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3.1 光世界巡行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基础训练
能力提升
核心素养提升
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荧光水母 B.点燃的蜡烛
C.月亮 D.正在工作的电灯
光源与光的直线传播
C
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是在真空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路径是直的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
3.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像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
C
4.阴雨天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
A.打雷时,先产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虽然闪电和雷声同时产生,但是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C.闪电和雷声同时产生,但人对雷声反应要比对闪电反应慢
D.无法解释上述现象
光的传播有多快
B
5.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光在 中传播得最快,其速度为__________
m/s,即 km/s.一台激光器朝着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过2.7 s后才接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那么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m.
4.05×108
3×105
3×108
真空
不同
6.(2021秋长沙期末)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色散 B.小孔成像 C.直线传播 D.以上都有
光的色散
A
7.电视机屏幕呈现的各种色彩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是( )
A.红、黄、蓝 B.红、绿、蓝
C.绿、白、红 D.黄、绿、蓝
B
8.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在这些颜色的光中,红、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绿
色散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9.晚上,某人在马路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经过之后再走远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的情况是( )
B
10.2021年6月10日,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出现了日偏食这一难得的景象.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 现象.如图所示,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
甲
直线传播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光源、光线和光束
宇宙间的物体不论其大小与种类,其中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光源.在研究光现象时,我们常常根据光源的大小将光源分为点光源和面光源.当发光物体的大小远远小于它到观察者的距离时,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发光点,称为点光源.那些不能作为一个发光点看待的光源,则称为面光源.
由于通常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在描述与研究光的传播时,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行进方向,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它可以表示沿箭头方向传播的极细的一束光.
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束光是有一定宽度的,我们可以把一束光看成由围绕一条轴线分布的无数光线组成的,称为光束.在几何光学中我们常用到的光束有平行光束,会聚光束和发散光束.普通光源产生的是发散光束,在普通光源和其他光学器件组合使用时,可以得到平行光束或会聚光束,激光器可以产生很好的高亮度的平行光束.
(1)光线的概念是人为引入的,它是 (选填“抽象”或“真实”)的.
(2) 可以产生高亮度的平行光束.
激光器
抽象
12.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的像.
(1)针孔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是 ,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若将易拉罐向远离蜡烛的方向移动少许,蜡烛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_ (选填“改变”或“不变”).
不变
变小
下
倒立
光的直线传播
(2)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公园的树林里,小明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
乙所示.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_
.
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同
树叶间形成的缝隙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