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猜一猜:我是谁?
1、秦国如何去统一?
2、秦国为何能统一?
3、秦国统一的疆域?
4、秦国统一的措施?
5、秦国统一的影响?
授课人:貟航
秦统一中国
秦
函谷东出 四海归一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秦灭六国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时间:
顺序:
都城:
策略:
韩赵魏楚燕齐
(喊赵薇去演齐秦)
咸阳
远交近攻
秦
楚
齐
燕
赵
魏
韩
秦朝
公元前221年
咸阳
秦统一六国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
南征北战
四海归一
咸
阳
东
海
长城
陇
西
南 海
秦统一的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的混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探究与思考
秦统一中国的原因(背景)
阅读课本内容并结合材料,分析秦统一中国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探究与思考
秦统一中国的原因(背景)
阅读材料,寻找原因。
主观原因
材料一: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P44“相关史实”
(一)秦王嬴政善用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嬴政个人才能)
材料二:秦奋六世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过秦论》贾谊
秦孝公
秦昭襄王
秦惠文王
探究与思考
秦统一中国的原因(背景)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崛起。
公元前316年前后,秦惠文王攻巴蜀,定义渠。
秦昭襄王令白起破长平,灭东周,陷郢都。
探究与思考
秦统一中国的原因(背景)
阅读材料,寻找原因。
主观原因
材料一: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P44“相关史实”
(一)秦王嬴政善用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嬴政个人才能)
材料二:秦奋六世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过秦论》贾谊
(二)历代秦王追求统一的夙愿。(统治者才能)
探究与思考
秦统一中国的原因(背景)
阅读材料,寻找原因。
客观原因
(五)商鞅变法,秦国富国强兵(物质基础)
材料四:秦“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中外历史纲要(上)》
(四)秦国占据富饶之地(地利优势)
材料五:秦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史记》
材料三:春秋以来,几百年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和灾难。人民渴望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
——P44页教材正文
(三)人民希望安定和平,需要统一(人心所向)
探究与思考
秦统一中国的原因(背景)
阅读课本内容并结合材料,分析秦统一中国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三)人心所向
(一)嬴政个人才能
(二)统治者才能
(四)地利优势
(五)商鞅变法
天时
地利
人和
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弦更张 框定天下
烦恼一
烦恼一:某日秦王在大殿观察大秦的地图和周的地图,内心郁闷到:“哼,周如此小邦,竟能与寡人一般称‘王’”。
烦恼二
秦王日夜操劳国事,无论大小,每天都要看重达一百多斤的竹简奏章,他不断唉声叹气:“唉,统一之后真是辛苦,寡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心好累”。
秦王的烦恼
烦恼三
烦恼三:秦王巡游回来后很苦恼:“唉!各个原诸侯国的地方,仍然有许多人想要造反,不服从大秦的管理。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保证各个地方能够井然有序,不再乱作一团!
称号不尊贵
国事繁重
地方管理混乱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一)皇权制度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功过五帝
德高三皇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互相配合。军国大权最终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丞相
皇帝
太尉
御史大夫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主管军务
无调兵权
监察百官
位底权重
九卿
辩一辩
分封制?郡县制?
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丞相王绾与廷尉李斯完成对话
丞相 王绾
廷尉 李斯
我大秦锐士历经数十载,终于荡平六国,如今天下太平,大王应当行分封,如同当年的周天子一般,令嬴姓子孙去戍守那些偏远的诸侯国,例如燕国、齐国,这样才能够保证秦国之一统,一统之万年!
西周分封子弟数百,镇守四方,确保周朝八百年之久。但是今时不同往日,时代发生了巨大变法,所谓变者,法之至也。大王应改变春秋以来社会分崩离析的现状,使各国行我大秦之郡县制,将权力收归中央,秦王代代相传,大秦才能与世永存!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三)地方制度:郡县制
皇帝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官僚体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两千多年的地方政体。
郡(守)
县(令或长)
乡、里、亭
行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对比表格 分封制 郡县制
官员产生方式
影响
世袭产生
皇帝任免
王室衰微
中央集权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或长)
皇帝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行政
监察
军事
郡县制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请同学们补充图框中的内容
合作探究
巩固统一的措施
朕派一位大臣去微服私访列国,却发现了许多问题,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众爱卿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1.在原韩国,大臣准备找个旅店休息一下,可是旅店老板却以不能识别身份凭证上的文字而拒绝其入住。
2.在原魏国,大臣准备购买特产时圆形方孔钱被拒收。
3.在原赵国,大臣定做了一套长袖衣服,结果拿回来一看,竟然是短袖;买回来一袋水果,结果发现水果缺斤少两。
4.在原楚国,大臣的车辆才进入原楚国境内就脱轨了,便只好一路步行,脚都磨出泡了。
5.大臣准备出门游历,领略各地风光。他一路北上,北方有匈奴侵略,太危险,便坐船顺着湘江南下,行到途中却被告知前方船只不通,不便前往,游历之旅被迫中止。
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影响
书同文(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使政令能够推行全国,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度同制(经济) 统一币制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经济交流与发展
统一度量衡
车同轨(交通) 统一车轨、修直道 使交通四通八达,有利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军事工程 修筑长城 防止匈奴侵扰,维护社会稳定
开凿灵渠 促进交通发达,巩固岭南统一。
量[容积]
衡[重量]
度[长度]
辽东
临洮
日月新天 变者则通
探究与思考
阅读材料,总结秦统一的共性原因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商君书·更法》
材料二: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药,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奖。
——《吕氏春秋·察今》
变
革
一统天下的历史趋势为什么由秦国完成?
改革与创新
革除自身陋习,克服不良情绪,永保青春活力。做新时代革新者、先驱者!
改革创新,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进步。
革新者是披荆斩棘开路的勇士,是历史浪尖上的弄潮儿,是时代的先驱者。
练一练
1.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主要是因为( )
A.疆城拓展的需要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奖励功臣的需要
【答案】C
2.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
A.王室衰微的表现 B.商靹变法的背景
C.秦灭六国的过程 D.秦朝统一的意义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