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练——水的组成(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周周练——水的组成(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21 16:48: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周练——水的组成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对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B.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C.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通电后,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如图是电解水时,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
B.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
C.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水电解实验:
(1)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稀硫酸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
(2)实验中b端与电源 _______极相连,产生 _______气。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花通过预习知道,电解水是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是氢气与氧气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_______。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和理论值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4.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物理与化学变化时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
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A、是物理变化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21世纪是氢能源的世纪,当前制取氢气成本太高,如图2是化学家研究出的高效、经济的两种制氢途径:
途径1:用二氧化钛做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其中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
途径2: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提供电能,电解水。如图是化学家为了揭示水的组成,做了电解水的实验。
①在实验中可以直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验证a管中生成的气体。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③水通电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
A.水分子的能量 B.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C.水的化学性质 D.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水加热与水通电的本质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B.分子不再运动
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 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5.右图是电解水的两种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显示表明,实验______________(选填“未开始”或“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3)检验C试管内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点燃D试管内的气体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图1是教材中水电解实验装置,图2是某科学老师针对图1实验自创新装置。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约6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
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固体氢氧化钠 _______g。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水中要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2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_______(填名称),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1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 _______(填字母编号)。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②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
③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一段时间后,测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被电解水的质量是 _____g。
7.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若甲管生成气体A,乙管生成气体B)
(1)试在图1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2)电解一段时间后,甲、乙两支试管中,_______试管中水位下降得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0~3min,甲、乙两支试管内排出水的体积比为_______,分子数比为_______;(提示: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4)气体A可以用点燃的火柴检验,现象是____________,说明气体A有_______性;
(5)实际操作中,A、B体积比常大于2:1,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周练——水的组成 参考答案
1.下列对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B.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C.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通电后,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解: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错误;
B、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错误;
C、水通电后,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错误;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D。
2.如图是电解水时,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
B.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
C.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解: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的体积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而不是质量之比,该选项不正确。
B、根据图片可知,分解前,只有2个水分子,分解后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该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水分解过程中,氢原子始终为4个,氧原子始终为2个,该选项不正确。
D、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水电解实验:
(1)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稀硫酸目的是 _增强水的导电性__。
(2)实验中b端与电源 __正___极相连,产生 __氧___气。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水氢气+氧气________。
(4)小花通过预习知道,电解水是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是氢气与氧气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___B___。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和理论值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4.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物理与化学变化时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
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AC___(填写序号)。
A、是物理变化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21世纪是氢能源的世纪,当前制取氢气成本太高,
如图2是化学家研究出的高效、经济的两种制氢途径:
途径1:用二氧化钛做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其中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
途径2: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提供电能,电解水。如图是化学家为了揭示水的组成,做了电解水的实验。
①在实验中可以直接看到的现象是__ab管内有气泡生成,液面下降______。
②设计实验验证a管中生成的气体。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打开活塞a,在尖嘴处放一只燃着的木条   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气体为氢气 
③水通电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D____
A.水分子的能量 B.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C.水的化学性质 D.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水加热与水通电的本质不同__加热水,水分子没有变化,水通电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____。
(4)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C____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B.分子不再运动
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 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5.右图是电解水的两种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便于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使实验的现象更明显(合理即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显示表明,实验__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_______(选填“未开始”或“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3)检验C试管内的气体的方法是_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复燃,则为氧气。
(4)点燃D试管内的气体前应先__检验气体的纯度(或验纯)。
6.如图所示,图1是教材中水电解实验装置,图2是某科学老师针对图1实验自创新装置。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约6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
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固体氢氧化钠 ___12__g。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水中要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原因是__纯水的导电性较弱,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__________ 。
(3)图2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__氧气___(填名称),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 _将带火星的木条移到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的尖嘴口上方,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_。
(4)你认为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1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 __B__(填字母编号)。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②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
③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一段时间后,测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被电解水的质量是 __30__g。
7.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若甲管生成气体A,乙管生成气体B)
(1)试在图1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2)电解一段时间后,甲、乙两支试管中,___甲__试管中水位下降得快,其原因是_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A体积比乙试管中的气体B体积大____;
(3)0~3min,甲、乙两支试管内排出水的体积比为_2:1__,分子数比为__2:1_____;(提示: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4)气体A可以用点燃的火柴检验,现象是_气体A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____,说明气体A有__可燃___性;
(5)实际操作中,A、B体积比常大于2:1,原因可能是___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大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