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1 15:0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第一单元练习卷
一.试题(共10小题)
1.交际内容仔细选。下列要求中,不适宜写在班级公约里的一项是(  )
A.保持教室安静,不在教室和走廊上大声喧哗或打闹。
B.尊重老师,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不斤斤计较,不打架,不骂人。
C.课间礼貌活动,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走。
D.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户外活动时,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擅自活动,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2.思乡之情。读句子,理解并选择。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
A.在故乡时,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着桂花,收获着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带来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充盈着她的生活。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B.杭州的桂花香气没有家乡的桂花香气浓郁,母亲说的是实话。
3.下列哪句诗与母亲所说的话含义相似?(  )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A.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B.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下列不是送别诗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选词填空。
观赏 品尝 欣赏
(1)爸爸最   那美妙悠扬的琴声。
(2)我去公园   美丽的杜鹃花。
(3)妈妈做的红烧鱼,我   了,味道真是好极了。
优秀 优异 优良
(4)麦子收成了,农民伯伯总要选好   的种子,把它贮藏起来,以备来年播种。
(5)小明以   的成绩夺得大赛的冠军,老师、家长、同学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尤其是老师为自己能培养出这样   的学生感到骄傲。
6.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梅花 荷花 桃花 桂花
(1)按照开花的先后顺序:                       
元宵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中秋节 端午节
(2)按时间顺序:                         。
7.课外阅读。
画眉
八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时我才十二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在笼子里,而那件事发生以后,这种兴致就被抛得无影无踪了。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歇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画眉鸟,放到我的笼子里,让它为我一人歌唱。
果然,我成功了。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扑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它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站在笼子前,聆听我的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
我把鸟笼放到我家后院。第二天,它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笼子跟前。画眉妈妈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吞咽下去。当然,画眉妈妈是知道这样比我喂它的孩子要好得多。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接下来的一天早晨,我去看我的小俘虏在干什么,结果发现它已经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死了。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我的小鸟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吗?
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学家阿瑟 威利来看望我的父亲,在我家小住。于是,我就把那小可怜儿的可怕的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作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美洲画眉鸟妈妈发现它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鸟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它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我听了,大吃一惊。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因为我知道: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捕捉    ②斑斓   ③厄运    ④精辟   
(2)作者由“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而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这种思维过程叫    。
(3)文中称小画眉为“小音乐家”是因为   ;称它为“小俘虏”是因为    ;称它为“小可怜儿”是因为                      。
(4)第6自然段中,小画眉鸟“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死了”,这是因为画眉鸟妈妈做了一件什么事?它为什么要这么做?
                        
(5)作者为什么“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了?
                        
8.课外阅读。
高原红柳(李哲)
红柳是高原上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植物。她遍地生根、开花、结果,从不向人们、向大自然索取什么,只是默默地奉献。
在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大风暴来临,狂风肆虐,飞沙走石,直刮得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枯草吹走了,牛羊刮散了,帐篷撕裂了,风魔和沙怪露出狰狞的面孔,发出一阵阵狂笑。大风暴怎能不令人感到可怕呢?
沙丘下的红柳,却没有被风暴吓倒。她们把根扎得更深,把触须牵得更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她们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去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她们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微笑。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击,红柳的根却越扎越深,花儿也开得一次比一次更鲜艳、美丽!倔强的红柳,决不让沙丘向草原移动半步!
春天来了,红柳火红色的老枝上,发出了鹅黄的嫩芽,接着长出一片片绿叶。高寒的自然气候,使高原人很容易患风湿病,红柳春天的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使多少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让他们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藏族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
孔繁森同志喜爱红柳。凡是他走过的雪域高原上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栽植的红柳。他常说:“红柳是青藏高原的生命树!”
记得是藏历雪顿节的一天,天空湛蓝如洗,这是高原最美好的节日。孔繁森同志领我们来到拉萨河畔的红柳树下。柳林里不时传出人们的欢歌笑语,随处可闻到青稞酒和酥油茶的芳香。孔繁森同志站起身来,从柳枝上采下几朵浅红色的红柳花,放入杯内的青稞酒中,对我们几个援藏的同志说:“人的一生,不一定非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不可,只要能像高原上的红柳一样,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生命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意义。”他喝了一口青稞酒,笑着对大家说:“你看那红柳,论资格可谓是老西藏了,恐怕是和文成公主一同来西藏扎根的。可她从不炫耀,从不骄傲,柳梢总是低垂着,多么谦虚啊!”接着他又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讲:“我们援藏干部要和藏汉群众一道,像红柳那样,发扬老西藏精神,团结起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建设一个美丽富饶的新西藏!”
在纪念孔繁森的日子里,我们这些和他同期援藏的战友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的音容笑貌,想起了那历经风霜雨雪却永远挺立的高原红柳。
(1)想一想加点字的意思,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遮天蔽日:
   
②湛蓝如洗:
   
(2)“藏族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中的“她”指的是    ,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是因为    。
(3)“大风暴怎能不令人感到可怕呢?”这句话是    
A.疑问
B.反问
C.设问
(4)第2自然段描写的作用是    。
(5)第3自然段主要讲了红柳的特点是    。
(6)孔繁森对援藏同志说的话有三层意思。用简洁的语句把三层意思写出来。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7)写出你对题目的理解。
                        
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桂花开了,香气飘得很远。(改为有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缩句)
                        
(3)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10.请认真阅读下面语句,按要求完成习作。
春天里,百花竞艳是一种美丽;
生活中,孝顺友爱是一种美丽;
学习时,勤奋专注是一种美丽。
亲爱的同学,你的眼前,你的心中,一定还有许多的美丽,请以“有一种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第一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交际内容仔细选。下列要求中,不适宜写在班级公约里的一项是(  )
A.保持教室安静,不在教室和走廊上大声喧哗或打闹。
B.尊重老师,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不斤斤计较,不打架,不骂人。
C.课间礼貌活动,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走。
D.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户外活动时,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擅自活动,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解答】班级公约是由班上绝大多数的同学共同协商成立的,是班上同学为了大家的相处融洽而制定的,需要班级同学共同遵守的约定。
A.“保持教室安静,不在教室和走廊上大声喧哗或打闹”需要全班同学共同遵守,适宜写在班级公约里。
B.“尊重老师,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不斤斤计较,不打架,不骂人”需要全班同学共同遵守,适宜写在班级公约里。
C.“课间礼貌活动,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走”需要全班同学共同遵守,适宜写在班级公约里。
D.“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户外活动时,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擅自活动,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这既需要全体同学遵守,还需要社会其他成员的遵守,因此不适宜写在班级公约里。
故选:D。
2.思乡之情。读句子,理解并选择。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
A.在故乡时,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着桂花,收获着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带来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充盈着她的生活。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B.杭州的桂花香气没有家乡的桂花香气浓郁,母亲说的是实话。
【解答】《桂花雨》是一篇充满着浓浓乡情的优美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美好的回忆。结合课文内容可知,这句话是说在故乡时,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着桂花,收获着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带来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充盈着她的生活。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故选:A。
3.下列哪句诗与母亲所说的话含义相似?(  )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A.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B.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解答】母亲所的话意思是:外面的桂花没有家乡的桂花香,因为家乡的桂花已经融入了母亲的生活,成为母亲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说,母亲说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没家乡的桂花香。
A.不相似,出自唐宋子问的《渡汉江》,意思是: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B.不相似,出自唐朝白居易的《望月有感》,意思是: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夜里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C.相似,出自唐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D.不相似,出自唐朝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意思是: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故选:C。
4.下列不是送别诗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答】A.是,出自唐朝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虽然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亲近。
B.是,出自唐朝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C.是,出自唐朝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意思是: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D.不是,出自宋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表达了思乡之情,不是送别诗。
故选:D。
5.选词填空。
观赏 品尝 欣赏
(1)爸爸最 欣赏 那美妙悠扬的琴声。
(2)我去公园 观赏 美丽的杜鹃花。
(3)妈妈做的红烧鱼,我 品尝 了,味道真是好极了。
优秀 优异 优良
(4)麦子收成了,农民伯伯总要选好 优良 的种子,把它贮藏起来,以备来年播种。
(5)小明以 优异 的成绩夺得大赛的冠军,老师、家长、同学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尤其是老师为自己能培养出这样 优秀 的学生感到骄傲。
【解答】解析:欣赏是用好的眼神看,观赏是享受的看, 品尝是感受他的味道.
优良 优秀 优异:都指很好.都是形容词.区别是: 好的程度逐个递增: “优良”是好,“优秀”是出类拔萃地好,“优异”是异乎寻常地好.
故答案为:(1)欣赏;(2)观赏;(3)品尝;(4)优良;(5)优异、优秀.
6.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梅花 荷花 桃花 桂花
(1)按照开花的先后顺序: 桃花、荷花、桂花、梅花 
元宵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中秋节 端午节
(2)按时间顺序: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
【解答】(1)按照春天开桃花,夏天开荷花,秋天开桂花,冬天开梅花的顺序排列。
(2)按照一月十五是元宵节,四月五号是清明节,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九月九是重阳节排序。
答案:(1)桃花、荷花、桂花、梅花。
(2)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7.课外阅读。
画眉
八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时我才十二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在笼子里,而那件事发生以后,这种兴致就被抛得无影无踪了。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歇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画眉鸟,放到我的笼子里,让它为我一人歌唱。
果然,我成功了。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扑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它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站在笼子前,聆听我的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
我把鸟笼放到我家后院。第二天,它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笼子跟前。画眉妈妈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吞咽下去。当然,画眉妈妈是知道这样比我喂它的孩子要好得多。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接下来的一天早晨,我去看我的小俘虏在干什么,结果发现它已经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死了。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我的小鸟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吗?
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学家阿瑟 威利来看望我的父亲,在我家小住。于是,我就把那小可怜儿的可怕的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作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美洲画眉鸟妈妈发现它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鸟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它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我听了,大吃一惊。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因为我知道: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捕捉  bǔ ②斑斓 lán ③厄运  è ④精辟 pì 
(2)作者由“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而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这种思维过程叫  联想 。
(3)文中称小画眉为“小音乐家”是因为  它的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称它为“小俘虏”是因为  它被“我”关进了笼子,失去了行动的自由 ;称它为“小可怜儿”是因为  它得到精心照料还是死了 。
(4)第6自然段中,小画眉鸟“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死了”,这是因为画眉鸟妈妈做了一件什么事?它为什么要这么做?
 画眉鸟妈妈给小画眉喂了足以致死的毒莓。因为它坚信它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5)作者为什么“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了?
 因为这件事让作者懂得了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解答】(1)考查了对字的读音的辨析。“捕”读“bǔ”。“斓”读“lán”。“厄”读“è”。辟:[pì]透彻;驳斥或排除。[bì]君主;排除。故读“精辟”的“辟”读“pì”。
(2)考查了对写作方法的理解。作者由“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而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这种思维过程叫联想。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称小画眉为“小音乐家”是因为它的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称它为“小俘虏”是因为它被“我”关进了笼子,失去了行动的自由;称它为“小可怜儿”是因为它得到精心照料还是死了。
(4)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当一只美洲画眉鸟妈妈发现它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鸟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它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可知,画眉鸟妈妈给小画眉喂了足以致死的毒莓。因为它坚信它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5)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了是因为这件事让作者懂得了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故答案为:
(1)bǔ lán è pì;
(2)联想;
(3)它的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它被“我”关进了笼子,失去了行动的自由 它得到精心照料还是死了;
(4)画眉鸟妈妈给小画眉喂了足以致死的毒莓。因为它坚信它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5)因为这件事让作者懂得了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8.课外阅读。
高原红柳(李哲)
红柳是高原上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植物。她遍地生根、开花、结果,从不向人们、向大自然索取什么,只是默默地奉献。
在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大风暴来临,狂风肆虐,飞沙走石,直刮得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枯草吹走了,牛羊刮散了,帐篷撕裂了,风魔和沙怪露出狰狞的面孔,发出一阵阵狂笑。大风暴怎能不令人感到可怕呢?
沙丘下的红柳,却没有被风暴吓倒。她们把根扎得更深,把触须牵得更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她们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去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她们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微笑。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击,红柳的根却越扎越深,花儿也开得一次比一次更鲜艳、美丽!倔强的红柳,决不让沙丘向草原移动半步!
春天来了,红柳火红色的老枝上,发出了鹅黄的嫩芽,接着长出一片片绿叶。高寒的自然气候,使高原人很容易患风湿病,红柳春天的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使多少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让他们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藏族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
孔繁森同志喜爱红柳。凡是他走过的雪域高原上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栽植的红柳。他常说:“红柳是青藏高原的生命树!”
记得是藏历雪顿节的一天,天空湛蓝如洗,这是高原最美好的节日。孔繁森同志领我们来到拉萨河畔的红柳树下。柳林里不时传出人们的欢歌笑语,随处可闻到青稞酒和酥油茶的芳香。孔繁森同志站起身来,从柳枝上采下几朵浅红色的红柳花,放入杯内的青稞酒中,对我们几个援藏的同志说:“人的一生,不一定非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不可,只要能像高原上的红柳一样,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生命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意义。”他喝了一口青稞酒,笑着对大家说:“你看那红柳,论资格可谓是老西藏了,恐怕是和文成公主一同来西藏扎根的。可她从不炫耀,从不骄傲,柳梢总是低垂着,多么谦虚啊!”接着他又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讲:“我们援藏干部要和藏汉群众一道,像红柳那样,发扬老西藏精神,团结起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建设一个美丽富饶的新西藏!”
在纪念孔繁森的日子里,我们这些和他同期援藏的战友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的音容笑貌,想起了那历经风霜雨雪却永远挺立的高原红柳。
(1)想一想加点字的意思,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遮天蔽日: 遮挡了天空,挡住了太阳。 ②湛蓝如洗: 深蓝的天空好像被水冲洗过一样。 
(2)“藏族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中的“她”指的是  红柳 ,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是因为  红柳春天的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使多少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让他们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
(3)“大风暴怎能不令人感到可怕呢?”这句话是  B 
A.疑问
B.反问
C.设问
(4)第2自然段描写的作用是  衬托了红柳能够适应恶劣生活环境,具有坚强的意志,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
(5)第3自然段主要讲了红柳的特点是  风暴使她的根扎得更深,以便汲取水分;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扎根越深花儿开得越鲜艳、美丽 。
(6)孔繁森对援藏同志说的话有三层意思。用简洁的语句把三层意思写出来。
第一层: 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生命才有意义。 
第二层: 不炫耀,不骄傲,要谦虚。 
第三层: 团结起来,战胜艰难险阻。 
(7)写出你对题目的理解。
 题目看似是状物——描写红柳,实际上是借物喻人。赞扬孔繁森无私的、默默奉献的精神。 
【解答】(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①遮天蔽日:本文指遮挡了天空,挡住了太阳。②湛蓝如洗:深蓝的天空好像被水冲洗过一样。
(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藏族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中的“她”指的是红柳,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是因为红柳春天的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使多少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让他们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3)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句式的理解。从“大风暴怎能不令人感到可怕呢”可知,这句话无疑而问,是反问句。故选B。
(4)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描写的作用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通过阅读可知,第2自然段是环境描写,衬托了红柳能够适应恶劣生活环境,具有坚强的意志,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5)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第3自然段可知,本段主要讲了红柳的特点是风暴使她的根扎得更深,以便汲取水分;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扎根越深花儿开得越鲜艳、美丽。
(6)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选文内容的概括。抓住关键句子概括,孔繁森对援藏同志说的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生命才有意义。第二层:不炫耀,不骄傲,要谦虚。第三层:团结起来,战胜艰难险阻。
(7)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通过阅读可知,题目看似是状物——描写红柳,实际上是借物喻人。赞扬孔繁森无私的、默默奉献的精神。
故答案为:
(1)①遮挡了天空,挡住了太阳。
②深蓝的天空好像被水冲洗过一样。
(2)红柳 红柳春天的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使多少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让他们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3)B;
(4)衬托了红柳能够适应恶劣生活环境,具有坚强的意志,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5)风暴使她的根扎得更深,以便汲取水分;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扎根越深花儿开得越鲜艳、美丽;
(6)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生命才有意义。
不炫耀,不骄傲,要谦虚。
团结起来,战胜艰难险阻。
(7)题目看似是状物——描写红柳,实际上是借物喻人。赞扬孔繁森无私的、默默奉献的精神。
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桂花开了,香气飘得很远。(改为有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
 桂花开了,香飘十里。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缩句)
 村子浸在香气里。 
(3)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的。 
【解答】(1)改为夸张句,把“香气飘得很远”形容为“香飘十里”。
(2)缩写句子,去掉修饰语“全年”“整个”“都”“桂花的”。
(3)改为肯定句,把“没有不”改为“都”。
故答案为:
(1)桂花开了,香飘十里。
(2)村子浸在香气里。
(3)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的。
10.请认真阅读下面语句,按要求完成习作。
春天里,百花竞艳是一种美丽;
生活中,孝顺友爱是一种美丽;
学习时,勤奋专注是一种美丽。
亲爱的同学,你的眼前,你的心中,一定还有许多的美丽,请以“有一种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解答】范文:
有一种美丽
在我们的校园中,有这样一些人﹣﹣热闹的场合没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总是在背后,他们总是在普通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但他们兢兢业业,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他们的工作。
看!他是一位园丁。他,已年过半百,脸上布满了皱纹,棕黑的头发中还隐隐约约夹着几根白发。虽然他已上了年纪,可是修理花草时却一点也不含糊,就如一只啄木鸟一样。剪草时,一根杂草也不放过;浇花时,他总是慢条斯理地浇,他要一朵一朵地浇,等确保每一朵花儿都喝足了水才行。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他拿着大剪刀,在剪树上的侧枝,我再走近一看,发现他在剪两根枝条间缝里的一根小侧枝,这根侧枝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由于侧枝长得太里面了,实在难剪,可他却一直在尝试,最后,他剪下来了!我看到了他身上那精益求精、耐心的美。
再看!那个小屋子﹣﹣我们学校的体育器材室。里面坐着一位大姐姐,她只有二十多岁。每次我们来借还物品的时候,她总是面带微笑,和气地跟我们讲话,并且总是用一张小纸条记录好我们所借的物品,和胸卡放在一起。看着她,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件事。
那天,我去还羽毛球和球拍,由于走得太匆忙,走到半路才发现,竟忘了拿胸卡,便慌张地再跑回去,但我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我都把器材还了,她还会记得我吗?我忧虑地走进器材室,只见她说:“来还东西的吧,快还吧。”“我……我已经还了,但……但刚才忘了拿胸卡了。”她听了,先去清点了一下器材的数量,然后说:“嗯,你确实是还了,胸卡拿着吧,以后不要再粗心了。快去吧,马上就要上课了。”之后,我每次见到她,都心存感激。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曾经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如果你做不了大道,
你就做一条小路;
如果你做不了太阳,
你就做一颗小星。
大小并非成败关键
不管做什么,
要做就要出类拔萃精益求精!
这也是一种美,一种敬业的美。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