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题B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
1.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
A.原始部落 B.原始群居 C.母系氏族 D.父系氏族
2.下图中的复原房屋应出土于( )
A.浙江河姆渡 B.陕西半坡 C.北京周口店 D.山东泰安
3.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人是由上帝创造的
B.山顶洞人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C.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D.尧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4.由“炮烙”“鹿台”等关键词,你可以联想到的人物是( )
A.启 B.汤 C.盘庚 D.纣
5.“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6.河南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图1 司母戊鼎 图2 龟甲卜辞 图3 殷墟宫殿复原图
A.图1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
B.图2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图3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
D.上述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某县做县令。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9.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10.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在河南南阳,总有群众在医圣祠参加祭拜活动,表达对一位医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且对我国医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的深切怀念。这位医学家
是( )
A.黄帝 B.张仲景 C.华佗 D.顾恺之
11.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的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王羲之
1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秦朝 C.商朝 D.东汉
13.下列历史事件与汉武帝有关的是( )
A.昭君出塞 B.张骞出使西域 C.商鞅变法 D.蒙恬负责修筑长城
14.下图表示的是秦朝中央重要官职的分工,其中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的是( )
A.太尉 B.御史大夫 C.丞相 D.郡守
15.学者晁福林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 ②将都城迁往咸阳 ③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 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16.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就了许多书画名家,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石窟艺术。其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与文化的交流 B.佛教的传入
C.书法绘画艺术盛行 D.政府大力提倡
17.下列我国古代科技中,领先世界约一千年的是( )
A.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数值 B.蔡伦的造纸术
C.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 D.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18.新疆物产丰饶,民族众多。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 )
A.秦朝修万里长城 B.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C.禹划分九州 D.西周实行分封制
19.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D.对统治人民有利
20.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它就是( )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二、非选择题(21题16分,22题15分,23题13分,24题16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一百多年后,孔子赞叹齐国的霸业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请回答:
(1)试着解释孔子说的这段话的意思。(4分)
(2)齐桓公采取了哪些措施提升国力?(6分)
(3)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民到于今受其赐”的意思是什么?(6分)
22.阅读下图:
图1
图2
请回答:
(1)图1、图2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4分)
(2)这些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5分)
(3)这些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或机构?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6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史记》
材料二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
材料三 孝文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辅佐“桓公”称霸的贤相是谁?(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哪次变法的措施?(2分)
(3)材料三中的“帝”指谁?“北语”是指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语言?(4分)
(4)让历史照亮未来,上述改革者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5分)
24.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着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请同学们打开记忆之门,完成下面人物传记。(16分)
(1)
(2)
(3)
(4)
期末检测题B参考答案
1.B
2.B 点拨:图片为半地穴式房屋的复原图,这是半坡居民的房屋,半坡遗址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半坡村。
3.C 点拨:人是由猿进化来的。山顶洞人无贫富贵贱之分。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4.D
5.C
6.A
7.C 点拨:本题考查与孔子相关的知识点。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让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8.D
9.B 点拨:商朝时期出现了甲骨文,它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始,所以B项为答案。
10.B
11.A 点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对开通丝绸之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2.B 点拨: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故本题应选B项。
13.B
14.C 点拨: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15.D 点拨: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并且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等。故答案为D项。
16.A
17.A 点拨:祖冲之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领先世界约一千年。
18.B 点拨: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D
20.A 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提供的“史学巨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千秋太史公”和“纪传体史书的先河”等信息,由此判断该史学家是司马迁,其代表作是《史记》。
21.(1)这段话的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挽救周室,百姓受惠直到今天。若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夷统治下的老百姓了。(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提升齐国国力。(3)这些措施,使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据材料意思,齐桓公做了霸主后,社会相对安定,而齐国由于管仲改革而发展,国富兵强,老百姓避免了被夷狄统治,获得了安定的生活环境。
22.(1)图1:张骞出使西域;图2:丝绸之路开通。(2)沟通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奠定了我国对新疆地区管辖和开发的基础。(3)西域都护。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3.(1)管仲。(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鲜卑族。(4)改革创新;有坚强的毅力;重用人才;善于学习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4.(1)西汉武帝时期 《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孔子 “仁”和“礼”
(3)祖冲之 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 (4)东汉 改进造纸术,造出“蔡侯纸”
皇帝
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
负责监察百官
掌管军事
姓名:司马迁。
生活年代: 。
代表作品: 。
作品地位: 。
姓名: 。
生活年代:春秋末年鲁国人。
主张: 。
姓名: 。
生活年代:南朝宋、齐之际。
主要事迹:
。
姓名:蔡伦。
生活年代: 。
主要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