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灭火 B.生产汽水 C.气体肥料 D.供给呼吸
2.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
3.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A.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
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5.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
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仪器连接
C.加入药品 D.收集气体
7.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8.利用甲酸( 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下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时,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滴加 HCOOH
B.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装置丁既可检验CO2,又可收集CO
D.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产生CO气体速率减小
9.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CO支持燃烧
C.用途: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作燃料
D.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二、填空题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氧化铁________。
(2)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________。
(3)氯化镁中的阳离子是_________。
(4)2个氮原子________。
12.芯片是电脑、手机等的核心部件,碳基芯片采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工艺,性能比硅基芯片更好,我国已突破半导体碳纳米管关键材料的技术瓶颈,请回答:
(1)石墨烯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2)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n=_____,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周期。
(3)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在制硅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13.下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回答:
(1)指出仪器A的名称: ____________ 。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 。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 ______ (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三、实验题
14.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
(2)用装置②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
(3)用装置⑥制取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产生的气体时,木条难以复燃,但将装置⑥与装置⑤连接后再检验,木条很易复燃,则导管口c应接导管口_____ _
(4)若用装置④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
四、推断题
15.已知三种物质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若A、C组成元素相同,B为单质, 则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
(2)若A、B组成元素相同,C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写出A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
五、计算题
16.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 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 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
(2)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
17.在硬质大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铜,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在烧杯中加入100g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忽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待反应结束烧杯中的物质质量为104.4g,计算:
(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
(2)参与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________。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8.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2)25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3)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_____。
参考答案
1.D2.C3.D4.C5.D6.C7.D8.A9.B10.B
11.(1)Fe2O3(2)CO2(3)Mg2+(4)2N
12. 导电 4 28.09 三 C
13. 烧杯 振荡 塑料瓶变瘪 能
14. ② 导气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部 b 吸水干燥 气体中混有较多水蒸气,氧气的浓度较低 有较大气泡从瓶口冒出
15. 2H2O22H2O+O2↑ 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C+CO22CO
16. 解:设最多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解得x=4.4g
答: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17.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04.4g-100g=4.4g。
(2)解∶设参与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CuO+COCu+CO2
80 44
x 4.4g
=,x=8g。
答∶(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4.4g;(2)参与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是8g。
18.(1)由图可以看出固体减少了20g,即碳酸钙的质量为20g,所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设恰好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8.8g
(3)本实验不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因为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碍碳酸钙与稀硫酸的接触,导致不能继续反应,使反应慢慢停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