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1张PPT)
第1课时
DIYIKESHI
常见官能团的结构与特征反应 /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 课时对点练
有机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专题5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1.认识官能团的结构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2.理解共价键的极性以及不同官能团(或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
内容索引
一、常见官能团的结构与特征反应
二、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课时对点练
常见官能团的结构与特征反应
一
从官能团的视角认识有机物的分类,认识官能团与有机物特征性质的关系。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官能团 符号 有机物 类别 代表物 特征反应
烯 乙烯CH2==CH2 烯、炔烃均含有不饱和键,性质相似。
(1)加成反应:与H2、H2O、HX、X2等试剂反应,如使溴水 ;
(2)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 ;
(3)加聚反应:如生成聚乙烯、聚乙炔
-C≡C- 炔 乙炔CH≡CH 褪色
褪色
_______ 溴乙烷C2H5Br (1)取代反应:在强碱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醇;
(2)消去反应:与强碱的乙醇溶液共热,脱去卤化氢,生成不饱和化合物
卤代烃
—OH ____ 乙醇C2H5OH (1)取代反应:与 反应生成卤代烃;与羧酸、浓硫酸共热生成 ;与浓H2SO4共热生成 ;
(2) :与浓H2SO4共热,脱去H2O,生成不饱和化合物;
(3) :催化氧化生成醛或酮,被____________溶液氧化
氢卤酸
醚
消去反应
氧化反应
酸性KMnO4
醇
酯
—OH ___ 苯酚 (1)弱酸性:能与 等物质反应;
(2)取代反应:与浓溴水反应,生成_______
________沉淀;
(3)氧化反应:易被 、 溶液氧化;
(4)加成反应:与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环己醇;
(5)显色反应:酚类物质遇到 显紫色
Na、NaOH、Na2CO3
溴苯酚
2,4,6- 三
O2
酸性KMnO4
H2
FeCl3
酚
—CHO ____ 乙醛CH3CHO (1)还原反应:与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醇;
(2)氧化反应:与 、_________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羧酸盐;被___________溶液氧化
—COOH _____ 乙酸CH3COOH (1) :与Na、NaOH、NaHCO3等反应;
(2) :与醇、浓硫酸共热生成酯
醛
羧酸
H2
新制Cu(OH)2
银氨溶液
酸性KMnO4
弱酸性
酯化反应
—COOR ___ 乙酸乙酯CH3COOC2H5 :在酸(或碱)作用下,加热可水解生成酸(或盐)和醇
—NH2 胺 乙胺CH3CH2NH2 具有 :与酸反应生成盐
酰胺 乙酰胺CH3CONH2 水解反应:在酸(或碱)作用下,酰胺水解生成羧酸和铵盐[或羧酸盐和氨气(或胺)]
碱性
水解反应
酯
1.分析CH2==CHCOOH中官能团的特点,写出其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身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深度思考
CH2==CHCOOH+Br2―→
nCH2==CHCOOH
CH2==CHCOOH+NaHCO3―→CH2==CHCOONa
+CO2↑+H2O
(4)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乙醇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度思考
CH2==CHCOOH+CH3CH2OH
CH2==CHCOOCH2CH3+H2O
2.(2022·福州高二月考)咖啡酸(如图)存在于许多中药中,如野胡萝卜、光叶水苏、荞麦、木半夏等。咖啡酸有止血作用,特别对内脏的止血效果较好。
(1)咖啡酸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其中含氧官能团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深度思考
C9H8O4
羧基 (酚)羟基
(2)咖啡酸可以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酯化反应 ④中和反应
深度思考
②③④
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和中和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3)1 mol咖啡酸与浓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
_____mol Br2。
深度思考
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酚羟基邻、对位氢原子可被溴取代,则1 mol咖啡酸与浓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4 mol Br2。
4
(4)咖啡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度思考
只有羧基与NaHCO3溶液反应。
+NaHCO3―→
+ CO2↑+H2O
(5)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为CPAE,分子式为C17H16O4,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咖啡酸和一种醇,该醇为芳香醇且分子结构中无甲基,此
芳香醇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深度思考
应用体验
1.苯氯乙酮是一种具有苹果花味道的化学试剂,吸入人体后可引起咽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主要作为军用与警用催泪性毒剂、苯氯乙酮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氯乙酮中含有三种官能团:苯环、酮羰基、碳氯键
B.1 mol苯氯乙酮最多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苯氯乙酮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D.苯氯乙酮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
√
苯氯乙酮中的苯环不属于官能团,故A错误;
由苯氯乙酮的结构简式可知,苯环、羰基都能和
氢气加成,所以1 mol苯氯乙酮最多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苯氯乙酮中没有醛基,所以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正确;
由苯氯乙酮的结构简式可知,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2.带状疱疹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危害,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阿昔洛韦的结构如图。下列有关阿昔洛韦的结构与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的分子式为C8H11N5O3
B.它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该物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及氧化反应
D.该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生成某种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盐
√
由结构简式可知,它的分子式为
C8H11N5O3,A正确;
含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含—CH2OH,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正确;
该物质含氨基、羟基等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含碳氮双键、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OH及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邻位碳原子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含—CH2OH能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
该物质含氨基能与强酸反应生成某种盐、但不能与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盐,D不正确。
归纳总结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联系
(1)有机化合物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我们可以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中各键的极性强弱、碳原子饱和程度推测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2)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
返回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二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邻近基团往往存在着相互影响,这种影响会使有机化合物表现出一些特性。例如:甲苯的性质与苯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苯环受到甲基的影响,更容易发生取代反应;与此同时,甲基受到苯环的影响,也容易被氧化剂所氧化。研究发现,无论是烃类物质,还是烃的衍生物都具有以上类似的现象。
1.实验探究苯环对羟基的影响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开始时两试管中NaOH溶液的pH相同;加入乙醇的试管中pH不变,而加入苯酚的试管中pH减小
实验结论 乙醇分子中的羟基不能电离,乙醇呈中性,而苯酚分子中的羟基能电离,苯酚显酸性
微观解释 苯酚分子中的苯基影响了与其相连的羟基上的氢原子,促使它比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更易电离
2.比较苯和苯酚的溴代反应
苯 苯酚
反应物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反应条件 __________ _____
被取代的氢原子数 ___ ___
反应速率 ____ ____
微观解释 羟基影响了与其相连的苯基上的氢原子,使邻、对位的氢原子更活泼,更容易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苯、液溴
苯酚、溴水
常温
3
快
慢
1
Fe、常温
1.已知甲苯比苯更易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HNO3(浓)
+H2O, +3HNO3(浓) +3H2O,
解释其原因。
深度思考
提示 甲苯中苯环与甲基相连,由于甲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甲基邻对位的氢原子更活泼,更易被取代。
2.①组: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加热到140 ℃时主要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而加热到170 ℃时主要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②组:1 -溴丙烷在KOH的水溶液中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丙醇,在K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解释这两组有机反应产物不同的原因。
提示 有机反应所用的溶剂及其他反应条件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和反应产物。溶剂、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会不同。因此,我们在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时,要同时关注反应物结构和反应条件的影响。
深度思考
3.资料表明,乙醇和乙酸都含有—OH,但乙酸能与NaOH反应,而乙醇不能,请解释原因。
深度思考
提示 在乙酸分子中羟基与 相连,而乙醇分子中羟基与CH3—
CH2—相连;乙酸中的O—H键受 的影响,使乙酸分子中氢氧键的极性比乙醇分子中的氢氧键的极性强,更容易断裂,在水溶液中微弱电离产生H+,使乙酸具有弱酸性。
应用体验
1.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团)之间会相互影响,导致相同的原子(团)表现不同的性质。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基环己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褪色
B.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苯酚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D.苯酚与溴水可直接反应,而苯与液溴反应则需要FeBr3作催化剂
√
2.化合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其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钠与水反应比钠与C2H5OH反应剧烈
B.甲酸的酸性比乙酸强
C.丙酮(CH3COCH3)分子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更易被卤素原
子取代
D.相等质量的甲醇和乙醇分别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甲醇产生的H2更多
√
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等质量的甲醇、乙醇,甲醇的物质的量较多,与基团相互影响无关。
3.已知C2H5ONa+H2O―→C2H5OH+NaOH,利用已学知识,写出C2H5ONa和(CH3CH2)3C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2H5ONa+(CH3CH2)3CBr
―→(CH3CH2)3C—O—C2H5+NaBr
4.某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该分子中 (填“有”或“没有”)非极性键。根据共价键的类型和极性可推测该物质可发生______反应和_____反应,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比水与钠反应的 。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有
加成
取代
大
CH2==CHCOOH中 中的氢氧键受 的影响,极性更
强,更易断裂
归纳总结
预测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思路
首先要找出官能团,然后从键的极性、碳原子的饱和程度以及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等角度进一步分析并预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其次还要关注反应条件及所用的溶剂。
返回
课时对点练
题组一 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其化学性质全部相同
B.含有 的物质不是醛就是酮
C.两种物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则一定含有相同的官能团
D.含有 的物质一定能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项,由于邻近基团的相互影响,含有相同的官能团的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完全相同;
B项,含有 的结构除醛、酮外还有羧酸、酯等;
C项,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的物质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如烯烃、炔烃均能与H2、X2等加成,但官能团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反应与极性键有关的是
A.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丙烯酸
B.一定条件下与乙醇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
C.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
A、C、D项均与碳碳双键有关。
B项反应是羧基与乙醇中羟基的反应,羧基所含的是极性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2022·南昌月考)某种兴奋剂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紫色,属于苯酚的同系物
B.1 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NaOH均
为4 mol
C.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即证明该物
质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D.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项,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遇FeCl3溶液显紫色,苯酚的同系物应符合有且只有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连一个羟基,其余全部是烷烃基,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项,与浓溴水反应时酚羟基邻、对位上的氢被溴取代,还有一个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共消耗4 mol Br2;该有机物中含有3个酚羟基、一个氯原子,氯原子水解又产生1个酚羟基,1 mol该有机物消耗5 mol NaOH,错误;
17
C项,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官能团有酚羟基、碳碳双键,错误;
D项,苯环和碳碳双键均是平面结构,因此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2022·杭州高二期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领导的团队研究发现,药物阿比朵尔、达芦那韦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如图所示有机物是合成阿比朵尔的原料,关于该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14NO3
B.分子结构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D.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13NO3,A错误;
含有(酚)羟基、酯基、亚氨基、碳碳双键四种官能
团,B错误;
苯环中碳原子一定共平面,但苯环与其他碳原子不一定在同一平面内,C错误;
酚羟基及酯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苯环及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可以燃烧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柿子中因含有单宁酸而呈现出苦涩味,如图是单宁酸的结构简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ol单宁酸可与8 mol H2发生反应
B.1 mol单宁酸可与5 mol溴水发生反应
C.单宁酸中含有三种官能团,均可发生取代反应
D.将柿子去皮晾晒可使单宁酸与O2发生作用,从而脱去涩味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能与氢气发生反应的基团为苯环,1 mol苯环最多需要3 mol氢气,即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6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由于酚羟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1 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5 mol溴水,B正确;
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含有的官能团是(酚)羟基、羧基和酯基,C正确;
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酚羟基容易被氧气氧化,将柿子去皮晾晒可使单宁酸与O2发生作用,从而脱去涩味,D正确。
17
题组二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6.下列反应能说明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影响苯环使苯酚分子中苯环比苯活泼的是
①2 +2Na―→2 +H2↑
② +3Br2―→ ↓+3HBr
③ +NaOH―→ +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①2 +2Na―→2 +H2↑
② +3Br2―→ +3HBr
③ +NaOH―→ +H2O
A.①③ B.只有② C.②和③ D.全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OH对苯环的影响结果是使苯环上的H原子活泼性增强,更易发生取代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7.已知 (苯酚)+3Br2―→ +3HBr。某同学做如下实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右面对照实验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A.①和②对照,比较H2O、C2H5OH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
B.②和③对照,说明C2H5OH中存在不同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
C.④和⑤对照,能说明苯环对羟基的化学性质产生影响
D.②和③、④和⑤对照,说明官能团对有机物的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远大于钠在乙醇中反应的剧烈程度,所以①和②对照可以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故A正确;
乙醇和煤油中都含有烃基,但钠在乙醇中的反应现象和钠在煤油中的反应现象不同,说明乙醇中存在不同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故B正确;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溴水与苯不反应,而苯酚中除有苯环外,还有酚羟基,由于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邻、对位的氢原子非常活泼,所以苯酚能与溴水反应生成2,4,6 -三溴苯酚,说明羟基对苯环的化学性质产生了影响,所以C错误;
经过上面五组对照实验可得知官能团对有机物的化学性质起决定性作用,所以D正确。
17
8.有机物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以下事实中,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B.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C.乙酸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而乙醇不能
D.苯的硝化反应一般生成硝基苯,而甲苯的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是因为乙烯具有碳碳双键,是官能团的性质而非原子(团)间的影响所致;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是因为苯环的存在增大了甲基的活性,使其易被氧化;乙酸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而乙醇不能,是因为酮羰基的存在增大了羟基的活性,使其易电离出H+;苯的硝化反应一般生成硝基苯,而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是因为甲基的存在增大了苯环的活性,使其易生成硝基取代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2022·新余高二下期中)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苯酚的水溶液呈酸性,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使羟基变得活泼
B.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活化了甲基
C.苯酚和溴水发生反应产生沉淀,说明苯环对酚羟基产生影响
D.甲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说明甲基活化
了苯环的邻、对位的氢原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项,与醇相比较,苯酚的水溶液呈酸性,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使酚羟基变得活泼;
B项,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活化了甲基,导致苯环上的甲基易被氧化;
C项,苯酚和溴水反应产生沉淀,说明苯环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与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有关;
D项,甲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说明甲基活化了苯环的邻、对位的氢原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2022·六盘水高二月考)某有机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9H9O4Br
B.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
C.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最多能消耗4 mol NaOH
D.1 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最多能消耗3 mol Br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9O4Br,A正确;
苯酚和甲醛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mol酚羟基消耗1 mol NaOH,1 mol酚酯基消耗2 mol NaOH,1 mol溴原子水解产生1 mol氢溴酸,消耗1 mol NaOH,共计消耗4 mol NaOH,C正确;
苯酚和浓溴水发生苯环上羟基邻、对位上的取代反应,1 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最多能消耗2 mol Br2,D错误。
17
11.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7H31O2
B.分子中有11个不饱和碳原子
C.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分子中的C—O键为极性键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7H30O2,A错误;
分子中有1个碳碳双键,故有2个不饱和碳原子,
B错误;
因其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误;
C—O键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因此是极性键,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2.下列对如图所示的有机物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2H13O4Cl
B.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该有机物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据分子结构简式可以确定分子式为C12H13O4Cl,A项正确;
分子中有碳碳双键和苯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项正确;
分子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3.某小分子抗癌药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该有机化合物最多可以和4 mol NaOH反应
B.该有机化合物容易发生加成、取代、中和、消去
等反应
C.该有机化合物遇FeCl3溶液不变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 mol该有机化合物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羧基、酚羟基、酯基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则1 mol该有机化合物最多可以和4 mol NaOH反应,故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酚羟基、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中和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酚羟基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C错误;
酚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该有机化合物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故D错误。
17
14.“瘦肉精”是一种能减少脂肪增加瘦肉的药品,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齐,重则导致心脏病。下列关于以下两种常见瘦肉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克伦特罗的分子式为C12H18ON2Cl2
B.克伦特罗能发生加成、氧化、消去
等反应
C.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可以用FeCl3溶液鉴别
D.莱克多巴胺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物的化学式为C18H20NO3Na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17
克伦特罗的分子式为C12H18ON2Cl2,分子中含有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羟基等,可发生取代反应,连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羟基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消去反应;莱克多巴胺含有酚羟基,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莱克多巴胺与足量NaOH反应时只有两个酚羟基参与反应,醇羟基不与NaOH反应,故选D。
17
15.有机反应所用的溶剂及反应条件会影响反应产物, 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标准状况下11.2 L气态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 g CO2和45 g H2O,则A的分子式是_______。
C4H10
17
88 g CO2为2 mol,45 g H2O为2.5 mol,标准状况下11.2 L气态烃A,即为0.5 mol,所以1分子烃A中含碳原子数为4,氢原子数为10,则分子式为C4H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B和C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4H10存在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但从框图上看,A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时有两种产物,且在NaOH的醇溶液作用下的产物只有一种,则A只能是异丁烷,取代后的产物为2-甲基-1-氯丙烷和2-甲基-2-氯丙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甲基-1-氯丙烷
2-甲基-2-氯丙烷(可互换)
17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D中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_____(填“是”或“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是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生成E: ,再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F: 。
B、C发生消去反应后生成2-甲基丙烯,在Br2的CCl4溶液中发生加成反应
17
(4)E的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②③的反应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合理即可)
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17
(6)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r2―→
+2NaOH +2NaBr
17
16.(2022·淄博高二期末)某课外小组以苯酚、苯和乙醇性质的比较为例,分析与实验探究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基团与性质的关系,以及基团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苯酚、苯和乙醇物理性质比较(以水溶性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乙醇 苯 苯酚
水溶性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不溶于水 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是9.2 g,当温度高于65 ℃时,能与水混溶
试分析苯酚、苯和乙醇水溶性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H是亲水基,烃基是疏水基,苯中没有亲水基,水溶性最小,苯酚中的苯基疏水性比乙醇中乙基的疏水性强,水溶性小于乙醇,即水溶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醇、苯酚、苯
17
(2)实验发现苯不和氢氧化钠反应,理论计算与实验发现:室温下苯酚的饱和溶液pH≈5,此时所测蒸馏水pH在5~6。考虑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该小组认为需进一步实验以确认苯酚的酸性。
①写出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6H5—OH+NaOH―→
C6H5ONa+H2O
17
②证明苯酚显酸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③苯和乙醇均不显酸性,苯酚中的羟基具有酸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ⅰ中红色褪去,ⅱ、ⅲ中红色变浅,但
不褪色
苯酚分子中的苯
基影响了与其相连的羟基上的氢原子,促使羟基上的氢原子更易电离
17
(3)设计实验并结合实验现象证明苯酚中羟基对苯环的影响: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描述、画图等均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而且只能取代一个氢原子,但受
羟基的影响,苯酚可发生如下反应: +3Br2―→3HBr+
苯只能和液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目要求证明的是苯酚中羟基对苯环的影响。苯酚中苯环受羟基的影响,表现为2、4、6位碳上的氢比苯中的氢活泼,苯酚容易与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沉淀。
17
17.已知:①有机化学反应因反应条件不同,可生成不同的有机产品。如一定条件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②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混合,若在光照条件下,侧链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若在催化剂作用下,苯环某些位置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
工业上利用上述信息,按下列路线合成结构简式为 的物质,
该物质是一种香料。
请根据上述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据题给信息②和相应的有机物转化流程图可知,光照条件下,
与氯气发生侧链烃基上的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A应
有2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⑤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消去反应
氢氧化钠的水溶液、
加热
A通过消去反应得到B:
,反应③是消
去反应;由题给信息①及流程图分析可知,B通过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HBr的加成反应得到的C应是 ,该物质通过水解反应可
得到D: ,故反应⑤的条件是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并加热。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下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HBr
反应④是在过氧化物存在条件下的加成反应。
(4)工业生产中,中间产物A须经反应③④⑤得到D,而不采取将A直接转
化为D的方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有两种,其中 的水解产物
不能经氧化反应得到产品
(5)检验产品中官能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Cu(OH)2+NaOH
+Cu2O↓+3H2O[或 +2Ag(NH3)2OH
+2Ag↓+3NH3+H2O]
产品中的官能团是醛基,可通过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反应来进行检验。
(6)这种香料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某些物质有下列特征:①其水溶液遇FeCl3溶液显色;②分子中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物质可能的结构简式(只写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 、
(写一种即可)
返回
①水溶液遇FeCl3溶液显色,含有酚羟基,根据同分异构体不饱和度相等,则同分异构体中还需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或碳环,②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质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本课结束
专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