。
(4)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没有③动物,碳循环还能进行,从而说明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分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意在考查考两个重要的生命活动,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一定要理解掌握。
33.【答案】自然条件;人为破坏
【知识点】我国的珍稀植物
【解析】【解答】珍稀植物是指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或人为破坏而处于灭绝边缘的植物。
故答案为:自然条件;人为破坏
【分析】我国的珍稀植物共有400多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金花茶、银杉、桫椤、叶蕨等.
34.【答案】(1)下表皮;保护
(2)导管;气孔;减弱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解析】【解答】解:(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2)A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其中运输水分、无机盐的管道是导管;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而减弱.
【分析】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图,图示中,A是叶脉,B是叶肉,C是气孔,D是下表皮.
35.【答案】(1)黑暗;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酒精;叶绿素
(3)碘液;蓝
(4)光;淀粉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解析】【解答】解:(1)图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2)图③,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3)图④,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观察现象: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遇碘变蓝.(4)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叶片遮光部分作为实验组,见光部分作为对照组,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说明了绿色植物在上述条件下制造了淀粉这种有机物.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36.【答案】(1)两
(2)无叶绿体;无光照
(3)C;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或增加昼夜温差(言之有理即可)
(4)光合作用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1)图中有2组对照实验,叶片A绿色部分与非绿色部分,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绿体,叶片A与叶片B,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2)叶片A非绿色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叶片B的绿色部分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3)一般情况下,温度高时候,呼吸作用强。据图2可见:C的代谢比D的代谢旺盛,所以C表示温度较高时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要提高大棚内作用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增加光照时间、晚上降温。(4)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分析】识图:图二中,a、b代表呼吸作用 的强度,c、d代表光补偿点(此时呼吸作用的强度等于光合作用的强度),e为光饱和点。
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2、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37.【答案】(1)氧气;D;C
(2)甲
(3)碳﹣氧;蒸腾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图一中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C是有机物;D是水分。图二中甲表示呼吸作用;乙表示光合作用。(1)若图1表示光合作用过程:B是进入叶片的气体,是二氧化碳;A是叶片释放出的气体,是氧气,C是向下运输的有机物,D是由下向上运输的水分,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叶绿体。所以,光合作用公式是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2)6点之前,甲正常进行,乙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不受光照的限制。因此可以判断图2中曲线甲表示的是呼吸作用。而曲线乙在6点以前和18点以后基本停止活动。可见乙明显受光照的影响应是光合作用。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还能够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制造氧气排到大气中,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从而为人类和一切需氧生物的生存创造了必要条件。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叫蒸腾作用.因此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有重要意义。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38.【答案】(1)4;气孔;保卫细胞
(2)B;蒸腾作用;水循环
(3)氧气
(4)A;呼吸作用
(5)B
(6)碳氧平衡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气孔;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1)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要经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出叶片,所以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还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组成。(2)B表示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是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少部分用于生理活动。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3)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凌晨置于室外,一开始没有光,所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然后太阳出来以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降低,氧气的含量逐渐升高。到了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因此该气体是氧气。(4)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释放的能量有的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有的变成热量散失了。图一中A表示植物体的呼吸作用。所以植物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图一中的过程A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5)植物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当光照强度不大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因此正午之前有机物的积累量不变或变化不大,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有机物开始积累,到下午2时左右光合强度达到最大,有机物量达到最多,后光照减弱,光合强度降低,有机物量开始减少,观察图示,B符合题意。(6)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图一中C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以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分析】识图; 图一: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图二: 图二中1-上表皮,2-叶肉细胞,3-下表皮,4-气孔,5-叶脉。
1、在叶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3、水分以气体的状态通过叶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4、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ATP中。ATP中的能量用于维持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植物开花、矿质元素的吸收等。
5、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碳-氧平衡中的作用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39.【答案】(1)植被面积减少,荒漠面积增多。
(2)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人类活动侵占绿地面积造成绿地减少
【知识点】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根据图示,能够找出植被面积和荒漠面积的变化规律是:植被面积减少,荒漠面积增多。
故填: 植被面积减少,荒漠面积增多
(2)结合分析可知,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人类活动侵占绿地面积能都是造成绿地减少的人为因素。
故填: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人类活动侵占绿地面积造成绿地减少
【分析】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仅为16.55%,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人均森林面积少,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我们应积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40.【答案】(1)呼吸;淀粉
(2)形成对照实验
(3)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黄白
(4)不变蓝;光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解析】【解答】解:(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通过呼吸作用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2)部分遮光后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如果这一部分遇碘不变蓝,而照光部分变蓝,说明经一昼夜黑暗处处理后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消耗了,照光部分的淀粉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还说明叶片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制造淀粉.(3)剪下有部分遮光叶片,去掉黑纸片.(4)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装有酒精和叶片的小烧杯,一定要隔水加热.这是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不仅酒精蒸发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够好,尤其容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5)由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稀碘液,再次用清水漂洗叶片,根据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见光的部分由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所以变蓝,而遮光的部分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制造淀粉,所以不变蓝,此实验验证了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故答案为:(1)呼吸;淀粉;(2)形成对照实验;(3)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黄白;(4)不变蓝;光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41.【答案】(1)此处叶肉细胞内不含叶绿体;此处叶片没有光照无淀粉生成
(2)淀粉
(3)光
(4)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解析】【解答】(1)A银边天竺葵的银边处叶肉细胞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制造淀粉,因此加碘液处理后发现A处不变色;光合作用需要光,B处遮光,叶片没有光照无淀粉生成,因此加碘液处理后发现B处不变色.所以加碘液处理后发现A、B两处不变色,其原因:A:此处叶肉细胞内不含叶绿体,证明叶绿体时进行光作用的场所.B:此处叶片没有光照无淀粉生成,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2)碘遇到淀粉变蓝色.C处变蓝色,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3)实验结果表明,光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4)光合作用在光下才能进行,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叶绿素的细胞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储存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正确的表达式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公式:
故答案为:(1)此处叶肉细胞内不含叶绿体;此处叶片没有光照无淀粉生成;(2)淀粉;(3)光;(4)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图中A银边部分,B遮光部分,C未遮光部分.(2)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42.【答案】(1)氧
(2)光合;碳﹣氧
(3)呼吸
(4)随手关灯等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1)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和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并放出氧气,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3)吸烟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经常吸烟会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气管炎、咽炎等,还会诱发肺癌,据统计,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因此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4)响应“低碳”的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等.
故答案为:(1)氧
(2)光合;碳﹣氧
(3)呼吸
(4)随手关灯等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缓温室效应.
43.【答案】(1)等量的清水
(2)淀粉
(3)酒精
(4)是
(5)水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验.因此进行科学探究时,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它因素都相同.该实验方案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是两组一样的实验装置,增设对照组不放氢氧化钠溶液,放等量的清水.(2)实验前要对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除去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如果叶片内残留有以前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实验结果就会不明显,为了排除原有淀粉的干扰,放到黑暗片一昼夜,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原来的淀粉消耗完后,就不会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3)、(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再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再向叶片上滴加碘液,第一组叶片会不会变蓝,因为没有淀粉生成,原因是缺少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所需原料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水分.
故答案为:(1)等量的清水;(2)淀粉;(3)酒精;(4)是;(5)水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44.【答案】(1)氧气;二氧化碳
(2)光合;二氧化碳
(3)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等(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解:(1)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和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2)我们倡导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因为在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同时植物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3)作为一个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应当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响应“低碳”的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等.
【分析】目前,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生物圈,是人类调整自身和自然关系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转变.地球不仅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结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低碳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