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0小题,50分)
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通过哪次革命建立的( )
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 C.二月革命 D.法国大革命
2.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列强为调整在亚太地区的关系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会后确立了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是在美国主导、遏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条约鲜明地体现了这些特征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五国公约》 D.《四国条约》
3.(2013·山东威海中考)右图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出现1929~1933年的失业率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
C.新经济政策
D.《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
4.希特勒上台后首先策划了“国会纵火案”,针对的是( )
A.德国共产党 B.德国纳粹党 C.犹太人 D.垄断资产阶级
5. 2012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7周年。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B.正义力量最终赢得胜利
C.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 D.以轴心国的胜利而告终
6.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全球规模的是( )
A.德军攻占巴黎 B.德军突袭苏联
C.日军偷袭珍珠港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7.(2013·甘肃兰州中考)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这一事件标志着( )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十月革命胜利 D.德国统一
8.方明同学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有一项错误,请你找出来( )
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9. 1947年,为帮助西欧摆脱经济动荡的局面,美国总统杜鲁门强调其帮助应该首先通过经济和财政援助的途径。为此,美国采取的行动是( )
A.发表“铁幕”演说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建立华约组织
10.(2013·广东湛江中考)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由于不符合国情而日益陷入经济政治的危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较为突出的是( )
A.波兰 B.捷克斯洛伐克 C.匈牙利 D.罗马尼亚
11.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有( )[]
①苏联解体,美苏争霸不复存在 ②世界呈多极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③世界目前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 ④民族冲突、地区冲突此起彼伏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某同学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参考文章是《“冷战”的缘起》《北约与华约的对抗》《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据此判断该研究报告的主题应该确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世界格局的演变 B.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中东局势的动荡 D.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
13.(2013·江苏泰州中考)“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
B.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C.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D.给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同等的机遇与挑战
14.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小明同学围绕“印度的独立和振兴”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 )
A.独立时间 B.斗争对象 C.领导人 D.发展状况
15.如果在网上输入“石油、历史、宗教、冲突、大国介入”等关键词,搜索到的结果将是( )
A.中东问题 B.印巴问题 C.东欧剧变 D.意识形态的冲突
16.小刚同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主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1959年,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②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 ③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④亚非拉国家独立后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2013·甘肃兰州中考)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18.下列世界文学名著中,其作者属于同一个国家的是( )
A.《美国的悲剧》《老人与海》 B.《约翰·克利斯朵夫》《战争与和平》
C.《复活》《荷马史诗》 D.《安娜·卡列尼娜》《子夜》
19.(2013·山东威海中考)今年,威海市初中学业考试的阅卷工作采用网上阅卷的形式进行。这一技术主要得益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印刷术的发明[来源:.Com]
20.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下列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器轰鸣,铁路速度 ②车马劳顿,家书万金 ③在线购物,网络订票 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二、非选择题(21题20分,22题14分,23题16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图1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图2 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华沙之跪”
材料二 2013年4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公开否认侵略历史,并称参拜靖国神社“理所应当”,明确表示允许内阁成员参拜。安倍与日本右翼政客的言行,引起相关国家强烈反对。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纷纷强烈抨击和严厉谴责。
材料三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所在地的纪念碑前。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华沙之跪”。“华沙之跪”也成为联邦德国与东欧重归于好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并为联邦德国在1973年9月加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
材料四 二战后,美国利用单独占领日本的机会,从战略需要出发,积极扶持日本,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请回答:
(1)二战后,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为什么强烈谴责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3分)
(2)历史不容篡改。请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后来日本又制造什么事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2分)
(3)概括说明二战期间和战后美日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6分)
(4)综合上述材料,面对侵略的历史,德国与日本的态度有何不同?勃兰特“华沙之跪”对联邦德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对于日本的态度你有何感想?(9分)
22.阅读《英国、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比重变化表》(单位:%),回答问题。
国家或地区 1860年 1913年 1950年 2000年
英国 34 14 11 3
美国 19 36 55 27
发展中国家 - 3 9 21
—— 数据整理自《大国的兴衰》
(1)186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量的34%,高居第一。试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2)20世纪以来,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政治经济霸主。结合1913~1950年的美国史实,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3)20世纪后半期,发展中国家工业总产值比重的上升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你能得出哪些认识?(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
材料二 1917年11月7日,晚9点45分,伴随着这门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上材料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雄交响曲》是德国哪一位伟大音乐家的作品?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的一项重要科技发明。(3分)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属于哪一个帝国主义侵略集团?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标志着哪一地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分)
(3)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德国是如何“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的?(4分)
(4)根据材料二,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于哪一年?“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什么?(3分)
(5)列举材料二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两次重要战役的名称。(3分)
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
1.B 点拨:本题容易误选A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是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B 点拨:本题考查识记与辨析能力。《凡尔赛和约》是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不符合题意;《四国条约》《五国公约》《九国公约》均是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而《九国公约》是关于中国问题的,遏制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便利了美国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3.A 点拨:造成1929~1933年失业率升高的主要因素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A项符合题意。
4.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1933年,德国纳粹党策划焚烧了德国国会大厦,借机嫁祸德国共产党,故选A项。
5.D 点拨:轴心国是指德、意、日三国组成的法西斯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它们的失败而告终。
6.C 点拨:本题考查识记和分析能力。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全球规模。
7.A 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反映了1991年苏联的解体,A项正确。
8.C 点拨:本题考查对“冷战”的含义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C项符合题意。
9.B 点拨:本题考查识记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关键语句“通过经济和财政援助”可判断是“马歇尔计划”。“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建立北约是美国在军事方面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华约是苏联为了对抗北约而成立的组织。
10.C 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它们先后进行了改革,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其中,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11.B 点拨: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①②③④均是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所以选B项。[]
12.A 点拨:本题考查综合分析与辨析能力。从参考文章的题目可以看出,该同学研究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故应选A项。
13.D 点拨: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故D项说法错误。
14.C 点拨:本题考查识记与辨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并分析学习卡片中的内容可知,印度独立时的领导人是尼赫鲁,纳赛尔是埃及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故C项符合题意。
15.A 点拨:本题考查对中东问题的了解。由题干中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判断出是中东问题。
16.C 点拨: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作答。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并没有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17.C 点拨: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其成员国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其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并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C项正确。
18.A 点拨:A项是美国作家德莱塞和海明威的作品;B项分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C项分别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和古希腊人的作品;D项分别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和中国作家茅盾的作品。故A项符合题意。
19.C 点拨:网上阅卷体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项正确。
20.D 点拨:由“车马”“家书”可判断②出现得最早,①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出现,
③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出现,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出现。故本题的先后顺序为②①④③。
21.(1)日本一直不为侵略战争诚恳道歉,靖国神社供奉着二战时甲级战犯的牌位。(2)七七事变;日军偷袭珍珠港。(3)由敌对转变成战略合作伙伴。演变: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4)态度:德国诚恳面对历史并一直反思历史;日本一直不承认侵略历史,甚至否认侵略历史。作用:重塑国家形象,得到被侵略国家的谅解和接受,为德国加入联合国铺平道路。感想: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对历史没有正确认识的民族是很难对自己国家的前途作出明确的选择的;日本政府的错误立场,必然会受到历史的惩罚。(言之有理即可)
22.(1)政治上,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2)运用两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本土未遭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波及;两次大战之初大发战争财;罗斯福新政等。(3)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4)经济力量的消长影响国际格局的变迁。
23.(1)贝多芬。卡尔·本茨制成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等(或内燃机的发明)。(2)三国同盟(同盟国)。欧洲。(3)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70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3000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1000万。(意思对即可)(4)1917年。“斯大林模式”。(5)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攻克柏林战役等。(答对两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