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0 17:4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小明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下列信息,“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次大捷”。 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西安事变
2.“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3.毛泽东在《永远保持艰苦奋斗作风》中说道:“口口和陕甘宁边区,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八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下列适合填入空白处的内容是( )
A.瑞金 B.延安 C.南昌 D.广州
4.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为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的政治措施是( )
A.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开展大生产运动 D.开展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按1937年币值计算)。以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归纳列举题
6.举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军的著名战役名称。
7.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军的著名战役。
(1)八一三事变后在上海组织的有效抵抗——
(2)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的抗日战役——
(3)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1941年12月组织的获得胜利的一场战役——
(4)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消极抗日一溃千里的战役——
三、材料分析题
8.回顾历史,中美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它们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②轻视时期(1840- 1905年)……④赞赏阶段(1937- 1944年)……⑥敌对时期(1949- 1972年)
——摘编自伊罗生《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
——臧运枯《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1)在材料提到的②轻视时期,美国直接参与了哪次侵华战争 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条约 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举出中国军队英勇抗日的两个战役,分析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归纳材料二中的相关内容,佐证材料一中美国将1937 -1944 年定为对中国的“赞赏阶段”。
四、综合探究题
9.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中国各阶层民众奋起抵抗,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请根据以下史料,完成探究任务。
[军队血战篇]
材料一: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日、伪军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2.5万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1)台儿庄战役战果如何 结合材料一说出这一战役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是哪一战役 有何历史意义
[战法创新篇]
(3)请说出上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根据地军民抗击日军的战法。请详细介绍根据地军民的抗战情况。
(4)请你用一个词形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
[历史启示篇]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怎样的感想 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又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A 2.C 3.B 4.A 5.C
6.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7.(1)淞沪会战
(2)台儿庄战役
(3)第三次长沙会战
(4)豫湘桂战役
8.(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写出任意两例即可)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或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
9.(1)大败日军,歼敌1万余人。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百团大战。意义: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地道战、地雷战。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雷战、地道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定。
(4)众志成城。
(5)中国军民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精神永垂青史。(合理即可)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应团结一切力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